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 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苯那普利 10mg(n =2 3) ,每日一次 ;左旋氨氯地平2 .5mg(n =2 2 ) ,每日一次 ;苯那普利 10mg及左旋氨氯地平 2 .5mg(n =2 2 ) ,每日一次 ;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降压疗效及肾功能变化。结果①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 (P值均 <0 .0 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比苯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组明显高 (P值均 <0 .0 1) ,而苯那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②治疗后 2 4h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无显著相关。结论苯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长期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 ,并可减少尿蛋白排出、保护肾功能 ,两药联用治疗对保护肾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有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7例同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苯那普利10mg(n=23),每日一次;左旋氨氯地平2.5mg(n=22),每日一次;苯那普利10mg有左旋氨氯地平2.5mg(n=22),每日一次;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降压疗效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①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P值均<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比苯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组明显高(P值均<0.01),而苯那普利和左旋氯氨氯地平组之间无差异(P>0.05)。②治疗后24h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苯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长期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并可减少尿蛋白排出、保护肾功能,两药联用治疗对保护肾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依那普利)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7岁)随机分为三组:左旋氨氯地平组(12例)、依拉普利组(12例)及两药联合治疗组(12)例.三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分别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 mg、依拉普利5 mg,清晨口服,每日一次,如果治疗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40/90 mmHg),则左旋氨氯地平增加至5 mg,依拉普利增加至10mg,共用12周.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P均<0.01),并可减少24 h尿白蛋白排出(P<0.05).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依拉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24 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左旋氨氯地平 )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 )对老年 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 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男2 3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6 3± 7岁 )随机分为三组 :左旋氨氯地平组 (12例 )、依拉普利组 (12例 )及两药联合治疗组 (12 )例。三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 ,分别服用左旋氨氯地平 2 .5mg、依拉普利 5mg ,清晨口服 ,每日一次 ,如果治疗 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 (>140 /90mmHg) ,则左旋氨氯地平增加至 5mg ,依拉普利增加至 10mg ,共用 12周。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P均 <0 .0 1) ,并可减少 2 4h尿白蛋白排出 (P <0 .0 5 )。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 (P <0 .0 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依拉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 2 4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男51例,女46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33例)、苯那普利组(30例)及两药联合治疗组(34例)。在24周的观察期内,患者根据接受的药物剂量分为3个阶段进行。前8周,苯那普利组1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2.5 mg;联合组苯那普利10 mg 左旋氨氯地平2.5 mg,若尿蛋白能控制,则维持治疗,不能控制者进入第2阶段治疗。在第2个8周内,给予患者加倍剂量:苯那普利组2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5 mg;联合组苯那普利20 mg 左旋氨氯地平2.5 mg或苯那普利10 mg 左旋氨氯地平5 mg,尿蛋白仍不能控制者进入第3阶段治疗。最后8周内,给予再次加倍至每日苯那普利组4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10 mg;联合组苯那普利20 mg 左旋氨氯地平5 mg。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P均<0.01),并可减少24 h尿蛋白排出(P<0.05)。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减少24 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并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其缓冲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 ,治疗一年后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动脉 ,观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横断面顺应性 (CC)和扩张性 (DC)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两组IMT明显增厚 ,CC、DC明显降低 (P均 <0 .0 1) ;氯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治疗后IMT减小 ,CC、D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以氯沙坦更明显 (P <0 .0 5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缓冲功能降低 ,氯沙坦能改善颈动脉结构用其缓冲功能 ,其效果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7.
金毅斌  蒋睿  陈敏  蒋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91-389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Ca2+通道阻滞剂(CCB)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07-2009-06间新疆武警兵团指挥部后勤部医院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入三组:苯那普利组、氨氯地平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苯那普利组口服苯那普利10mg,1次/d;氨氯地平组口服氨氯地平5 mg,1次/d;联合治疗组口服苯那普利10 mg、氨氯地平5 mg,1次/d;均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测血压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苯那普利组、氨氯地平组及联合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0%和93.3%,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P〈0.05)。治疗8周后苯那普利组和联合治疗组UAE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或与培哚普利合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100 mg/d或氯沙坦25~50 mg/d加培哚普利2~4 mg/d降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氯沙坦或氯沙坦加培哚普利均能使LVMI及Fg降低,氯沙坦加培哚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与培哚普利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芦沙坦、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肾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血小板活化与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将 6 6例 1~ 2级EH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接受芦沙坦、氨氯地平治疗 3个月 ,用药前后测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血浆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尿素氮 (BUN )、血肌酐 (Cr)、肌酐清除率 (CCR)。结果①治疗后 2组血压均明显下降 ;②GMP 14 0 ,UAER均显著下降 (P<0 .0 0 1) ,BUN ,CCR均无明显变化 ;③治疗前后UAER与GMP 14 0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8和r =0 .49) ,与血压下降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①芦沙坦、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控制血压、减轻早期高血压性肾损害 ;②二药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尿微量蛋白和 β2 微球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 ,10 5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为期 18周治疗 ,每日服卡维地洛 2 0mg(5 3例 ) ,或卡托普利 3 7.5mg (5 2例 ) ,6周后血压≥ 14 0 / 90mmHg则剂量加倍。测量治疗前后血压、2 4h尿微量白蛋白及 β2 微球蛋白的排泄 ,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压、降尿微量白蛋白及 β2 微球蛋白的排泄 (P <0 .0 5 ) ;两药相比 ,卡维地洛作用明显更强 (P <0 .0 5 )。同时 ,两组中血脂及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是一种有效、安全、同时减少尿白蛋白和 β2 微球蛋白排泄 ,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较理想降压药 ,同时它还不影响血脂及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1.
