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管理模式张庆龙,唐新新(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210008)为了实现科学基金“出成果,出人才”的宗旨,促使科技成果社会化、物质化,乃是当今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课题。而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成果管理模式是促使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优选加强资助力度的...  相似文献   

2.
田华 《铀矿地质》2009,25(5):317-320
通过总结铀矿地质科技成果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科研与生产实际,提出科技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姚文江 《江苏地质》2003,27(2):94-96
结合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数字成果数据情况,讨论了数字成果数据管理的方法技术实现问题。采用:MSSQL Server。作为数字成果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VB开发工具,结合GIS技术开发客户端软件,即利用VB提供的ADO Field对象的GetChunk和AppendChunk方法来存取MS SQL Server中的图形数据,并通过GIS技术对图件进行管理和再现。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08,(6):32-33
6月5日上午和1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召开会议,汇报交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成果。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汇报交流会上强调,各责任单位要继续深入研究,切实抓好调研成果转化。相关司局要认真阅读调研报告,各取所需,丰富认识,完善管理办法,把建设性意见变成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使调研成果落地,真正解决难题,创新机制,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成都理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果管理工作,为强化成果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所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重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1):109-112
受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委托,西南分馆负责西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地质资料的检查验收、整理、汇交、保管及提供利用。分馆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资料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职能,促进馆藏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蔡克勤建议,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的迅速转化,是强农惠农的重要举措。建议加强对成果转化及转化机制的探讨,使这些成果尽快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进展》1994,9(5):102-104
加强基金成果管理,促进成果推广应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成果评估基金项目批准后,课题启动,按照课题执行计划开展工作,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到了原定结题时间。这时,课题是否已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到得了哪些成果,成果水平如何,需要对此进行评估。现在我国仍无一...  相似文献   

9.
地质成果是地质工作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地质成果都是无偿使用,它的商品价值未能发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部分地质成果将成为商品并进行计价。其计价的方法应在遵循我国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成本+利润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到地质勘查工作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由于地质工作属于多学科的知识密集型工作,且环  相似文献   

10.
《河北地质》2010,(1):27-27
据《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中国地质学会举办第三次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我省《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河北省滦南县马城铁矿勘查》入选。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测绘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测绘成果数据管理系统,采用Foxpro2.5编写,只要用户准备好需要管理的控制点成果信息及图形信息,该系统就可以对给定的数据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及打印操作,该系统功能齐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地质界年度地质科技成果和重大找矿进展,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介绍地质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以此向社会各界展示地质行业年度最新成就,自2007年开始,每年年末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加强质量管理保证地质工作和成果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GB/T19000-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的组成和贯标对强化地勘工作与科技成果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开展储量调查的目标任务,总结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浅析了调查成果在加强矿政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确保资源安全等方面的应用。调查成果不仅在于摸清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利用现状,更在于把这些成果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中取得了阶段性普查成果。基于此次普查,本文从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普查成果应用探索及未来的潜在应用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举措,包括有:(1)构建区域“天-空-地”一体化风险调查监测体系;(2)基于斜坡单元的单体风险定性评价;(3)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本地化指标体系;(4)自然灾害一张图建设;(5)多灾种联动响应机制;(6)规划领域深度应用;(7)重点场所实时监测预警等。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在10月31日召开的全省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我局荣获省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地质调查(一期)成果,以及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已经开展的应用,对现阶段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持续高效应用调查成果的措施建议:设立城市地质成果管理应用机构;将地质成果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流程;建立成果更新维护机制,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地质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质勘查成果有偿使用是我国《矿产资源法》、《著作权法》和一系列行政法规所确认的。但在当前存在将地质成果的著作权与矿业权混为一谈的现象,现行行政法规对此未予剥离,可操作性不足,保护规定也不尽合理。因此,地质成果使用者难以遵守有偿使用的规定,甚至资料保管单位也有擅自将地质成果公开乃至出售的弊端。为方便地勘单位学习、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作者列举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演进过程,以便让读者系统了解,并为维护自己成果的合法权益提出修改意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法律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修订有关行政法规,使地质成果有偿使用得以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各级领导及科技管理部门日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港油田地质研究院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简要介绍近几年的主要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和地质成果有偿使用的几个问题李季三(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矿床勘探报告及其它有价值的勘查资料,按照国务院规定实行有偿使用。今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