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玉芬  孙士玲 《临床荟萃》2004,19(18):1054-105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用于CHF的治疗已有多年的历史,临床观察证实能显著减少CHF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和住院率,成为目前CHF治疗的常规药物,但对于因应用ACEI出现药疹、血管性水肿、顽固性咳嗽、味觉改变而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理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高血压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心房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ATI受体阻断剂(ARB)则可能减轻或中止RAS的不良效应,使房颤得以控制。本文旨在通过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房颤治疗的作用及对左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左室肥厚是独立于血压之外的一个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 (A )可能在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 ,氯沙坦是第一个治疗高血压有效的血管紧张素 受体亚型 (AT1 )拮抗剂 ,其新颖的作用机制、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将在治疗高血压药物中占重要地位。本文旨在观察其在降压的同时对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30例初诊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 ,男 18例 ,女 12例 ,男女比例 1.5∶ 1。年龄最小 42岁 ,最大 77岁 ,平均5 2 .36岁。合并糖尿病 4例 ,肾功能不全 3例。1.2 诊断标准 根据 1999- 0 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苯那普利作为对照,对80例EH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服药观察,经2周安慰剂冲洗期后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mgqd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10mgqd,疗程8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之间降压幅度差异无显著意义(SBP下降幅度分别为13.86%,12.9%;DBP下降幅度分别为6.12%,9.36%,P>0.05),治疗8周后两组之间SBP下降幅度无显著意义(14.15%,13.22%,P>0.05),DBP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9.03%,9.42%,P<0.05)、治疗组不反应(乏力,头晕各1例),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咳嗽11例,皮疹7例)轻。结论:氯沙坦治疗EH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氯沙坦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8.4%。结论对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心衰患者,可用氯沙坦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7.
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被激活,血管紧张素Ⅱ(AⅡ)升高,增加了水钠潴留和周围血管阻力,代偿过度,致心室进行性扩张,最终加重心衰.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WHO-J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对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六类降压药物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适应症进行介绍。并推荐比较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病残的总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高血压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性心力衰竭患者共38例,在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氯沙坦50mg口服治疗,疗程12周。作治疗前、后NYHA分级,心功能的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NYHA分级、心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2周后,能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恶化,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losanan)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促进醛固酮分泌,从而降低血压。临床上用于高血压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其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利用、研究价值,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已证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节人体血压、电解质、血容量、心血管结构的改变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RAS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AngⅡ只有在与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就是通过阻滞了AngⅡ受体才使得AngⅡ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降压,对心脑血管及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已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初人高原地区,通常指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由于低大气压和低氧分压导致机体缺氧,引起心血管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研究表明,纤溶系统异常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高血压病(EH)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58例EH患者氯沙坦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l—1)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氯沙坦对EH患者纤溶活性及AⅡ、AL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短期疗效的异同。方法 :5 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肌酐 14 8~ 3 5 2 μmol/L)分氯沙坦组 3 2例和苯那普利组 2 4例 ,分别口服氯沙坦 5 0mg/d和苯那普利组 10mg/d连续 8周 ,观察用药前及后 4、8周血压、尿蛋白、血尿素氮 (BUN)、肌酐 (Scr)、尿酸 (UA)和钾的变化及咳嗽反应。结果 :治疗 4、8周两组血压 ,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8周后氯沙坦组BUN、Scr有所下降 ,苯那普利组Scr下降 ,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仅氯沙坦组血尿酸减低 ( 4w ,P <0 .0 5 ;8w ,P <0 .0 1) ,两组血钾前后对比均无显著意义 ,苯那普利组咳嗽反应为 4例 ( 4 /2 8)。结论 :两者均有较好控制血压 ,明显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疗效相似 ;氯沙坦尚有减低血尿酸 ,无咳嗽反应 ,用药耐受性更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giotensin system,RAS)是公认的一种经典循环酶通路,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是此通路的重要代谢产物,在RAS中起到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ACE2)是由Donoghue等[1]和Tipnis等[2]分别克隆出人类ACE的第一个同源基因,ACE2可水解AngⅠ为Ang( 1-9),水解AngⅡ为Ang(1-7),Ang( 1-7)的主要受体为Mas受体,共同构成ACE2-Ang( 1-7) -Mas轴,起到拮抗ACE-AngⅡ-AT1经典轴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ACE2-Ang( 1-7)-Mas轴在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发挥作用,现将其组成特点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巯甲丙脯酸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 L V H)患者的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浆内皮素( E T)和血管紧张素Ⅱ( AgⅡ)的变化。方法:对56 例高血压病患者于服药前 1 日及服药 24 周晨各取血测定 E T、 AgⅡ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另选30 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高血压病并 L V H 患者组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病并 L V H 患者组左心室重量指数由治疗前(1367±136)g/m 2 降至(1029±120)g/m 2 , AgⅡ由(1395±203)ng/ L 降至(976±164)ng/ L, E T 由(1205±116)ng/ L 降至(891±108)ng/ L;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均< 001)。结论:巯甲丙脯酸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 AgⅡ和 E T 的水平,并可逆转 L V H。  相似文献   

17.
伊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 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伊贝沙坦 15 0mg ,1次 /d ,根据疗效调整用量为 75~ 30 0mg ,1次 /d ,疗程 4周。结果降压疗效 :显效 14例 (35 .0 % ) ,有效 2 1例 (5 2 .5 % ) ,无效 5例 (12 .5 % ) ,总有效率 87.5 % ;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 36例 ,心电图疗效 :显效 8例 (2 2 .2 % ) ,有效 13例 (36 .1% ) ,无效 15例 (4 1.7% ) ,总有效率 5 8.3%。治疗 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 ,坐位血压明显下降 [治疗前 (171.5± 13.6 ) /(96 .2± 8.2 )mmHg,治疗后 (135 .8± 7.6 ) / (75 .9± 6 .7)mmHg ,P <0 .0 1],心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检测 2 4小时动态血压计算降压谷峰比值率 >6 5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不良反应轻微 ,均能耐受治疗 ,血脂、血糖和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伊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以氯沙坦(losartan)为代表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1 receptor blocker, ARB)的临床广泛应用为高血压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近年来,ARB及其受体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此类药物不仅仅在高血压防治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在诸多高血压相关疾病和非相关疾病治疗上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被证实能够提高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括率,因而成为目前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之一。我院应用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8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氨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二者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日益广泛,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疗效,我们对122名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