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泰胃关注射液在临床上常用的7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观察泰胃美注射液与7种输液配伍后外观、pH和紫外吸收度。结果:泰胃美注射液与7种输液配伍后外观、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泰胃美注射液可以与7种输液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2.
美洛西林的钠在八种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含量,并考察其在八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低分子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20℃条件下T0.90大于或拉近4小时,而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显示出极不稳定,24小时内含量下降到82.7%。  相似文献   

3.
4.
清开灵注射液在8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考察清开灵注射液在8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应用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清开灵与8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以及吸收度值的变化。结果:清开灵注射液与高糖维持输液和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出现混浊。与其他6种输液在外观与吸收度值方面无显著性变化,混合液pH值近于中性。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不可与高糖维持输液和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室温下6h内,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9±1)℃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h内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室温下6h,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均稳定.  相似文献   

6.
美洛西林钠注射液在6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伟  张礼菊 《安徽医药》2003,7(2):92-93
目的 研究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6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在30℃时配伍液8h内外观、pH值、含量及紫外光谱变化。结果 在10%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颜色略显淡黄,其他输液外观均无变化。紫外光谱和pH值无显改变。除5%碳酸氢钠注射液外,其他5种输液中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美洛西林钠在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泰胃美 (甲氰咪胍 )为组织胺 H2 受体拮抗剂 ,可抑制基础胃酸及各种刺激引起之胃酸分泌。临床观察发现 ,它对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发重度感染、心肺功能不全时上消化道大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验考察了西咪替丁在七种输液中的溶解性能、PH值及含量变化等指征 ,指出注射用西咪替丁在七种输液中溶解性能均较好 ,但在 10 %葡萄糖、葡萄糖盐水、甲硝唑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中含量变化大 ,因而不宜配伍。在 0 .9%氯化钠、林格、乳酸林格中配伍最佳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注射液与7种药物在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从制剂分析角度进行中药注射剂与生物化学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方法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XST)分别与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以及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按临床实际条件进行联合使用,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配伍生物化学制剂中16种氨基酸含量。并以2015版《中国药典》为依据,检查配伍7 h内溶液渗透压、不溶性微粒、粒径、pH值、澄明度、颜色等各项制剂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综合评价药物配伍联合使用稳定性变化。结果 XST与3种生物化学药物配伍在7 h内各指标(渗透压、pH值及颜色、澄明度)均保持稳定。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配伍在生理盐水(NS)和5%葡萄糖注射液(5% GS)中粒径波动均较大,但在NS中配伍1 h内粒径值保持稳定;与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配伍7 h后,在NS输液基质中,甘氨酸含量略有升高、亮氨酸含量略有下降;在5% GS输液基质中,不溶性微粒数值随时间呈增长趋势,但仍处于合格范围内。结论 建议临床XST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配伍选用NS作为药物溶媒,现用现配,并慢速滴入,观察患者情况;使用XST与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配伍时建议选用5% GS作为输液剂基质即配即用;为中药注射剂质量再评价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氟尿嘧啶与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的配伍情况进行考查。方法:观察配伍后外观变化,考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及生理盐水朽伍后稳定性,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氟尿嘧啶与阿霉素配伍后溶液颜色加深,并伴有分层现象。氟尿嘧啶与丝裂霉素配伍后外观未见有改变。与初浓度比较,氟尿嘧啶与丝裂霉素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室温8h内两者含量下降均小于105。结论:氟尿嘧啶不宜与阿霉素配伍使用,而氟尿嘧啶与丝裂霉素在实验条件下配伍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红艳 《天津药学》2005,17(3):11-13
目的:考察室温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h内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用pH8—25型酸度计测定pH的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颜色、澄明度。结果:室温下配伍溶液的各项指标0~6h内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NA)中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相同的调配方法,分别将3种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加在相同配方TNA中,在室温(25℃)下,分别考察0,1,2,4,12,24,48,72 h各时间点溶液外观、pH值、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不溶性微粒、Zeta电位及无菌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溶液外观均无油滴析出、聚集、分层等破乳现象;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无菌结果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pH值在放置0~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有显著性差异(P<0.05);Zeta电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NA配制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 10 μm和≥ 25 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放置0~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 3所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TNA中稳定性、相容性无较大差异,24 h内均符合《中国药典》对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标准要求,故建议24 h内完成输液。  相似文献   

15.
培氟沙星与4种注射剂的配伍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本文考察了培氟沙星分别与维生素 C、维生素 B6 、止血敏及地塞米松注射液在5 % 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培氟沙星与上述4 种药物配伍前后的吸收曲线变化情况。结果:在室温条件下,0 ~4 h 内混合液的外观、p H、吸收峰及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薄层色谱未见杂斑生成。结论:培氟沙星可与上述4 种药物混合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建立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在3种输液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混合液在25℃条件下6h内药物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含量.结果 6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3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常用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中主成分莪术醇6h内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7种药物配伍后,样品液均无气体或沉淀产生;pH值随加入药物的不同而不同,但在6h内均无明显改变。与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配伍后6h内相对百分含量均>90%,与克林霉素、阿昔洛韦、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配伍后6h内相对百分含量均>94%;与头孢哌酮钠配伍后莪术醇的含量下降最大,样品液为棕色。结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克林霉素、阿昔洛韦、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配伍安全有效,但不宜与头孢哌酮钠配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昔洛韦与维生素C注射液、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阿昔洛韦与上述3种药物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匀,在4℃及25℃下观查6 h。结果:阿昔洛韦与核黄素磷酸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的配伍液外观及pH值均无显著变化,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4℃时出现白色沉淀。阿昔洛韦与核黄素磷酸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配伍液中的药物相对百分含量在95%以上。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与核黄素磷酸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可以配伍使用,与维生素C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2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临床常用2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了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临床常用28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微粒和吸收度变化。结果: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注射用穿琥宁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配伍后产生沉淀,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p H逐渐下降,与其他25种药物配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注射用穿琥宁、注射用头孢哌酮的不宜配伍,与氨茶碱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应谨慎配伍,其余22种药物均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头孢吡肟与9种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考察头孢吡肟与 9种临床常用药物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结果 :在室温 (2 5℃ )下 ,头孢吡肟与维生素B6、氯化钾、去甲万古霉素、奈替米星配伍时 ,8h内配伍液 pH值、外观及头孢吡肟含量等各项考察指标无明显改变。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配伍时 ,6h后头孢吡肟的含量明显下降 ;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甲硝唑配伍时 ,2h后头孢吡肟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本实验结果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