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电子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对某市电子企业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员进行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系统工程分析、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结果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噪声24.2%,粉尘100.0%,毒物94.5%;职业健康检查检出职业禁忌证27例、疑似职业病患者6例,主要分布在噪声作业岗位;其他非职业性疾患以高血压、心电图异常为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5.2%和14.8%。 结论 金属加工切割过程中的噪声及清洗工艺中接触到的有机溶剂为该企业超标情况最严重、对工人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需进一步改善防毒、降噪措施并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某石化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情况,提出治理对策.方法 对该石化企业2008-2012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企业工作场所粉尘、苯、硫化氢、二氧化硫、甲苯和溶剂汽油等9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下简称“超标”)的情况;411个噪声监测点噪声强度均超过80 dB(A),噪声强度超过90 dB(A)者占31.4%.职业健康检查检出异常的情况主要包括苯作业工人白细胞偏低、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HL和粉尘作业工人肺纹理增多.职业病病谱发生变化,相对2000年以前主要发生急性职业性硫化氢中毒而言,2001年以来的职业病以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为主.结论 该企业职业病防控的重点已从急性硫化氢中毒转变为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和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应采取加强生产设施的密闭化改造,完善通风除尘设施,强化职工听力保护等措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珠宝加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被调查企业主要工艺以珠宝镶嵌为主,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苯系物、噪声,其中苯的22个检测点合格率仅40.91%. 结论珠宝加工企业苯的危害情况较为严重,镶石清洗工位工人是直接受害者.应进行生产工艺改良,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对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规划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参照卫生部编制的职业卫生调查表,以接受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工业企业为对象,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224家工厂共185 115名工人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42 022人,占22.70%,接触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比例较高,达69.68%、接触化学因素为42.74%、接触粉尘为40.90%;民营企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占比例较高,达48.89%。行业分布以机械、化工、船舶三个行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5.20%、33.24%、25.54%,不同行业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所不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职业健康受检率偏低,仅为58.13%,异常检出率为8.98%。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超标率为23.84%,其中粉尘、化学、物理因素超标率分别为1.00%、15.18%、47.91%。结论广州市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辖区中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哨点调查分析,了解这类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3建立辖区中小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数、工作场所监测、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发病等五方面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7家哨点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11 165人,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噪声、粉尘等为主;化学毒物、噪声、粉尘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5.4%、39.6%、81.8%;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率分别为22.6%、89.1%、13.9%; 15例确诊职业病,三氯乙烯、正己烷和苯危害因素致职业病11例,占73%.结论 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当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张宏光 《职业与健康》2012,28(6):665-667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铅酸电池生产铅职业病危害情况,为监管部门整治铅酸电池生产行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通风防尘(毒)设施检测、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检测及对接触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铅酸电池生产工艺落后,工作场所通风防尘设施设计、安装不合理,效果差;工作场所中铅尘超标率达75%,铅烟超标率达100%,最高超标29倍;接触铅作业工人血铅超正常值29人,占14.4%;疑似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6人,占3.0%。结论该铅酸电池组装厂铅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议企业加强对工作场所局部通风设施的改造,提高其控制效果,治理铅酸电池铅职业病危害的根本途径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宝安区是深圳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劳务输入型地区,工业企业以电子、印刷、五金、塑料制品等行业为主,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粉尘、噪声最为多见.2010年底,全区有工业企业9976家,其中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厂有4313间,接触者总数177.6万人.宝安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占全深圳市的45%[1].据统计,宝安区1993至2005年共发生294例职业病,且群体性重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2].宝安区作为全国首批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试点地区之一,经过努力探索,建立了一套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模式,使职业卫生工作逐步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职业卫生工作局面有了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天津市某区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职业病防治和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天津市疾控中心统一编制的调查表,由经过集中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该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有271家,职业病危害因素58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生产工人7498人;30家企业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3家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1.4%,职业健康检查率18.8%,防护设施配备率78.6%,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82.3%,应急救援设备配备率29.2%.结论 应进一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完善职业病防治体制,各部门共同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采用湖南省制定的专门调查表调查嘉禾县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该县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共232家,生产工人11 457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者7 413人,占64.7%。国有工业企业作业场所检测率高于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484,P<0.01)。煤炭业与锻铸造业两者之和的企业数、生产工人数、接触有害因素工人数分别占总工业企业数、总生产工人数、总接触有害因素工人数的70.3%、88.6%、91.7%。提示,该县存在危害的企业及接触危害的人数多,职业卫生工作在县级单位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全面了解某企业乙烯装置的职业卫生现状,确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减少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减轻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接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企业乙烯装置在目前运行状态下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详细了解作业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作业人员接触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对工人作业过程中接触的毒物、噪声进行检测,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职业卫生分析和评价.结果 乙烯装置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硫化氢浓度较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业场所高噪声区域主要集中在压缩机、各生产单元大型机泵,噪声检测点37个,超过标准85 dB(A)的检测点达20个,老区分离压缩机岗位接触噪声较高,8h连续等效A声级结果为88.0 dB(A).结论 该企业应将噪声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并要注重改进作业现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管理,同时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卫生评价和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鄞州区部分小微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为有关部门制订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政策及全面开展职业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方案,用随机数字法抽取辖区内2%的职业病危害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职业病防护措施、工人接触情况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监护情况。