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部炎性假瘤X线诊断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um于 1 939年最早描述了肺部炎性假瘤的特点 ,但直到 1 954年Umiker才命名本病。国内胡志翔1 965年首次报告本病[1 ] 。本病易被误诊 ,常需与肺癌、结核球和肺内良性肿瘤相鉴别。本文报告 4例经X线诊断的肺部炎性假瘤 ,均得到手术病理的证实。1 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4例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和X线表现及手术病理情况病例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手术病理1女 3 9咳嗽 2月余。查WBC 11× 10 9/L  右肺中下部 2个类圆形密度增高影 ,一大一小 ,大炎性假瘤体呼吸音增粗ESR 2 4mm/h者约 5cm× 5 .5cm …  相似文献   

2.
滑膜骨软骨瘤病 (Synovialchondromatosis)又称滑膜软骨瘤病、关节软骨瘤病或关节囊内弥散性内生软骨瘤 ,是一种少见的关节疾病 ,国内有资料报告的不足 10 0例[1] 。笔者搜集我院经X线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 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中 ,男 4例 ,女  相似文献   

3.
器官样痣在临床罕见 ,2 0 0 0年 2月收治 1例胸壁巨大器官样痣 ,经手术治愈 ,随访 2年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 ,2 2岁 ,自小被发现胸壁有一黄豆大小包块 ,无不适 ,未行诊治 ,逐渐长大 ,至 12岁时包块约 3cmX3cm大小 ,经手术切除 ,3月后复发 ,渐长大 ,未再治疗 ,近 1年增大迅速 ,且出现包块红肿疼痛、流脓。体检 :在胸壁见一约 18cmX18cm大小不规则包块 ,表面粗糙不平 ,有毛发、多个皮脂腺囊肿 ,包块中有多个窦道 ,有脓液及豆楂样物溢出 ,略隆起于皮肤表面 ,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 (附图 )。经抗感染、换药治疗后在全麻下行“胸…  相似文献   

4.
梁永华 《医学综述》2001,7(8):492-493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iffusepanbronchiolitis ,DPB)是 196 3年日本Takizaioa教授首先描述了其临床及X线的表现 ,196 9年山中本间最先依据病理组织特点提出DPB的概念[1 ] 。这种病流传于中国、日本和韩国 ,DPB以弥漫存在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 ,这种病发展加重 ,最终因呼吸器官反复感染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1 ,2 ] 。1 病 因确切病因尚不明 ,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本病与遗传、体质性因素有密切关系。其理由是 :①副鼻窦炎是一种遗传性因素较强的疾病 ,本病患者合并或既往有副…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 1996~ 2 0 0 1年应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治疗面部色素痣 2 0例 ,共 12 8个痣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大 37岁 ,最小 11岁。病期 2~ 5 5a。皮内痣 18例 ,交界痣 2例。痣最大值径在 0 5cm以上 4例 ,其余 16例均在0 5cm以内。1 2 治疗方法 常规皮肤消毒 ,2 %利多卡因行皮损底部浸润麻醉。采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生产的GX - 3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选择短火档 ,将电压调到 8~ 14V ,用触笔式 (直径 0 1~0 5mm)金属触头电针 ,直接对准病灶 ,逐点烧灼…  相似文献   

6.
眼睑及面肌痉挛在临床上曾是一难治性疾病 ,多年来应用针炙、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自 80年代Scott发现A型肉毒杆菌毒素 (下简称BTXA)可有效地减弱骨骼肌的兴奋性并用于斜视的治疗[1] 。 1984年Frueh等首先报告应用BTXA注射治疗眼睑痉挛和面肌痉挛 ,取得了良好效果[2 ] 。我院从 1998年至 2 0 0 0年门诊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共 18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单侧睑、面肌痉挛患者 12例 ,双侧睑、面肌痉挛 1例 ,单侧眼睑痉挛 2例 ,双侧眼睑痉挛 3例 ,共 18例。男性 6…  相似文献   

7.
早在 18 72年RichardBright就注意到脂代谢异常与肾功能的关系 ,EpsteinA于 1917年详细描述了肾脏病人的高胆固醇血症 ,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近来年国内外学者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降脂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 。我科于 1996- 2 0 0 0年联合应用降脂药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6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39例 ,女 2 5例。年龄 18- 59岁 ,平均年龄 2 6 5岁 ,其中初治者 4 6例 ,复治者 18例。1 2 临床资料 :64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2 ] ,…  相似文献   

