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脑梗塞指脑组织内某一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或血管闭塞,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一系列生化代谢失常,生理功能丧失等,由于脑梗塞病人病情变化急剧,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认真护理。作者通过47例及脑梗塞病人资料收集,得出了一系旬护理脑梗塞病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病人访视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访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4月出院的222例脑梗塞病人在出院时及访视护理3个月后用相同的问卷对脑梗塞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访视护理后病人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与病人出院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说明开展访视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结论:对脑梗塞病人开展访视护理,可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护理中的其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塞护理中的其它问题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00050)蔡继红在护理脑梗塞病人时,应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而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对病情重、神志昏迷的病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泌尿道感染,所以,我们采取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做好全身的清洁卫生等...  相似文献   

4.
整体护理的内涵广义上是指护理活动不仅限于医院,也应面向社会的人群。随着整体护理的推广,护理的范围也不断扩展,护理将逐渐走进家庭,走向社区。病人不仅需要住院时的连续护理服务,尤其是脑梗塞后遗症期的病人,因康复时间长,很多病人虽已出院,但实际上仍存在着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如:失语,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等。因而对这些病人开展家庭康复护理对促进康复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均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自2005年2-2006年1一年中,我们对97例脑梗塞后遗症病人进行了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现报告路下: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恢复期护理首都医学院附属天坛医院(100050)蔡继红脑梗塞恢复期的护理是指病人的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的过程。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随着病人病情的恢复,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内容包括:一、心理护理:脑梗塞多发生于...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的护理可在脑梗塞病人康复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病人早日康复,做好心理护理、肢体护理、褥疮护理及其它护理。使致残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命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吞咽障碍是老年脑梗塞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脑梗塞早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进食困难,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患者可因吞咽障碍出现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直接影响脑梗塞病人的预后。因此,良好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在我国为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本文通过对180例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认为对病人发病后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采取分期护理,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脑梗塞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因患者脑部疾病所致智力及肢体功能障碍,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要保全这些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力争使病人做到生活自理,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就必须把生理护理及心理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是我们对30例脑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术后并发脑梗塞是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后果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病人的预后差。我科2005年1月收治一例双侧多囊肾、多囊肝术后并发脑梗塞的病人,经过我科护理人员精心护理现已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非外伤、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脑梗塞临床并非罕见,由于急性脑梗塞24h内头CT扫描多数不能显示[1],而发生脑梗塞后不仅关系到整个手术的成败,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和预后,故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早诊治非常重要。我科自1990年1月~1998年...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且此病病程长,康复慢,致死率高,给病人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很大伤害。现就脑梗塞康复期护理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正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其核心是围绕病人这个中心,按照护理程序,对其进行系统的身体和心理整体护理。脑梗塞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偏瘫是脑梗塞的主要后遗症之一。此类患者具有病程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并发症多,预后差等多元性。对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影响大,其心理变化对身心的影响较突出,细心观察、分析此类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使身心两方面得以康复,为此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就我科ITh年们月1日至1驼7年9月用日134例脑…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伊春市第一人民医院(153000)周亚芬,张亚芹,王德梅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人的慢性病引起血管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1]。加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人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好转率及治愈率,预防其...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急性脑梗塞溶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②方法 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两年间75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应用纳洛酮治疗和未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75例的疗效和起效时间的比较。③结果 应用纳洛酮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未应用纳洛酮的对照组有效率为71.3%,起效时间,治疗组在24小时内好转的有30人,4天内起效者达49人,而对照组中l天内起效者仅为3人。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药物,在溶栓治疗中应尽量早期、连续使用。在护理中,要注意血压升高、肺水肿、心律失常等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用化学比色法对31例脑梗塞病人及48例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血清MDA和SOD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病人及正常中、老年期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青壮年组,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青壮年组,且脑梗塞组上述改变更明显。提示自由基的含量随增龄而升高,清除自由基的酶与非酶系统的防御机能随增龄而下降,故MDA和SOD目前被认为是衰老的生化指标之一。脑梗塞由于急性缺血缺氧和再灌流损伤,使体内自由基产生连锁反应而进一步增加,清除自由基的酶系统进一步消耗。因此,中年期以后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对防治衰老和血管病发生及促进脑梗塞病人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39例脑梗塞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39例脑梗塞病人进行单人高压纯氧舱治疗时的护理程序,探讨了脑梗塞病人单人高压纯氧舱治疗的护理特点,总结出预防意外的有效措施.从安全角度强调在高压氧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的老龄化,脑梗塞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和社会人士的肯定。为了提高脑梗塞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有效预防再发脑梗塞的可能,临床上对此类病人施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我科1999年8月。2000年9月共收治脑梗塞病人248例,其中男性186例,女性62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92岁,平均年龄69.8岁。  相似文献   

19.
我院神经内科95%的脑梗塞病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这些病人需要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长期住院,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本文作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名神经内科住院脑梗塞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估其抑郁和焦虑程度,旨在更有针对性的落实护理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诱发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加速和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加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些血管及血液成分异常等因素致糖尿病病人易并发脑梗塞,糖尿病人群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我科自2001~2004年共收治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病人21例。通过有效的治病及精心的护理,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未发生死亡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