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化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工艺,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Fe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并以羧基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体系含水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淀粉氧化反应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60℃、FeSO4在淀粉中质量分数0.025%、H2O2与淀粉摩尔比0.285、反应体系含水量24.000%,在此条件下制得马铃薯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0.530%。  相似文献   

2.
氧化淀粉是天然淀粉与氧化剂在一定的pH、温度、时间、催化剂等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淀粉衍生物,因其优良的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以次氯酸钠、双氧水、过硫酸铵等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佳方案,阐述氧化淀粉的糊化性质、老化特性及黏度性质等,概括了单一氧化淀粉和复合型氧化淀粉在米面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糖果食品、可食用膜和医药行业中的应用,展望氧化淀粉在未来食品行业中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Fe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对氧化淀粉溶解度及其糊的表观粘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马铃薯氧化淀粉溶解度、透明度增大,表观粘度降低,冻融稳定性增强,凝沉性减弱;并对氧化淀粉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对原料淀粉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改善其功能特性,使其更好的在食品中应用。利用氧化和湿热处理的方法改性马铃薯淀粉,并通过对其微观结构、膨润能力和溶解度、糊化特性和凝胶强度的测定,对改性马铃薯淀粉样品的功能特性进行了评价。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马铃薯淀粉颗粒的非结晶区域。氧化和湿热处理均使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且两种处理方法均提高了马铃薯淀粉的热稳定性。凝胶强度测定结果显示,0.2%氧化剂浓度处理的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然后对其部分性质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其对哈红肠品质的影响.其中,H2O2作为氧化剂制备的氧化淀粉,其羰基含量明显高于次氯酸钠氧化淀粉和ClO2氧化淀粉.与原淀粉比较,三种氧化淀粉的凝沉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透光率也显著提高.马铃薯原淀粉经ClO2氧化后,粘度提高至原淀粉粘度的3倍,而H2O2和次氯酸钠制备的氧化淀粉,其粘度则显著降低.由电镜扫描结果可知,马铃薯原淀粉经H2O2、次氯酸钠和ClO2氧化后,淀粉表面变得较为粗糙.将三种马铃薯氧化淀粉添加到哈尔滨红肠中,通过质构分析发现红肠的硬度和咀嚼性显著提高,而弹性和内聚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粮食与油脂》2016,(8):42-46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探究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p H等因素对产品羧基含量、淀粉糊透明度的影响,并以甘油为塑化剂制备淀粉膜,探究不同氧化条件对其成膜性能的影响。我们根据淀粉膜的性能确定了最佳氧化条件:反应时间为2 h,次氯酸钠用量为7 m L,反应p H为8.3,反应温度为40℃。由扫描电镜结果可知,马铃薯淀粉经次氯酸钠氧化后,淀粉颗粒变小且更均匀,氧化淀粉膜具有更加均一致密的结构。通过与原淀粉对比发现,氧化淀粉的黏度显著降低,成膜性较好,阻隔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拉伸强度提高了近两倍。  相似文献   

7.
韩冰  杜明  王聪  徐树来  叶暾昊  袁超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169-171,175
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然后对其部分性质进行研究,并考察了添加马铃薯氧化淀粉对哈红肠品质的影响。马铃薯氧化淀粉的制备过程中,二氧化氯的添加量0.15%,LXF专用活化剂添加量为0.0125%,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淀粉,其羧基含量0.1862%,羰基含量0.0548%,粘度15.69Pa.s,透光率19.23%,凝沉性0.647。由电镜扫描结果可知,马铃薯原淀粉经ClO2氧化后,淀粉表面变得较为粗糙,出现裂纹。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体系中醇羟基的含量减少,而COO-含量明显增加。将马铃薯氧化淀粉添加到哈尔滨红肠中,通过质构分析发现红肠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以双氧水作为超细马铃薯淀粉漂白剂的漂白工艺,并对影响超细马铃薯淀粉漂白的因素:淀粉乳浓度、氧化剂添加量、时间、温度和pH值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超细化马铃薯淀粉氧化漂白最优工艺参数为淀粉浓度40%、H2O2的添加量为4.0%、反应温度为40℃、漂白时间为50min、料液pH值为6。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合成法对大米淀粉进行了改性,以绿色环保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FeSO4为催化剂,制备氧化大米淀粉.探究在氧化过程中氧化温度、氧化时间、氧化剂、氧化剂用量、pH等参数对大米淀粉氧化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大米淀粉进行表征,氧化前后淀粉出现明显的外观变化.采用红外光谱仪(IR)对氧化大米淀粉进行光谱分析,得到明显的—COOH特征峰.  相似文献   

10.
复合氧化剂法合成氧化玉米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钾为复合氧化剂,Fe~(2+)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以湿法工艺合成氧化玉米淀粉。以淀粉质量分数、复合氧化剂比例、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催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为变量,以羧基含量作为氧化度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制备氧化玉米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35%、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8%、复合氧化剂比例[m(H_2O_2):m(K_2S_2O_8)]为4:1、体系pH 4.00、催化剂质量分数0.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可合成氧化度为0.118%氧化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