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用于Ad hoc网络的新密钥管理与认证模型.该模型应用椭圆曲线组合公钥技术,仅在密钥初始化阶段需要可信认证中心的支持.在网络运行阶段,应用门限密码技术实现了自组织的节点公私密钥对更新和撤销,以及共享私钥种子矩阵更新.设计了一种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协议中用计算的方法产生公钥,减少了两次证书传递过程和验证运算.相比基于证书和基于身份的模型,新模型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效率更高,适合Ad hoc网络自组织和资源受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了认证的相关技术,介绍了CPK(Combination of Public Key,组合公钥)原理,分析了CPK标识认证算法应用于可信计算、可信连接和可信交易这3个可信世界中需要提供可信认证的主要环节的技术优势。分析表明,CPK在提供高可信基础的同时,也提供高效安全的可信控制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都十分有限,通常被认为不适合使用公钥密码学技术。然而,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一些经过优化的公钥算法是可以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的。该文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进一步简化了传统公钥系统,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特点,对现有的基于身份的签名算法的安全模型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签名算法,同时也给出了安全证明。现有算法的存储需求与被签名信息长度成正比,而新算法存储需求为常量,因此更加适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IBE公钥加密系统的用户私钥分发方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解决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IBE)中的用户身份认证和私钥分发问题,使用公钥证书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身份认证和私钥分发方案.该方案使用一个可信第三方实现信任转移,增添一个用户公钥用于建立私钥传输的安全信道.新方案不仅大大减少了认证的次数,而且解决了原方案及相关应用都不曾处理的用户私钥安全分发问题.基于IBE,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加密方案,该方案有一个公钥和两个私钥,两个私钥都可用于解密,其中一个托管到可信第三方,另一个用作不可拒认数字签名.  相似文献   

5.
证券结算运程通信网络安全系统,是为了满足交易所结算通信业务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实现交易所与券商客户,交易所与银行客户之间的安全通信。针对证券结算远程通信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CA认证、安全通信协议、高强度的公钥和对称密码算法以及密钥管理技术等,成功地解决了资金结算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通信保密、用户的身份识别、系统的泄密检查和监控等关键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Ad Hoc网络节点密钥的安全性,结合组合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一种基于便携式可信平台模块(PTPM)的非对称预分配密钥管理应用方案.该方案通过私钥生成中心为节点预分配主密钥子集及基于时间获得密钥更新的方式,降低了Ad Hoc网络密钥管理中的通信开销;利用PTPM作为节点密钥管理的安全防护基础,保障了预分配密钥的安全性及节点本身的可信性.与同类方案相比,此方案能有效降低通信开销.原型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为Ad Hoc网络提供了具有硬件支撑的快速密钥管理服务及简单的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7.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认证的工作原理主要取决于构造双钥算法所依赖的数学问题,要求加密函数具有单向性,即求逆的困难性。本文在分析单向函数,公钥系统和RSA密码的基础上,论述了公钥同时用于进行安全通信与签名的组合方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安全应用问题目前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并且新一代互联网可扩展性的技术内涵更加丰富,除规模可扩展以外,在功能、性能等方面也需要一定的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需要体系结构的支持.该文通过跟踪国内外对可信互联网的各种研究,介绍了信网络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可信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将主机标识协议应用于网络中作为端系统的身份标志,并通过相应的算法和机制确保安全可信地通信,构建出可控、可信、可管理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SGC-PKE的P2PSIP可认证密钥协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使用P2P网络代替SIP服务器实现SIP功能已经被提出。为了提供用户间的安全通信,在无可信中心网络中的难以有效认证和密钥交换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本文分析了P2PSIP结构中的安全威胁,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GC-PKE的可认证密钥协商机制,保证了SIP消息在去中心化网络上传输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并且克服了使用公钥基础设施(PKI)带来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自认证公钥体制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认证公钥体制和门限密码机制,为Ad hoc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密钥管理方案。方案中节点公钥具有自认证功能,不需要证书管理,降低了网络节点的存储和通信需求;解决了基于身份公钥体制方案中的密钥托管问题,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将组合公钥的思想引入到门限密钥分发的随机数选择,简化了传统ElGamal型门限签名方案在签名前协商随机数的过程,大大降低了网络节点的通信量和计算量。分析表明,同以往提出的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管理方案相比,该方案有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To develop secure routing technology for the current Internet, a trusted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s(TMMDBN) is introduced by taking both node identity and its interaction into account. Combining the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ombined public key(CPK), a new secure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LSRP) is proposed by applying the model to the OSPF protocol, which can determine a high security and trusted path for data transmiss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LSRP achieves a much better security performance than OSPF with little increase in signaling overhead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Moreover, SLSRP has an adaptive capability and can quickly react to the denial of the service attack, which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threat of an abnormal entity.