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常见伴随症状,因不及肿瘤危害性强,故临证时易于忽视,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利于疾病向愈。治疗时西医常以失眠论治,忽视其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本病属中医"不寐"范畴,主要病位在心,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贾英杰教授通过30余载临证经验总结,认为肿瘤患者不寐多归于情志因素,主要责之于肝,且与其他脏腑有密切联系,从肝论治多获良效。文章将围绕"疏利肝气以畅调达""调补肝虚以合肝用""清肝泻火以降肝气""顺应肝气四时变化"来论述调肝法在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证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的临证经验,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刘教授论治便秘多从气虚、阴虚、血虚、肝郁气滞、胃肠积热等方面入手,认为胃气不降是便秘的基本病机,临证时重视调理气机,尤重通降胃气,重用生白术、蒲公英,而且善用药对。所举医案,患者辨证为肝郁气滞,刘教授治以疏肝行气通便,疗效颇佳。[结论]刘凤斌教授治疗便秘重视通降胃气、调理气机,重用生白术、蒲公英,善用药对,经验独到,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3.
沈舒文教授临证辨治胃病注重脾胃,燥润相济,升降合用,但降胃尤重以润为降,养阴重于益气;降胃辅以升脾但重于升脾,应用此法治疗胃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绝经前后诸证。病位总属肝肾,临证多以调补肝肾为治疗大法,能有效缓解和控制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的辨证与治疗钟顺儿,钟一棠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尿甜为其临床特征,属中医消渴范畴。笔者在临证实践中体会到本病成因涉及五脏,实以肾虚为主。初中期三消症状难以截然分开,治疗不分三消,随证变通,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辨证以肾虚为主...  相似文献   

6.
杜宝俊教授临证治疗男性疾病,倡导"以症审因、以因明证、以证立法、以法出方、以病定程"的诊疗思路。特别强调"以证立法",不拘泥方剂治疗疾病范围,将桂枝茯苓汤运用于男科疾病中的少弱精子症、勃起功能障碍合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前列腺炎等辨证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病证.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呕吐.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呕吐的病机,总属胃气失降,气逆于上所致,故当以和胃降逆为总治则.临证时又当分清寒、热、虚、实,一般寒证多虚,热证多实,实证以湿热、痰浊、食积、气滞、虫扰的症状多见,应以祛邪为主,邪去则呕吐自止,分别采用解表、清暑、利湿、消食、导滞、攻下、化饮、疏肝甚或催吐等法;虚证以脾胃虚寒、胃阴虚损多见,应以扶正为主,正复则呕吐自愈,分别采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养阴和胃等法;呕吐急症常以邪实突出,按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以祛邪为主;至于久病寒热虚实错杂之证,又当标本兼顾,清温并用,勿拘一端.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顺铂(化疗)导致相关恶心呕吐反应(CINV)的病因病机为药物毒邪伤正致脾胃虚弱,脾不运湿,湿浊内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证属本虚标实。临床分为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多分为痰湿中阻、肝郁气滞、脾胃湿热等型;虚证常分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脾胃气虚等型。治法多为化痰、益气、健脾、降逆、温中、逐瘀。常用方剂,以化痰为主者如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苓桂术甘汤;以益气为主者如香砂六君子汤、柴芍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以降逆为主者如旋覆代赭汤等。临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取长补短,提高止吐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郭志生  张华 《中医学报》2021,36(4):793-79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精癃"范畴,主要是由肾气亏虚、肺失宣降而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结于水道所致。临证之际,应审证候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活用攻补大法;重视肾脏之本;强调活血化瘀之法。中气不足、肾阳亏损、肾阴亏虚多属虚证,多责之于脾、肾。肾阳亏损证,治当温阳化气利尿,多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证,治当滋阴利尿,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中气不足证,治当益气利尿,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热壅盛、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多属实证,多责之于肺、肝、膀胱。肺热壅盛证,治当宣肺泻热、通调水道,多选用枇杷开肺汤、黄芩清肺饮、加减麻杏石甘汤等治疗;气滞血瘀证,治当行气活血利尿,多选用沉香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湿热下注证,治当清热利水,多选用八正散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张伯礼教授临证数十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强调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作者师从张伯礼教授学习,对张老师治疗不寐的临证辨治经验进行总结,即为滋阴降火,阳中求阴,交通阴阳,调心安神;温脾补肾,疏肝健脾,化源充沛,养血安神;潜降肝火,利胆湿热,通腑降浊,除烦安神;辛开苦降,斡旋枢机,调理脾胃,升清降浊;祛痰化湿,活血化瘀5种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1.
杜宝俊教授临证治疗男性疾病,倡导“以症审因、以因明证、以证立法、以法出方、以病定程”的诊疗思路.特别强调“以证立法”,不拘泥方剂治疗疾病范围,将桂枝茯苓汤运用于男科疾病中的少弱精子症、勃起功能障碍合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前列腺炎等辨证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整理"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王键教授治疗胃病的经验,其临证重脾胃升降,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降胃气,重肝木条达,以一贯煎疏肝和胃。临床应用灵活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罗凌介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出“肝脾同治”的辨治思路.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由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其发病以湿热毒邪为其致病外因,正气亏损为致病内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损为主.根据肝病传脾的理论,辨证多属肝郁脾虚证或夹杂肝郁脾虚证.制定“疏肝健脾法”贯穿治疗始终,以慢迁肝方为基础方,临证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14.
