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针对线性中立型延时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算子半群谱分解理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在中立型项的范数小于1的情况下, 利用谱理论并结合投影算子, 将系统无穷维解空间分解为有限维不稳定广义特征子空间和无限维稳定子空间的直和. 通过对有限维子系统的研究, 得到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律, 并通过投影算子证明了状态反馈控制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 最后数值例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致力于研究巴拿赫空间中非线性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显式和对角隐式Rung-Kutta方法的稳定性.获得了一些显式和对角隐式Rung-Kutta方法求解非线性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的数值稳定性和条件收缩性结果,数值试验验证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类带有时变时滞的线性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中立型项中的时滞包括一类快变时滞(即, 时滞导数大于1). 目前, 还没有文献考虑带有这种带有快变中立型时滞的系统. 通过使用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带有时滞的多项式(PTVD)补偿技术, 对于此类系统提出了具有更少保守性的时滞依赖稳定性判据. 通过使用新的泛函可以实现处理快变时滞的目的. 同时, 通过使用PTVD补偿技术, 可以在判据中引入一些有用的元素. 而在之前的结果中, 当估计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上界时, 这些元素通常是被忽略的. 一个数值例子将被提供来验证所得到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线性中立型时滞系统, 利用线性算子半群的谱分解理论进行观测器设计. 在中立型项的范数小于一的条件下, 利用谱理论并结合投影算子, 将无穷维系统解的相空间分解为有限维不稳定广义特征子空间和无限维稳定广义特征子空间的直和. 进而利用线性算子半群的无穷小生成元得到具有积分微分形式的观测器方程, 并证明了观测器误差方程的渐近稳定性. 数值实验证实了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立型变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不确定中立型变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 首先, 引入新的变量来代替系统的不确定性; 然后, 通过构造一般形式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使用积分不等式并引入自由矩阵, 得到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系统稳定性判据. 该结论与中立型时滞, 离散时滞及其导数均相关, 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最后, 通过仿真算例说明了所得到的结论在保守性上优于现存的结果以及中立型时滞, 离散时滞及其导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类状态依赖时滞的广义时滞微分系统稳定性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一类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的德定性问题.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与非奇异系统或不带时滞的退化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均有不同.为了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一种判定退化时滞微分系统稳定性的新判据.首先利用可逆的线性变换将系统转化为线性中立型微分系统,然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以及构造Lyapunov函数,通过讨论这类线性中立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具有扇形有界非线性的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绝对稳定性. 利用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了保守性低的稳定性结果. 从而给出了该系统的新的绝对稳定的法则. 最后用数值算例来演示所得到的结论的可行性与较低的保守性. 文中也考虑了不确定性中立型时滞系统, 他们的不确定性必须是范数有界的, 但可以是时变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将具有不确定性的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转换为二个迟后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这一转换可以大大减少稳定性讨论的复杂程度。通过引用迟后系统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到中立型系统时滞相关和时滞无关两类稳定性判据,每一类结果包括工程上实用的代数法和理论上具较小保守性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表示的判据。给出二个数值例子,并将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算例表明,提出的转换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带不确定时滞的中立型系统之鲁棒非脆弱保性能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类动态不确定时滞中立型系统,研究了非脆弱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问题.考虑的中立型系统和状态反馈控制器均具有不确定性.在适当的假设下利用Lyapunov稳定性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了使该动态时滞不确定中立型系统二次稳定及非脆弱鲁棒保性能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求解相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就可得到系统的非脆弱鲁棒保性能控制器,同时也能保证二次性能函数不超过一个确定的界.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给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线性中立型多时滞微分系统的稳定性。从矩阵李代数可解性角度,推导出新的简单的时滞独立稳定性判据。该新判据的重要意义和优越性在于首次突破了以往相关文献的稳定性判据在应用上受条件mΣj=1‖Cj‖<1或ρ(mΣj=1︱Cj︱)<1的限制,从而首次成功确定了在mΣj=1‖Cj‖≥1和ρ(mΣj=1︱Cj︱)≥1的情形下中立型多时滞微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两个例子显示了新判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钴基催化剂F-T合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原料气H_2/CO比等工艺操作条件对F-T合成生成重质烃的选择性影响很大。以上述操作参数为输入变量,CO的转化率、甲烷在产物烃中的质量分数C_1和重质烃的质量分数C_5~ 为输出变量,采用LM算法建立了钴基催化剂F-T合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预测工艺操作条件对F-T合成的影响规律。预测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重质烃生成,高温下CO的转化率高,但C_1也高,C_5~ 重质烃的选择性较低。压力升高,C_1下降,CO的转化率和C_5~ 增加。C_1随空速的提高而增加,CO的转化率和C_5~ 随空速的升高而下降。低合成气H_2/CO比CO转化率和C_1较低,C_5~ 重质烃高。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CO转化率和C_5~ 的相对误差小于8%,C_1小于9%。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半经验AM1法研究了富勒烯C_(60)-P-三苯硼嗪单对位(110号位次)取代物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相关能量。研究结果显示,富勒烯C_(60)-P-三苯硼嗪单对位取代物中的侧链与C_(60)发生作用,并向C_(60)部分呈弯曲状态,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半包裹C_(60)的空间构型体系。而且它们的HOMO轨道主要分布在三苯硼嗪部分,而LUMO轨道则主要分布在V_(60)上.理论预测连有供电子基(-CH_3)的C_(60)-P-三苯硼嗪单对位取代物很有可能在激发态下产生更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  相似文献   

13.