[结果]小微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前3位是噪声、粉尘、高温,分别占企业总数的59.5%、54.1%、18.9%。结果表明,小微企业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合格率为83.30%,物理因素合格率为72.02%,化学因素合格率为76.90%。[结论]小微企业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防制不够重视,应进一步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程防护和个人防护措施,建议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加强对小规模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区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和超标情况,为开展该行业的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已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212家家具制造企业按企业规模分层随机抽取120家,调查企业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分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结果 深圳市坪山区家具制造企业以私有小、微型企业为主,主要生产木质家具和其他家具,金属家具制造企业数量虽少,但危害严重.企业工作场所共存在6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粉尘、有机毒物和无机毒物.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的企业数占调查企业数的84.6%(66/78).中型企业的粉尘定点检测合格率低于小型和微型企业(x2=8.389,P<0.05).金属家具制造企业的岗位检测和定点检测总合格率均低于木质家具和其他家具制造企业(x2=6.463,P<0.05;x2=31.942,P<0.0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最低的为噪声,其次为粉尘.噪声的岗位检测合格率和定点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5.6%和65.5%,其中以金属家具制造企业的噪声检测合格率最低,其岗位检测和定点检测的合格率分别为46.9%和36.0%.苯及其他有机毒物只有个别检测点超标.结论 坪山区家具制造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今后应重点防控噪声和粉尘的危害,苯系物等有机溶剂的危害虽然不严重,但仍应预防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怀化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湖南省统一的调查表和调查工作手册,对怀化市辖区内国有、集体、私有和股份制经济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该市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1186家,职工总数82548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34549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噪声、三硝基甲苯、铅、苯为主。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318家,占41.85%;进行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企业53家,占4.47%。结论该市职业病危害严重,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用人单位缺乏职业病防治法制观念,职业病危害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6大行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德阳、泸州、宜宾等9个地市(州)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6大行业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其职业病危害现状的调查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安监部门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对9个地市(州)6大行业的4016家企业的生产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企业43.73%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总数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6.69%;岗前体检、岗中体检、离岗体检、分别占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总数的26.76%、29.17%和0.78%;调查涉及的72种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率仅占19.75%;接触人员最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是粉尘,噪声和高温;按行业来看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较严重;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来看,私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比例最高。结论四川省德阳、泸州、宜宾等9个市、州6大行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存在人员认识严重不足、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接触人员所占比例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重落后,体检率低、企业没有按要求开展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情况很不理想、执法主体未发生转移,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刨花板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为企业防控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和化学毒物。检测结果作业场所噪声强度68.4~96.6 d B(A),超标率33.33%;作业场所甲醛浓度0.14~0.59 mg/m~3,超标率14.29%,粉尘、氨检测结果都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噪声、甲醛是刨花板厂主要的控制因素,应做好职业卫生防护,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肇庆市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企业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对肇庆市的359家企业进行现场和问卷调查。结果该次调查的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占24.91%,7.10%的企业进行了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38.90%的企业开展了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38.80%的企业建立健全了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结论该市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要求企业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控制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以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为主要产品的炭素公司职业卫生防护现状,掌握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及分布情况,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对策及建议。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及卫生工程相关指标检测,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有46.7%的粉尘作业工种接触粉尘浓度超标;40%的噪声作业工种接触噪声等效声级超标;毒物检测结果除作业工人接触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外,其接触沥青烟、氟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结果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建筑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工作场所温度较高,中心实验室通风情况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结论该企业工作场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粉尘和噪声超标最为严重;部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效果不佳,粉尘、噪声和部分毒物的浓度或强度不能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复合肥料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氨、甲醛、尿素、非甲烷总烃等,生产性粉尘有滑石粉尘、电焊烟尘等,物理因素有噪声、高温和紫外辐射等。化学毒物浓度检测18个点,合格率为100%。粉尘浓度检测24个点,合格23个点,合格率为95.8%。噪声强度测定87个点,合格63个点,合格率为72.4%。高温检测5个点,WBGT指数均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手工电焊作业罩内紫外线辐照度合格。职业健康检查131人,检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2人,噪声作业禁忌证3人。结论化学毒物、粉尘、高温和紫外线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噪声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做好职业病危害尤其是噪声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某大型国有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结果 显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898个,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16489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1.9%;职业病危害因素有3类65种(粉尘、毒物、物理因素).作业场所平均检测率为69.5%,检测合格率为97.1%;职业健康监护率为81.9%;防护用品配备率为91.8%;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 2011年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职业病中粉尘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粉尘危害情况。结果调查28家企业共20 821人,其中有13 174人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患者749人,主要病种为尘肺、职业性皮肤病、听力损伤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大型企业的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4.92 mg/m3,合格率是90.2%;中型企业的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5.16 mg/m3,合格率是64.1%;小型企业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7.51 mg/m3,合格率为51.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粉尘合格率只有42.9%。85.71%的企业在生产场所配置了防尘的工程措施。结论粉尘危害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中小型企业粉尘危害相对较大。80%以上企业生产场所均采取了防护措施,但是应该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粉尘对工人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