<正> 呃逆证,古称“哕”、“咳逆”,俗称“打隔”,属气机上逆之病机为主,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即其病机之一。本证可见于各科疾病,久病垂危病见之多属胃气败绝之象,临症尤须注意。对于呃逆证外治法、单方、经验方及预后等方面,国内尚少见综合性论述。本文笔者结合文献搜集和临证体会。对16种外治法、34首单方、6首经验方和呃逆证之预后等四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意在为呃逆证的诊治提供临证参考资料,以冀采取更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治疗胃脘痛的辨治要点、方法及临证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复习《伤寒论》中有关胃脘痛的治疗条文,概述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部位、症状,结合邱明义教授在脾胃系统辨治方面的经验、临床辨治要点和辨治方法,从临证诊治思维及学术经验入手,总结邱明义教授运用《伤寒论》八法辨治胃脘痛的学术观点及临证诊治思路,并附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胃脘痛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邱明义教授运用经方辨治胃脘痛,从辨虚实、审新久、鉴寒热、参宏微等方面辨证施治,将《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内容归纳为益气补虚法、温中健脾法、养阴润胃法、调和脾胃法、清热散结法、降逆和胃法、疏肝和胃法、泄热安中法等8种基本治疗方法。验案一辨为脾胃虚弱、中阳不足证,治以补气健脾、温中祛寒,方用理中丸合异功散加减;验案二辨为肝胃不和、郁而化火证,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清热,方用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均获良效。[结论]邱明义教授善用经方,临证治疗胃脘痛,以《伤寒论》中的八法为基础,随证加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总结杜少辉以芒硝方药治疗新冠肺炎腹泻的临证经验,其认为该病病因病机为太阳寒水之气不解而兼阳明燥化,正气从阳明之阖而下利,而腹泻属排邪反应.治当开太阳、阖阳明,以芒硝方药祛邪扶正,而不是见泻止泻.附临床验案1则,杜氏以芒硝降君火阖阳明而治疗新冠腹泻,示其运用钱塘医派六经气化理论治疗新冠肺炎腹泻之经验.经治疗及随访,患者腹泻改善,体温恢复正常,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患者常表现出六经证候,在临床上以六经辨证为基础,治疗不以单纯降低血压为目的,而是以改善整体状态为基本目标,灵活运用经方,临床效果极佳。笔者认为高血压病患者多见头痛、眩晕之证,痛引眼目,甚则伴下肢水肿,属太阳经证,临证治疗予以利水活血则血压可降;高血压病患者伴大便不通日久,气机升降受阻,病属阳明,可釜底抽薪、泻下降压;高血压病患者若因郁火上窜,多出现口苦烦躁、眩晕头痛等类似少阳病之证候,治宜疏泄少阳,分别施以解郁、泄热、平逆之法,藉柴胡剂以主治之;若抑郁或暴怒化火,胸胁胀满疼痛,烦躁多怒,便秘溲赤者则用大柴胡汤清泄之;倘若少阳相火挟厥阴风气上冲而见头目胀痛、眩晕,口苦耳鸣,胸满烦惊者,宜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平之;太阴脾土不运,斡旋不力,清阳不升则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耳为之苦鸣,目为之眩,阳不化阴则生湿酿痰,清阳不升,浊阴反上,证属太阴,治当以补中益气汤;高血压病后期损及肝肾,每有热化、寒化或阴虚格阳等症情,这时应按少阴病论治。病情日久,必入厥阴,可采用相应方剂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马大正教授治疗妊娠恶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整理马大正教授临床治疗妊娠恶阻的医案及其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妊娠恶阻的书籍和文章,介绍其诊治妊娠恶阻的临床经验,并举医案以例证。[结果]马老临床诊治妊娠恶阻者众多,纵观其医案,发现其中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胃府郁热证、寒饮中阻及肝胃不和证为多见,其认为治疗关键在于辨证准确,治法合理,精确选方用药,才能取得良效。临证时,马老师通过辨证论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治愈了无数妊娠恶阻患者。其认为脾胃虚寒者应治以温中补虚、调理脾胃;寒热错杂者应清温并用、和解寒热;胃府郁热者治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寒饮中阻者则治以温阳蠲饮、行气降逆;肝胃不和者应清肝疏气、和胃降逆。所举医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妊娠恶阻病因病机复杂,证型繁多,其中以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胃府郁热证、寒饮中阻证及肝胃不和证多见,临证时马师通过详审病机,辨证论治,方随法变,常应手取效,其经验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贵华教授学宗仲景,看病多从六经着眼,认为慢性脾胃病属三阴病,以太阴、少阴病多见。临床常见脾胃虚寒挟湿、脾寒胃热、脾肾阳虚及脾胃气虚证。治疗慢性脾胃病多从虚、寒论治,临证善用经方,常用桂枝汤、苓桂术甘汤、半夏泻心汤、理中汤、六君子汤加减,慢性脾胃病大多表现为虚证、寒证,常选用补法、温法治疗。  相似文献   

20.
翁维良教授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载,擅用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病及各种疑难疾病。扩张型心肌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翁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多属以心肾阳气亏虚为主,夹杂瘀血、痰饮、邪毒等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多以益气温阳,理气活血为基本治法,同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情况予以辨证加减治疗。文章旨在介绍翁维良教授辨证施治扩张型心肌病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