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桩周土对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应力波反射法的基本原理入手,着重探讨了桩周土对低应变动测在基桩完整性质量检测中的影响及其其它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灰色GM(1,1)模型在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勇立  王昌衡 《公路工程》2008,33(4):166-168
GM(1,1)灰色预测具有需求的样本数据少、建模过程简单、预测结果精度高的优点。从灰色GM(1,1)模型出发,通过典型实例,建立灰色微分模型和响应函数,对单桩P—S曲线拟合和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以充分论证该理论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目前城市建筑物容量的增大,对作为其主要承载构件的桩基础的承载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土相互作用问题是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研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该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桩基础设计理论和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Vesic圆孔扩张理论,分析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土体的实际受力状态,根据桩身产生水平位移后桩周土应力为近似椭...  相似文献   

4.
以处于灰岩地区的某桥梁工程为依托,建立桩基-溶洞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不同荷载下桩侧溶洞关键尺寸大小对岩溶区桥梁桩基桩顶位移和桩端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溶洞高度的增加会导致桩顶位移增大,但对桩端反力影响较小;桩侧溶洞跨度的增大对桩顶位移和桩端反力影响不大;桩侧溶洞跨度相同时,桩顶荷载及高跨比的增大会引起桩基沉降量和桩端反力值增加;桩侧溶洞高度及高跨比较大时,建议增大桩基嵌岩深度,以确保相邻桩基差异沉降量满足要求,桩侧溶洞高度为4~6 m时,可考虑采用强度较低的桩端持力层。  相似文献   

5.
静压桩在桩基沉降处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的实践证明,应用静力压桩施工工艺能够很好的解决软土地基条件下的桩基沉降病害,文章依托实体工程对静压桩作用机理、设计原则和施工控制流程、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为软土地基桥梁桩基施工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红霞 《中外公路》2008,28(1):147-150
借助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岩土损伤力学的有关理论,依据较长柱桩轴向荷载传递机理,推导出桩在轴向荷载P作用下桩顶沉降S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对计算值与静载试验实测值的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地质勘探结果、桩底持力层岩土三轴试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拟设桩的几何、物理力学参数推导出的P-S曲线,可用于桩基工程的优化设计,也可以减少桩基工程静载试验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在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参数双曲线模型,对桩的不完全静载荷试验P—S曲线进行了预测并获得了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PHC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单桩承载力高、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小、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单位承载力造价便宜等优点,目前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尚未得到推广应用。从管桩填芯、桩长和桩间距等几个方面,对PHC管桩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了系统研究,通过PHC管桩实体工程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CFG桩时,沉管的振动和挤压效应将对桩周土产生极大的扰动,对饱和软粘土则会引起很大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通过某工程CFG群桩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一个多月的孔压跟踪观测,系统研究了群桩施工引起的超静孔压的累积、分布及消散规律,还进行了不同天数原位静力触探试验,探讨了在群桩扰动后随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桩间饱和软土强度随时间的恢复。试验结果认为:非排土施工工艺对桩间饱和海相软土的扰动非常大,桩间土强度恢复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10.
单桩的P-S曲线特征,是桩受力特征的宏观表现。研究桩体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P-S曲线特征是揭示桩体受力机理的主要途径。文中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桩长、桩径、桩体弹性模量和压缩模量等因素对单桩P-S曲线的影响,为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复合疏桩基础沉降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奋强  曹云 《路基工程》2010,(4):135-137
运用改进的Geddes应力解计算软土地基基桩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及Boussinesq解计算承台下土分担的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将两部分附加应力线性叠加,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疏桩基础的沉降。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并与规范法的计算相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联合解法经济、安全,且具符合实际的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2.
赵朝阳 《公路工程》2010,35(1):98-102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将引起桩周土体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周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缓慢消散,土体会出现较大的重固结沉降,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又涉及三维的渗流固结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基于AD 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 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来模拟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并与软粘土中某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将引起桩周土体产生较高的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桩周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缓慢消散,土体会出现较大的重固结沉降,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软粘土中挤土桩的重固结沉降包含有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又涉及三维的渗流固结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基于ADINA有限元程序和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理论,定义桩周土为多孔介质材料,按照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来模拟沉桩过程,分析了打桩完成后粘性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随时间固结沉降情况,得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并与软粘土中某挤土桩工程的地表实测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弹塑性本构关系和三维渗流固结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挤土桩重固结沉降过程,为挤土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程远帆 《公路工程》2010,35(2):160-162
对单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过程做了分析研究。本文在现有桩周土固结理论基础上进行改进,结合桩周弹性区的超孔隙水压力公式,推导并获得了单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数值解,并与文献解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在桥梁工程中,较大的基础沉降不仅改变桥面线形,严重的还将改变结构受力状况,降低结构的安全度。针对桥梁桩基础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采用空间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桩土耦合作用的分析模型,并使用并行计算策略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实际工程分析了上部荷载、填土高度、桩长、桩径对桩基础沉降的影响,建议对处于软弱土层中的大型桥梁桩基础沉降问题有必要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兰俊奇 《路基工程》2014,(3):164-167
在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中,加固区域采用复合模量法;而下卧层则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层顶附加应力,再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同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路基工后沉降与桩长和压缩模量的关系。通过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的沉降和承载力计算,验证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正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某高速铁路路基段存在大范围软土地基,采用水泥砂浆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通过对地基处理后一年多的路基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及预测表明:各观测点的沉降量-时间曲线均已经收敛,路堤荷载作用下路基面沉降已经稳定,沉降板预测最大工后沉降ΔS'为4.8mm,路基面观测桩双曲线法预测路基面最大残余沉降为2.3mm,沉降完成比例St/S∞最小为92.4%,均满足高速铁路沉降控制标准。因此,水泥砂浆桩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是可行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依托宁波市轨道交通5号线经堂庵跟车辆段道路工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地基置换率、桩土应力比、桩长及桩体刚度对3条线路有列车换算土柱荷载作用时的影响,研究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地铁线路沉降及其影响因素。得出最低临界置换率和最小桩长,发现桩土应力比和桩体刚度的改变对复合地基沉降量和加固影响深度的作用效果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