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植入,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对AV和VV间期进行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及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LVEF增加,LVDD、LVDS、LVEDV和LVESV缩小,心脏同步化指标得到改善。结论在超声指导下对AV、VV间期进行优化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海灵 《北方药学》2013,(12):30-31
目的:观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治疗,疗程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较之对照组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5.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且安全、高效,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和斑点追踪技术(STI)在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慢性心衰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和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内同步性。RT-3DE评价左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及其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msv-16SD%,SDI) 和最大差值(Tmsvl6Dif%)。STI评价左室16节段QRS波起点至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ls-l6SD%、Trs-l6SD%、Tcs-l6SD%)和对应的最大差值(T-Dif%)。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及6个月患者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小于术前,LVEF比术前改善。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及6个月患者Tmsv-16SD%、Tmsvl6Dif%、Tls-l6SD%、Trs-l6SD%、Tcs-l6SD%及T-Dif%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v-16SD% 、Tmsvl6Dif%、Trs-l6SD%、Tcs-l6SD%与LVEF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和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左心室整体、局部收缩功能及左心室同步性,为心衰患者的诊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的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4.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增加,LVEDD、LVESD缩小,6min步行距离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6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CHF具有较好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安装永久性心房心室双感知双起搏双反应型(DDD)起搏器且心室起搏比例>40%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检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并在随访结束后检测心功能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BNP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6MWT距离较短(均P<0.05)。术后6个月100例患者中41例发生心力衰竭。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心力衰竭组QRS时限、左心房内径、LVESD、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NT-proBNP较高[(156±10)ms比(113±11)ms、(39.1±2.1)mm比(37.2±1.8...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合并高血糖[包括糖调节受损(IGR)或糖尿病]心肌梗死病人血脂及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血脂治疗,分为血糖正常病人组(n=25)、高血糖病人组(n=34)。所有病人均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各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脂水平、心脏功能变化。结果: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正常血糖与高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的TC及L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前后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正常血糖组心肌梗死病人TC及LDL-C较高血糖组病人明显。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血糖正常及高血糖心肌梗死病人LVEF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7.
胡茜茹  程自平  赵韧 《安徽医药》2015,(6):1128-1129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进行CRT治疗的DCM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测量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QRS波时限、P波终末电势(p-wave terminal force-V1,PTFV1)、Ⅱ导联P波时限(PⅡ时限)。结果术后1周的观察显示,LAD缩小、PAP降低,LVEDD、LVESD均缩小,LVEF增加(P<0.01),QRS波时限缩短,PTFV1负值减小,PⅡ时限缩短(P<0.05)。结论该研究显示,CRT可逆转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重构,改善左心房功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进行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反映左心室功能与结构变化的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DD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LVESD、LVEDD与LVEF.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够显著改善左室舒缩功能与心功能状态.有利于左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给予卡维地洛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功能分级变化,同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均增加,心功能分级均改善,尤以治疗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EDV、ESV、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未观察到药物有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冠心病患者32例和健康志愿者22例,均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整体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结果 冠心病组LVEDV、LVESV高于正常对照组,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三维与二维测量的LVEDV、LVESV、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采用三维测量的LVEDV、LVESV、LVEF值与二维测量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测量的LVEDV、LVESV偏高,LVEF偏低.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依伦平)和(或)倍他乐克对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选取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和C组各30例。A组给予依伦平(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d;B组给予倍他乐克50-100mg/d;C组给予依伦平(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d+倍他乐克50-100mg/d。均服药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3组CHF患者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后LVESV、LVEDV均较治疗前减少,LVEF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LVEVS、LVEDV低于A、B组,LVEF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伦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效果明显优化于单用依伦平或倍他乐克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CHF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福辛普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治疗前后采用PHILIPS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分级进行比较,并根据治疗前后NYHA分级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E及LVEF分别为(45.2±3.2)mm、(34.4±2.1)mm、(49.9±5.1)%,对照组分别为(50.3±6.2)mm、(37.8±3.2)mm、(40.5±6.7)%,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治疗CHF可逆转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提高心脏射血分数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配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超声心动图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率均减慢,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室性早搏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