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耕地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宁生  孙大中 《地球化学》1998,27(4):344-350
改革开放近20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广东省的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如何协调好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已成为该省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对1985-1995年广东省耕地面积减少的过程和原因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在保持该省耕地面积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指出了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违规违法用地的特点通过对漯河市土地执法情况进行分析,当前违规违法用地有这样几个特点。面积小数量多。在近期的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期间,漯河市共查处“以租代征”违法用地220宗,面积2004亩,平均每宗9.1亩。其中超过10亩的60宗,20亩以上的24宗,40亩以上的6宗,面积最大的河南贝赛尔公司占地89亩。单宗违法用地面积小,说明各级政府的依法用地观念加强了,不再明目张胆地占地了。数量多说明在群众中仍有法不责众的观念,你占我也占,互相攀比。同时,也说明企业的节约集约用地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魏  陈基伟  郁钧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4-27,50
对我国部分地区试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实践作了初步总结,从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各自特点,依据资金来源和补偿对象阐述了补偿实践中的不同模式。结合上海实际,提出了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加强土地管理基础业务工作,以进一步促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姜龙 《浙江地质》2009,(8):13-14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土地面积权有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的1/3,人均耕地1.59亩、人均林地2.79亩、人均牧草地3.26亩,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4%、18%和35%;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土地退化、损坏严重。人口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海门地处长江三角洲。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为0.83亩,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9.3%。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8.8%,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市严格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四项机制:  相似文献   

5.
马亮 《山西地质》2012,(4):55-56,58
耕地补偿机制既是一种耕地保护政策,又是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措施,这项政策是否科学、合理,不仅仅关系到政策本身的实施成败,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及自身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征地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耕地质量与耕地产能耦合度研究对促进耕地高效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湖南省宁远县耕地质量与耕地产能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采用加权求和法、逐级修正法、产量换算法计算其2019年耕地质量与耕地产能分数;利用GIS技术、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的空间特征、耦合协调程度。研究表明:宁远县各乡镇(街道)耕地质量等级为4~6等,耕地理论产能大致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耕地实际产能由中心地区向四周逐渐降低;耕地理论产能与国家利用等耦合度及耦合协调程度较高,构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耕地理论产能的测算;耕地质量与耕地实际产能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鲤溪镇、清水桥镇等产能滞后型乡镇(街道)的耕地未得到充分利用,应当挖掘耕地潜力以提高耕地产能;协调发展型乡镇(街道)的耕地产能仍有提升空间;产能提升型乡镇(街道)的耕地产能水平相对较高。应通过加强农业生产示范点建设,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2,(6):6-8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快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两型社会建设对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特别是解决“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提供了更宽广的实践平台。长沙市是湖南省“一点一线”、“长株潭一体化”、“3+5”、“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较多,在发展中,积极协调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先 《吉林地质》2021,40(1):66-68
耕地对全国的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储备资源,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耕地后备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意义重大.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原则,总结得出耕地后备资源不宜耕评价指标表.根据相关方案和...  相似文献   

10.
刘云召 《河南地质》2014,(6):F0003-F0003
近年来,漯河市面对资源稀缺、发展用地需求量大的供需矛盾,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制度为根本,以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活动为引领,坚持"顶层设计与创新探索"相结合,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做出了一篇篇大文章。全市5个县区中,临颍县、舞阳县、召陵区等3个县区被评为"全省节约集约模范县(区)"。  相似文献   

11.
张德松 《浙江地质》2009,(10):35-3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宅基地更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稳定的基本保障。农村宅基地管理失范,既不利于保护耕地、集约和节约土地,也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新农村建设。当前,由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宅基地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户多宅”、超法定面积占用宅基地现象较为普遍;建新房子不拆除或腾出老房子的情况难以有效消除:进城务工空置、闲置宅基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地损毁及水土流失.笔者选取地质灾害频发区(四川绵竹)在汶川地震期间及震后恢复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土地利用响应机制研究.结合GIS、RS技术与地理统计方法探究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从宏观和微观2个尺度探索地质灾害引发的土地利用结构、幅度、速度、程度、地震烈度、水土流失及土地敏感性的时空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公芹 《山东地质》2011,(8):42-44,48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目前耕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该文分析了当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内涵及在现实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过对平邑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情况的调研分析,对目前耕地总量和动态平衡的完善和实施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处处生机盎然的河南省漯河市。  相似文献   

15.
开化县地处浙江西部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耕地面积19.27万亩,人均仅有0.56亩。且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该县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发展与保障共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该县近年来建立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激励机制,全力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极力盘活存量闲置建设用地,认真执行“双控”指标和产业政策,把好供地关。其中,开化县工业园区土地节约利用各项指标在衢州市均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优化设施布局的一项宝贵资源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所启示。首先,本文对上海市主城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类型、强度、密度和深度进行了分析,对竖向分层开发策略进行了讨论。然后梳理了上海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开发理念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提出关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孔令博  吴杰  李发跃 《贵州地质》2020,37(4):430-438
本文根据贵阳市南明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结果,对南明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进行综合等级划分研究。研究区行政面积209.34 km2,耕地调查评价面积为38.82 km2,调查评价区主要为南明区的永乐乡和小碧乡大部分区域,云关乡有少部分。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南明区地球化学等级为一等的优质耕地面积为0.82万亩,所占比例为14.13%,二等良好耕地面积为1.06万亩,所占比例为18.14%,三等耕地面积为3.93万亩,所占比例为67.55%,四等耕地面积为0.01万亩,所占比例为0.17%,五等耕地面积占比为0%。全区耕地质量以中等以上为主,其中优质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小碧乡境内的小碧村、甘庄村和大地村,其次是在永乐乡水塘村、干井坡村和永乐村区域附近;耕地质量差等及以下等级的耕地占比极少。南明区属于一个城乡结合的县区,人多地少。农业部门可根据研究成果结合本地特色农作物进行农业种植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趋利避害、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助力绿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永生 《广西地质》2010,(12):38-40
2009年5月18日至21日,笔者随《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一行来到湖北省大冶市调研。课题组采取现场察看、座谈等方式,对湖北省大冶市"矿山环境保护与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情况作了详细了解。管中窥豹,通过调研,课题组了解到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矿山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尚海洋  丁杨  宋妮妮 《冰川冻土》2017,39(6):1357-1364
生态工人机制的引入,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与维护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也为直接参与生态保护和维护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报酬。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因环境保护工程(如实施生态补偿退耕/牧还林/草)而造成收入、生计下降的居民来讲,在提高保护意识、参与保护实践的同时,增强了主动性与参与性。通过列举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相关的10个生态职业岗位,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调查流域住民对生态工人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农户成为生态工人的因素。从调查发现,支持生态工人机制的原因主要包括:主要收入来源;家门口务工;农闲打零工,贴补家用;不为挣钱,保护我周围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拒绝接受生态工人机制的原因中"家里事情多,忙不过来"的单一原因最多,"工资收入无法保障"、"生态工人工资低"、"技术性太强,培训也做不来"分布较为集中,而"生态环境好坏与我无关"、"生态环境好坏与我无关"生态保护意识淡漠的原因较少,而"没有原因,就是不想参与"的直接抗拒性回答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