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现代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级网络对抗中的重点攻击目标。中国电网已经全面建成了以网络隔离及边界防护为主的网络安全纵深防护体系,但面对以快速演进的恶意代码为主要技术手段的APT攻击,存在防护技术滞后于攻击手段、安全功能制约于业务功能、防护措施影响控制业务实时性等问题。可信计算是一种运算与保护并行结构的计算模式,通过保持计算环境及计算逻辑的完整性,为计算平台提供了对恶意代码、非法操作的自主免疫能力。基于可信计算技术,建立电力监测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免疫系统,由控制主站系统电力可信计算平台、可信网络通信及可信现场测控终端构成,覆盖电力控制业务从现场监测、通信、计算分析、控制指令下达与执行全部环节,为电力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主动防御机制。主站系统电力可信计算平台包括作为信任根的可信密码模块硬件和嵌入到操作系统内核的可信软件基两个核心组件,实现计算机的可信引导,对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的完整性度量、强制访问控制和强制执行控。电力可信计算平台在标准的信任链构建方法基础上,在操作系统引导器中植入度量代码,通过CPU实模式驱动下的可信密码硬件对系统引导程序代码完整性进行回溯度量。与当前通用的可信计算技术实现方式相比,电力可信计算平台将度量的起点从操作系统前推到操作系统引导器,从而使得系统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结合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的安全标签机制,电力可信计算平台对应用进程实现了融合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的双重强制访问控制。结合调度数字证书系统,实现了应用程序预期值安全管理,确保预期值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电力可信计算平台使用了计算组件中的原生安全功能,无需对业务程序、逻辑和系统资源进行改动,避免了对在运业务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在工程上切实可行。全面的测试及广泛的工程实践表明,电力可信计算平台消耗系统资源少,运行效率完全满足控制业务实时性要求,对业务功能没有任何干扰。基于可信计算技术构建的网络安全免疫系统,为电力监测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套高效率、高强度防护机制,对恶意代码、非法操作具有主动防御能力,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业务逻辑固定、系统更新不频繁、安全等级要求高的工业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可信网络中网络管理和安全监控审计的问题,通过对可信网络连接框架(TNC)和网络态势感知体系(CSA)的研究,针对可信网络安全中多数据源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方法 SPSAF.SPSAF首先采用基于特征库的方法审计网络连接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监控信息和应用服务信息,然后综合改进的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取安全态势指标权重,再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安全态势指标进行评估得到网络安全态势值,进而绘制网络安全态势图,最后采用Box-Jenkin模型基于安全态势值预测网络安全趋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PSAF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当前及未来的网络安全态势,有助于管理员有效地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并能及时发现风险,迅速准确地调整策略和实施应对措施,提供更全面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对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和实施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可信计算平台应用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把信任链延伸到网络上,并构建网络信任管理系统.基于网络信任管理系统结合信息保密网的应用给出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方案.在研究整体信任解决方案后,使用信任延伸模型计算信任值.此方案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分析了可信计算和可信计算网络的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可信计算网络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信计算构建纵深防御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美国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启示,阐述了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和主要任务;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可信计算体系框架、创新发展可信计算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可信计算用于积极构建纵深防御体系,以及在这个防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创新点;最后,提出了捍卫中国网络空间主权、自主研发、网络防护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无线网络接入认证的安全性,结合可信计算技术和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一种无线环境下的可信网络连接协议.该协议仅需6轮交互就能实现STA与AP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和会话密钥协商,同时实现AS对STA的平台可信性验证.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表明,与IEEE802.11i的接入认证方案相比,新协议的安全性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构建面向复杂网络环境下的IPv4/IPv6双栈的可信安全认证机制,以构建一个适用于有线无线的统一的双栈可信接入控制平台,用以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授权及记账等安全服务,使得IPv6应用推广与部署更具可扩展性及安全性,也为运营商的IPv4/IPv6双栈服务提供可信接入控制手段,并实现与现有运营系统的松散耦合对接,以完善其运营体制.  相似文献   

19.
入侵防御系统主要基于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之间的联动,而它们各自能识别和维护的数据格式往往是不同的。此外,这些敏感数据通常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传输的,面临各种安全威胁。为此,引入可信通信的概念,设计并实现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可信通信协议。与同类工作相比,该协议可实现异构操作环境下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之间的安全数据传输,并可进一步扩展支持各种网络安全产品和网络管理设备,对于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数据融合,检测复杂的分布式网络攻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可信计算是当前信息安全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描述可信性的定义,分析可信计算的发展与现状,全面阐述了操作系统的可信体系结构设计技术、可信链设计技术、远程升级与更新设计技术及故障检测与处理设计技术等可信增强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当前计算机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