8.
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 (简称KTS)是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患。由法国医师Klippel Trenaunay于 190 0年首先报道 ,命名为“静脉曲张性骨肥大血管痣”。本院自 1991~ 2 0 0 0年间诊治了 2 1例KTS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年龄 7~ 2 2岁 ,平均 14.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变累及单侧下肢 19例 ,病变累及双下肢 2例。2 ) 临床表现 :19例 2 1条肢体有程度不同的浅静脉曲张 ,骨、软组织肥大 ,皮肤葡萄酒色血管痣 ,有程度不同的下肢胀痛及皮温增高。…  相似文献   

9.
成骨发育不全 (osteogensisimperfecta)又称脆骨病 ,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骨骼发育不全 ,临床较少见 ,合并脑积水(hydrocephalus)则更为罕见。我院于 2 0 0 0年 9月发现 1例 ,现报告如下。病例 龚某 ,2 1岁 ,务农。孕 1产 0 ,末次月经为 2 0 0 0年2月 2 2日 ,于停经 6月余来我院行B超检查。常规B超检查显示 :单胎妊娠 ,头位 ,双顶径 8 0cm ,颅骨环完整 ,形态不规则 ;颅内脑中线至脑室侧壁的距离增加且不对称 ,呈现液性暗区 ,其测值为 4 8cm× 2 .9cm(图 1) ;股骨长 3 0cm(图 2 ) ,肱骨长 2  相似文献   

10.
1979年Scott首先注射A型肉毒毒素 (botuliumbotoxA ,BTX A)治疗斜视取得成功[1] ,以后该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2 ] 。用BTX A治疗神经系统多种运动障碍性疾病成为国外目前研究的热点 ,国内也正在开展该方面研究。现将用BTX 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 2 0例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3月 ,在门诊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年龄最小 41岁 ,最大 6 6岁 ,平均 5 3岁。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4a ,平均 7a。 2 0例均为经过长期药物、针灸或…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2 6岁。 10年前右膝外侧被碎玻璃刺伤 ,疼痛、出血 ,未摄X线片 ,当地医院予清创缝合 ,伤口愈合良好 ,未化脓 ,右膝关节无疼痛及活动障碍。 10天前右膝轻微撞伤 ,膝关节疼痛、肿胀 ,屈伸活动障碍。摄X线片示 :右膝关节腔内异物 ,无骨折、脱位及骨质异常。以右膝关节异物收入院。查体见 :右膝轻度肿胀 ,皮肤无红、热 ,触之有囊性感 ,浮髌试验阴性 ,屈伸活动受限。入院后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膝关节异物取出术 ,术中发现 :右胫骨踝间前窝两块碎玻璃 ,大小分别为 :0 2cm× 0 3cm× 0 5cm和 0 2cm× 0 2 5cm…  相似文献   

12.
Wiskott-Aldrich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免疫缺陷病。本征又名湿疹 -血小板减少 -反复感染综合征 ,临床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湿疹和免疫缺陷三联征。发病以儿童多见 ,重者多死于儿童期 ,曾认为仅见于男性[1] 。1937年Wiskott首先报告此病 ,195 4年Aldrich报告了第 2例 ,并发现本病具有隐性性连锁遗传特点。至 196 6年在 37个家族中共见 5 0余例患者。 1980年为止欧美及日本共报告 10 0余例。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有新病例发现 ,同时亦有少数女性患者的报道[2 ] 。笔者在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期间遇见 1…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14岁 ,因左锁骨区肿胀、疼痛 10d于 2 0 0 1年 9月 15日就诊。查体 :表情自然 ,发育正常 ;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于左锁骨胸骨端可触及 5 .0cm× 3.0cm× 2 .0cm大小一肿物 ,锁骨胸骨端膨大、质硬、无波动感 ,轻度压痛 ,无放射痛 ;左第 1、2肋软骨处间接压痛明显 ,肿物表面皮肤无潮红 ,皮温正常 ,无浅静脉怒张 ,无血管杂音。X线片示 :左锁骨胸骨端骨皮质变薄 ,呈膨胀性改变 ,偏心生长 ,可见小间隔及密度减低影 ,无骨膜反应 ,无新生骨影 (见图 1) ,考虑左锁骨巨细胞瘤。遂收其入院治疗。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  相似文献   