苯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以及对心率、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 (治疗组 )和氨氯地平治疗组 (对照组 ) ,分别给予苯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 4周 ,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 ,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自身前后对照 ,两药均有显著降压效果 (P <0 .0 1) ,对心率、血糖、血脂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治疗组肾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苯那普利降压效果显著 ,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58例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29例,给予苯那普利10 mg,1次/d;联合用药组29例,苯那普利10 mg,1次/d,联合胰激肽原酶240 U,3次/d,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用药前后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较用药前降低(P<0.05);与苯那普利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可更显著减少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苯那普利单独应用能更好地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雌孕激素联合使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别采用复方尼尔雌醇(123例)和安慰剂(72例)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一年后多种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等系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一年前后骨密度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在前臂处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治疗组骨密度较高.在其他部位骨密度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有增加的趋势.其他观察指标如肝肾功能,乳腺红外线扫描、子宫大小及内膜B超、阴道脱落细胞找癌细胞、阴道流血、骨折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雌孕激素联合使用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5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每天1次,每次150 mg,连服6周.采用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4%,显效为72%,有效为16%,未达标者8例,收缩压(SBP)从治疗前的(152.4±11.5) mm Hg降至治疗后(130.2±8.2 mm) Hg(P<0.01),舒张压(DBP)从治疗前(96.4±4.8) mm Hg降至治疗后(82.1±4.6) mm Hg.动态血压监测SBP下降幅度为(18.9±0.9) mm Hg,DBP下降幅度为(12.8±3.1) mm Hg.降压谷/峰比率SBP为68%,DBP为63%,血压负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口服安博维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联合治疗对血压晨冲异常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入选患者104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34例(2.5 mg,1次/d);福辛普利组35例(10 mg,l次/d);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联用组35例.观察时间12个月.测定基线和治疗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清肌酐(Scr)、尿肌酐(Ucr),计算肌酐清除率(Ccr). 结果 3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UAE(均P<0.01).3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Ccr由治疗前的(79.1±6.8)ml/min上升为(109.6±16.1)ml/min(P<0.01). 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血压晨冲异常升高患者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并可减少尿白蛋白排出,保护肾功能.两药联合治疗对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利尿剂治疗对气温骤降时高血压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尿剂治疗对气温骤降时高血压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把111例血压控制稳定的高血压病人分成有、无利尿剂治疗两组,观察气温骤降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①两组病人气温骤降前血压控制均达到目标血压;②气温骤降后两组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升高;③气温骤降后两组心率均无明显改变;④与对照组比较,利尿剂治疗组,气温骤降后收缩压上升幅度减少,舒张压上升幅度增加.结论气温骤降使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上升,利尿剂治疗对阻断此时收缩压上升较其他降压药好,但对阻断舒张压上升不如其他降压药.  相似文献   

17.
尼可刹米和苯巴比妥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肝酶诱导剂对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分娩的 2 3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分别于出生后 12h(A组 ,n= 62 ) ,2 4h(B组 ,n =5 9)和 48h(C组 ,n =5 5 )给予尼可刹米和苯巴比妥预防性治疗。观测各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发生情况。结果各时期处理组的胆红素浓度均较对照组低(P <0 .0 5 ) ;用药越早 ,黄疸发生人数越少 ,黄疸程度越轻。结论尼可刹米和苯巴比妥早期预防性用药 ,能预防或减轻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依那普利)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7岁)随机分为三组左旋氨氯地平组(12例)、依拉普利组(12例)及两药联合治疗组(12)例.三组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分别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依拉普利5 mg,清晨口服,每日一次,如果治疗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40/90 mmHg),则左旋氨氯地平增加至5 mg,依拉普利增加至10mg,共用12周.〖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P均<0.01),并可减少24 h尿白蛋白排出(P<0.05).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依拉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所致的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24 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双冲击疗法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 (MP)及环磷酰胺 (CTX)双冲击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6 9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 ,分别为双冲击治疗组 (n =39)和标准激素加CTX治疗组 (n =30 ) ,并观察比较病人血清抗双链 DNA、补体C3、血肌苷、和 2 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双冲击组总有效率 (81 % )优于标准激素加CTX治疗组 (5 1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前者的实验室指标较后者明显改善 ,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双冲击疗法是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生脉饮、生脉胶囊三种制剂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并对其作用作了比较。方法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测定羟自由基 (·OH ) ;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结果三种剂型生脉散均有清除O-·2 和·OH的能力 ,与对照管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各剂型之间无显著差异 ( P >0 .0 5 )。结论三种剂型生脉制剂均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