C22 BxNy(x+y=2)全部异构体和分子离子芳香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拓扑共振能(TRE)和百分拓扑共振能(%TRE)方法,研究从富勒烯C24(D6)产生异质富勒烯C22N2,C22B2和C22BN的所有异构体,研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芳香性.分析C22BxNy中杂原子取代位置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中性状态和阳离子状态中,各异构体的TRE都为负数具有反芳香性.但它们的高价阴离子的TRE都为正数则有芳香性.中性状态中,稳定性顺序为:C22N2(1-19)>C22BN(39-64)>C24>C22B2(20-38).形成闭壳层结构时稳定性顺序为:C22B8-2(20-38>C6-24>C22BN6-(39-64)>C22N4-2(1-19).无论在中性状态还是闭壳层结构,当N原子取代C2类碳原子,B原子取代C1类碳原子时最稳定.理论上,预测C22BxNy的高价阴离子有合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用键共振能(BRE)和拓扑共振能(TRE)方法,对由从富勒烯C_(40)(D_(5d))产生的富勒烯氢化物C_(40)H_2H所有可能异构体的芳香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氢原子加成位置和芳香性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氢原子的加成位置与C_(40)(D_(5d))中各键的键共振能直接有关。在C_(40)(D_(5d))中C3类碳原子具有最大的反应活性。大部分C_(40)H_2异构体的芳香性高于C_(40)。用拓扑共振能方法得到的C_(40)H_2异构体的稳定性顺序与AM1和PM3半经验方法得到的稳定性顺序是一致的,用键共振能和拓扑共振能方法同样地能预测富勒烯氢化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C60-S-TTF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电子性质的AM1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半经验AM1法研究了硫桥联的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优势构型、电子结构及前线分子轨道。计算结果表明,目标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主要由C60决定,C60母体与加成基团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C60m部分是电子受体,TTF部分为电子给体。并且预测了四硫富瓦烯硫桥稠环合C60衍生物可能在基态下产生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  相似文献   

16.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MM 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得到了17种4-X-N-Y-6-氮杂雄-4-烯-3-酮衍生物的优势构象,再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传算法(BP),将这些参数和4-X-N-Y-6-氮杂雄-4-烯-3-酮衍生物对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BHSD)的抑制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4-X-N-Y-6-氮杂雄-4-烯-3-酮衍生物对3BHSD的抑制活性大小和分子范德华体积(V)、分子最高占用轨道能(EHOMO)及9号碳原子的净电荷(Q)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17种4-X-N-Y-6-氮杂雄-4-烯-3-酮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式。HOMO轨道组成分析表明,A环上的4号、5号碳原子和羰基氧原子(O18)及B环上的7号、8号碳原子和6号氮原子可能是与受体作用时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7.
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型绿色溶剂,具有蒸汽压极低,不挥发,不易燃,宽液程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有良好的溶解性。前期的研究发现,离子液体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与H_2O、C_2H_5OH和CH_3OH有良好的溶解性,所构成的二元溶液表现出对拉乌尔定律显著的负偏差,这些性质使得离子液体[EMIM][DEP]有可能成为吸收制冷/热泵循环的新型吸收剂。二元工质溶液[EMIM][DEP]+H_2O/C_2H_OH/CH_3OH的混合热以及比热容是分析吸收制冷/热泵性能重要的热力学基础数据之一。本文采用绝热量热法对[EMIM][DEP]分别与水,乙醇和甲醇所构成的3个二元溶液体系,在25℃以及不同浓度下的混合热进行了测量,并采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数据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EMIM][DEP]与水,乙醇和甲醇的混合过程均为放热过程,混合热大小次序是H_2O>CH_3OH>C_2H_5OH。对3个二元溶液体系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的比热容进行了测量,并采用浓度的多项式函数对其进行关联。结果发现,离子液体溶液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离子液体的含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MM,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获得22种4-X-N-Y-6-氮杂雄-17-羰基-Z-4-烯-3-酮衍生物的优势构象,再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传算法(BP),将这些参数和衍生物对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BHSD)的抑制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衍生物对3BHSD的抑制活性大小和分子最高占用轨道能(E_(HOMO))、16号碳原子的净电荷(Q)及5号碳原子和6号氮原子间键长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2种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式。HOMO轨道组成分析表明,A环上的4号、5号碳原子和羰基氧原子(O_(1(?)))及B环上的6号氮原子和7号碳原子可能是与受体作用时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9.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have great market potential. Multiple channels and multiple radios are commonly used for exploring multimedia transmissions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Split transmission allows multiple channels attached to different radios simultaneously to be used, and so to achieve a fundamentally improved transmission capacity.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o justify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 split transmission. We theoretically study and prove that, by using the split transmission, the worst-case delay is decreased to \(\frac{\sigma\rho_{k-1}}{LC_{m-1}C_{k-1}}\) of that without using the split transmission, the average throughput is increased to \(\frac{1}{1-\prod_{j=0}^{k-1}\alpha_j}\) of that without using the split transmission, and the average delay jitter is decreased to \(\frac{C_{k-1}C_{\rho}}{C_{m-1}[C_{\rho}+L(\rho+C)]}\) of that without using the split transmission. We believe that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consider split transmission in theory. We als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lit transmission in ns-2 simulations. The observ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lit transmission achieves shorter worst packet delays, higher average throughput, and smaller average delay jitter as compared to the performance achieved without the split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20.
将并行快速退火演化算法结合Brenner势能函数用于小碳原子簇Cn(n=2—20)的结构优化,得到了最稳定构型:C2-C4为线型结构;C5-C17,为单环;C18和C19为类富勒烯的笼状结构;C30为最小的富勒烯。在Brenner势中使用了关于键级的修正项Fij以考虑成键轨道的非正常重叠和非、局域效应,研究了Fij项对碳原子簇键级以及结构转变产生的影响和原因,结果表明该修正项可以降低多环碳原子簇的键级,使得原子簇C18和C20的最稳定结构发生从多环到笼状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