14.
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 (简称KTS)是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患。由法国医师Klippel Trenaunay于 190 0年首先报道 ,命名为“静脉曲张性骨肥大血管痣”。本院自 1991~ 2 0 0 0年间诊治了 2 1例KTS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5.
胃结核2例X线误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结核较为少见 ,X线检查极易误诊 ,笔者遇到2例 ,均经手术后病理诊断得以证实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患者男 ,5 4岁。咳嗽、咳痰 ,喘憋 4年 ,腹胀、腹痛、反酸半年 ,加重 2 0d来院就诊。既往有慢性咳嗽及结核病接触史。检查 :慢性病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上腹部可扪及大小约 4cm× 6cm× 7cm的质硬肿块 ,深压痛 ,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 :WBC6 .2× 10 9/L ,N 0 .76 ,L 0 .2 4 ,Hb 131g/L。大便潜血阳性。痰抗酸杆菌 + + ,X线检查 :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钡餐检查 :于胃窦大弯侧见一约 5cm×6cm大小的充盈…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76岁。主因肺部感染入院。肺部感染治愈后于 1999年 5月 11日肠镜检查见结肠肝曲 广基、光滑息肉 ,直径 0 2cm。活检病理为粘膜下少量分化较好甲状腺组织 ,不除外甲状腺癌转移或异位。6月 2 5日甲状腺B超示右甲状腺下部 1 8cm× 1 1cm不均匀混合回声结节 ,内部血供丰富 ,包膜欠光整 ,余正常 ;MRI示右甲状腺略饱满 ,未见其他异常 ;CT示右甲状腺 1 2cm× 1 0cm低密度灶 ,边缘尚光滑 ,左甲状腺 1 0cm× 0 8cm低密度灶 ,增强后边缘模糊。X线、全身骨扫描及腹部B超 ,甲状腺功能及其他化验检查均…  相似文献   

17.
病例 :女性 ,13岁。右肩部隐痛 ,活动受限 3月余。X线摄片右肱骨上端骨骺区有 1 8× 1 5cm圆形骨密度减低区 ,骨质无膨胀 ,皮质完整。加用放大摄片 ,见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 ,无硬化 ,误诊软骨母细胞瘤。半年后病变扩及整个骨骼 ,术后病理证实Ⅰ级骨巨细胞瘤。文献报道的多为典型巨细胞瘤 ,且皂泡型巨细胞瘤也只见 1/ 3的病例 ,早期少见 ,易误诊。为加深认识 ,我们查阅了一些文献后见李果珍[1] 报告 1例早期骨巨细胞瘤。腕痛 2月 ,局部稍红 ,明显压痛。X线为桡骨骨骺部 2× 2× 1 5cm的三角形骨质透明度增加区 ,境界清楚 ,无致密现象 ,…  相似文献   

18.
小肠平滑肌肉瘤为罕见的消化道肿瘤 ,占小肠肿瘤的 2 0 % ,仅次于小肠腺癌和淋巴瘤 ,以空回肠最多见。对其CT特征认识不足或检查方法不当常引起误诊。现将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T误诊的小肠平滑肌肉瘤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 ,6 5岁。以贫血原因待查入院 ,主诉为头晕乏力 ,面色苍白 2个月 ,无腹痛及黑便。骨穿检查提示为缺铁性贫血 ,胸部X线检查、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均未见异常 ,腹部B超于中上腹左侧腹腔内可探及实质性低回声肿块 ,8 0cm× 5 0cm大小 ,肿块与消化道管腔相通 ,采用美国GE(Fx/i)全身螺旋CT机进行中…  相似文献   

19.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常见的、缓慢生长、病因不明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其特征是正常骨组织被吸收 ,而代之以均质的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的骨小梁。本病发生于颞骨者少见 ,我们收治 4例 ,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 1 女 ,14岁。因发现左侧乳突部肿物伴听力下降半年 ,于 1987年 12月 4日收入院。检查右耳正常 ,左外耳道后壁隆起 ,与前壁之间仅留一窄缝 ,皮肤正常 ,鼓膜看不到 ,左耳乳突区见一隆起 ,约 4cm× 8cm ,硬且固定 ,无压痛。听力检查示左耳 6 0dB传导性聋 ,X线片示左耳乳突区肿块为骨性 ,骨质密度…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是一种无创且灵敏度很高的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病灶探查具有重要价值。回顾了 2 76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结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情况  2 76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子 131例 ,女 145例 ,年龄 2 6~ 78岁 ,主要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鼻咽癌等 ,均经手术病理或X线片等证实。1 2 显像方法 显像剂为 99MTC—MDP (亚甲基二磷酸盐 ) ,剂量 74 0MBq (2 0mci) ,静脉注射后 3小时开始检查 ,注射显像剂后嘱病人多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