LVEDV、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LA、LVED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1),LVESV虽缩小,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LVEDV、LVESV及LVEF改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0%和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心衰合并室性早搏,能从不同角度抑制AngⅡ的生成,起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抗室性早搏效果和心脏功能,且并未增加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130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例)和常规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入选后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先后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峰值排空率(PER)和NT-proBNP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LVESV、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而CO、LVEF、LVFS、PER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3、6个月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②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治疗组3、6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下降最明显。③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V、LVEDd、LVESd呈正相关(P<0.01),与CO、LVEF、LVFS、PER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I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并有效抑制血浆NT-proBNP水平。ICM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改变可能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治疗ICM患者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邬文伟  戴柯 《中国医药》2012,7(8):934-936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心脏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暴露心脏后于左心室沿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附近作一切口后立即缝合切口并关胸.对照组不使用G-CSF,仅完成手术过程;G-CSF预处理组术前通过鼠尾静脉注射G-CSF 5 d;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除术前通过鼠尾静脉注射G-CSF 5 d外,手术过程中将G-CSF直接注射在心室切口周围.术后第7、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 第7大时,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缩短分数(FS)分别为(52.8±2.9)%、(22.2±1.4)%,G-CSF预处理组和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LVEF[分别为(56.5±4.3)%、(61.2±3.6)%]、FS[分别为(25.2±2.5)%、(29.5±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CSF预处理组和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分别为(6.25±0.92)、(5.51±0.85)mm]和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分别为(0.57±0.18)、(0.44±0.14)m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0±1.10)mm、(0.67±0.31)ml],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LVESD和LVESV低于G-CSF预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8大时G-CSF预处理组和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的LVEF[分别为(59.6±4.7)%、(63.8±1.9)%]和FS[分别为(26.2±2.8)%、(30.9±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4±3.6)%、(23.6±1.7)%],LV ESD[分别为(5.92±0.72)、(5.35±0.54)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别为(7.48±0.61)、(7.26 ±0.55)mm] 、LVESV [分别为(0.49±0.14)、(0.41±0.08)m1]、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分别为(1.05±0.25)、(1.02±0.27)m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8±0.37)mm、(8.04±0.42)mm、(0.76±0.15)ml、(1.37±0.1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CSF预处理+心内注射组LVEF、FS明显高于G-CSF预处理组,LVESD、LVEDD、LVESV、LVEDV明显低于G-CSF预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G-CSF可明显改善大鼠心脏术后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能否纠正左心室功能失调。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49例分成射频消融组(35例)和对照组(14例)。射频消融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干预。患者均随访3—6个月,评估2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负荷(PV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情况。结果治疗前射频消融组与对照组PVC、LVEF、LVEDD、LVE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11)%比(21±7)%;(634-9)%比(60±6)%;(50±4)mm比(49±5)mm;(32±5)mm比(34±3)mm;均P〉0.05]。治疗后射频消融组PVC明显减低[(8±11)%比(24±11)%,t=6.149,P〈0.01],LVEF明显增高[(68±5)%比(634-9)%,t:3.426,P〈0.01],LVEDD明显减小[(484-3)mm比(50±4)mm,t=3.539,P〈0.01],LVESD明显减小[(31±3)mm比(32±5)mm,t=2.665,P〈0.05]。对照组治疗后PVC增高[(224-5)%比(21±7)%,t=3.180,P〈0.05],LVEF减低[(59±5)%比(60±6)%,t=2.754,P〈0.05],LVEDD增加(50±5)mm比(49±5)mm,t=5.551,P〈0.01],LVESD增加[(35±3)mm比(34±3)mm,t=2.599,P〈0.05]。射频消融组治疗后PVC、LVEF、LVES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更易发生左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失调。对药物治疗不满意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通过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对有适应证者应尽早行射频消融术根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WHO规定的标准基础治疗方案(ABCDE)及PCI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BNP,90s匀速静脉注射冲击量1.5 μg/kg,0.0075μg ·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48 h;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脑钠利肽(BNP)、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利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评价左心功能及左室重塑;观察治疗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hBNP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1周血浆BNP及cTnI水平(均P<0.05);能显著缩小LVEDV及LVESV,提高LVEF(均P<0.05);能降低30 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 rhBNP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压力、容量负荷、心室重构、心肌缺血并减少30d 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AMI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治疗后2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LVEDD、LVES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并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翔  于斌  钟伟济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525-352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 )心室重构和血浆脑钠肽( BNP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DC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 mg/d。两组均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检查血浆BNP水平及心室重构各项指标,采用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比较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51%与65.63%,χ^2=4.730,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及相对室壁厚度( RWT)均明显改善。 BNP水平与LVEF和RWT均呈负相关( r=-0.45、-0.39,均P<0.05),与LVESD和LVEDD均呈正相关(r=0.35、0.44,均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明显降低DCM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