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78例患者治疗期间,对他们进行了基础护理、眼部护理、疼痛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78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5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8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2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所致神经痛的临床特点。方法:系统分析30例头面部带状疱疹与神经痛的关系、诊断及治疗。结果:神经痛与水疱疹是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抗病毒及镇痛治疗有明显效果。结论:掌握头面部带状疱疹与神经痛节段性分布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头面部在解剖学上与五官及颅内关系密切,故头面部带状疱疹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影响预后。我院1995~1998年共收治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224例,其中头面部HZ5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发病年龄18~90(平均48.2)岁,30岁以下11例,31~40岁10例,41~50岁7例,51~60岁12例,61~70岁14例,71~90岁4例。1.2发病时间224例带状疱疹中,1995年55例,1996年63例,1997年45例,1998年61例,其中头面部HZ按年份计数示:1995年13例,1996年15例,1997年12例,1998年18例。按月份计数示…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水疱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临床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7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72例患者按照上述方法治疗3d后疼痛缓解23例,占31.9%;5d后疼痛缓解48例,占66.7%;7d后疼痛缓解63例,占87.5%.皮肤结痂、愈合时间7~23d,平均16.4d;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视力改善时间为2~5周,平均3.5周.本组3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皮损、疼痛无减轻,终止治疗.结论 头面部带状疱疹皮损、疼痛较严重,并发症较多,除了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还应重视综合性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头面部带状疱疹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皮损部位及特点等。方法:对4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进行临床分析并与24例躯干带状疱疹进行对比。结果:4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50岁36例(75.0%),发热40例(83.3%),头痛42例(87.5%),脓疱型16例(33.3%),眶上神经受累25例(52.1%),泛发11例(22.9%)。结论:头面部带状疱疹老年人多见,症状较重,疼痛剧烈,并易泛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到本院就诊的15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对照组患者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干扰素、泼尼松及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干扰素、泼尼松、阿昔洛韦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9.
我院皮肤科病房从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重症面部带状疱疹50例,经合理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黄丸对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西黄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见效时间、神经异常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睡眠评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较高,VAS评分和睡眠评分及患者消肿时间、止痛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疱疹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烧灼感、刺痒感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的麻木感改善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西黄丸治疗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昔洛韦软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小儿头面部重度烧伤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小儿头面部重度烧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护理,观察预后情况。结果:26例头面部重度烧患儿经补液、抗炎、抗休克、抗感染、清创缝合皮移植等临床治疗措施下,经综合性护理措施干预,治疗优良率为88.46%,并发症发生率为7.69%,1例患儿出现高热惊厥,1例患儿出现伤口重度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其余24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对头面部烧伤患儿,治疗时应加强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充分补液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预防高热惊厥。  相似文献   

13.
头面部带状疱疹合并多颅神经损害疗效分析何建华,吴斌,李蒙,傅雨亭(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我院皮肤科从1985~1994年底共收治带状疱疹(HZ)107例,其中头面部及合并多颅神经损害者17例,经用干扰素诱导剂等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总结头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创面暴露护理加烧伤治疗仪低温照射治疗,适时配合使用一定浓度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喷涂创面。对27例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案,并就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结果 27例患者,一期愈合18例,二期手术植皮治疗9例,均恢复良好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头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同情心及责任感,积极配合医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综合护理措施,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创面与五官护理、饮食及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可以增进临床治疗效果,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有关后遗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得宝松的为A组,不用得宝松的为B组,A、B两组除应用得宝松外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 对A、B两组在皮损消退天数、疼痛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除皮损消退天数外,另三项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作用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无激素禁忌证患者,以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烫、护发剂诱发头面部带状疱疹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简介例 1 :男 ,60岁。 1 995年 7月 1 0日使用了化学护发液 (七日香护发液 ) 4小时后即感觉右眼及右侧头面部红肿和瘙痒。来医务室就诊 ,检查发现右眼肿胀、眼结膜充血严重 ,右前额部皮肤红肿 ,初诊为过敏性皮炎 ,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等治疗 2天 ,症状不见缓解。第 3天症状逐渐加重 ,右前额皮肤出现成簇的水疱疹 ,疼痛明显 ,右眼红肿加重伴球结膜水肿。考虑到如果护发剂过敏 ,应该表现为整个头部出现红肿及水疱 ,而不是局限于以鼻中线为界的一侧出现症状 ,转上级医院确诊为带状疱疹 ,经治疗 2周后痊愈。例 2 :女 ,50岁。 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得宝松的为A组,不用得宝松的为B组,A、B两组除应用得宝松外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对A、B两组在皮损消退天数、疼痛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除皮损消退天数外,另三项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得宝松在缓解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方面作用明显,可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无激素禁忌证患者,以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头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头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48例头面部烧伤病人进行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五官护理、创面护理。结果经护理,治愈136例,好转出院12例。结论头面部暴露部位易被烧伤,烧伤后不仅要重视创面护理、五官护理、预防感染,同时还应注意心理方面的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疼痛科常规抗病毒、消炎镇痛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5天时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