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密耦方法研究了氦原子与氢分子非弹性碰撞,当入射原子能量为0.25eV,0.40eV和0.60eV时,比较了不同的原子与分子间势函数计算得到的振动和转动激发截面。看到原子与分子间势对原子与分子碰撞截面的理论计算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一个原子与宁一个同核双原子分子反应碰撞的过渡态构型是线型的, 计算了平衡临界键长的统计分布函数及其平均值、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 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波法研究了低温及极低温下基态H和Br原子沿HBr(X1Σ+)分子相互作用势发生的弹性碰撞. 在1.0×10-11-1.0×10-3 a.u.的碰撞能区内通过数值求解原子-原子碰撞的薛定鄂方程, 计算了这一弹性碰撞的总截面和各分波截面, 讨论了各分波截面对总弹性截面的贡献. 结果表明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这一弹性散射的总截面值很大、且几乎为一常数. 分析指出在极低能区内总弹性截面的形状主要由s分波截面的形状决定. 在总弹性截面上存在着2个较强的形状共振, 一个位于2.276×10-4 a.u., 另一个位于4.440×10-4 a.u. 计算表明前者主要来自于f和g分波的联合贡献, 后者主要来自于l = 5和l = 7分波的联合贡献. 虽然在f分波上还存在一个形状共振、且在直到l = 8的其它分波中也都存在强度不同的形状共振, 但它们都被淹没在较强的总弹性截面中. 同时计算还表明, 高于l = 10的分波对总弹性截面已无实质贡献.  相似文献   

5.
当He原子入射能量E=0.05eV时,计算了He-H2碰撞弹性散射(00-00)和第一激发态(00-02)的角分布(微分散射截面)。最多计算50个分波,使弹性散射和碰撞激发的散射截面收敛。  相似文献   

6.
双原子分子非谐振转波函数和能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双原子分子简谐势近似波函数出发,运用微扰理论计算出了双原子分子在非谐振转相互作用下的一级、二级近似能级和一级近似波函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半经典微扰理论计算了H-H2O的非弹性碰撞中的H2O分子的转动,振动激发,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中采用了Schatz和Elgersma的半经验势能面,水分子的势函数,包括了谐振和非谐振力函数,在考虑了振动和转动耦合的情况焉,通过半经典微扰理论来确定水分子末态的振动量子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Lv等人最新构建的高精度的最低三重态势能面H2S(3A″),利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H+HS反应的两个反应通道提取反应和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性质.主要研究了在反应物HS的碰撞能为0.1-2.0 e V时,不同振转态(v=0-3,j=0-3)对积分反应截面和产物极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总角动量J=0时,QCT方法计算出的动力学结果和吕等人的量子力学(QM)结果符合的很好.因此,对标题反应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Lv等人最新构建的高精度的最低三重态势能面 ,利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计算了H+HS反应的两个反应通道提取反应和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性质。主要研究了在反应物HS的碰撞能为0.1-2.0eV时,不同振转态(v = 0 - 3, j = 0 - 3)对积分反应截面和产物极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总角动量J = 0时,QCT方法计算出的动力学结果和吕等人的量子力学(QM)结果符合的很好。因此,对标题反应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光学-光学双共振激发NaK至61Σ+高位电子态,研究了NaK(61Σ+)与H2的电子-振转能量转移.利用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光谱技术检测H2的振转态分布.扫描CARS谱表明H2在(1,1),(2,1),(2,2),(2,3),(3,1),(3,2),(3,3)和(3,5)振转能级上有布居.对于(3,1),(3,2),(3,3)和(3,5)能级,扫描CARS谱峰值直接给出布居数之比.对于(1,1),(2,1),(2,2)和(2,3)能级,扫描CARS谱峰值给出二个可能的布居数之比,利用一个速率方程组,由时间分辨CARS轮廓可以得到真实的比值.用n1~n8分别表示H2的(3,1),(2,1),(1,1),(3,3),(2,3),(2,2),(3,2)和(3,5)能级上布居密度,得到n2/n1~n8/n1分别为0.51,0.97,0.45,0.18,0.10,0.26和0.31.利用Stern-Volmer公式,得到61Σ+态的总退布速率系数为(2.1±0.4)×10-10 cm3 s-1,由H2各振转能级布居数之比,得到61Σ+-(1,1),(2,1),(2,2),(2,3),(3,1),(3,2),(3,3)和(3,5)转移速率系数(10-11 cm3·S-1单位)分别为5.4±1.6,2.8±0.8,0.6±0.2,1.0±0.3,5.6±1.7,1.4±0.4,2.5±0.8和1.7±0.5.  相似文献   

11.
韩亚楠  蒋刚  范全平  高玉峰  杜际广 《物理学报》2015,64(4):43401-043401
在MRCI+Q/ang-cc-PCVQZ+DK理论基础上对LiAr第一激发态(A2Π)的势能曲线进行了理论计算, 采用HFD(Hartree-Fock dispersion)解析势能函数对得到的势能曲线进行拟合, 并得到了相应的光谱常数,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和大部分理论计算值符合得很好. 通过求解核运动的薛定谔方程完整地获得了每个电子态下J=0时的振动能级Ev、转动惯量Bv和6 个离心畸变常数(Dv, Hv, Lv, Mv, Nv, Ov). 然后采用分波法研究了低温及极低温度下激发态Li原子和基态Ar原子沿LiAr相互作用势的弹性碰撞, 在1.0×10- 12 –3.45×10-6 eV碰撞能区内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这一弹性碰撞的总截面和各分波截面, 讨论了各分波截面对总截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入射能量低于10-9 eV时弹性散射的总截面值很大且几乎为一常数, 总弹性截面的形状主要由s分波决定, 但是随着碰撞能量的增加, s分波对总截面的贡献不断减少, 高阶分波对散射截面的贡献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多原子分子量子反应动力学的半刚性振转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多原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的量子力学处理方法--半刚性振转靶模型. 这种模型对于精确计算某些多原子分子间的碰撞是十分有用的. 同时还介绍了绝热近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高于相互作用位垒30%的能量下, 对对称系统154Sm+154Sm和144Sm+144Sm进行了运动学上的完全测量. 选择这两个系统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 144Sm有N=82的中子闭壳层, 属球形基态构型; 154Sm则在这个壳层外还有10个中子, 是强形变核. 在全部动能损失范围内, 所测得的两个反应的质量分布宽度是相近的, 但在能量损失小时, 144Sm系统的电荷分布宽度要大得多. 基于壳修正的势能面计算, 可知这是由于N=82闭壳层影响所致, 在144Sm系统中, 它阻碍了中子交换, 使得质子转移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辛国国  叶地发  赵清  刘杰 《物理学报》2011,60(9):93204-093204
本文采用三维半经典再散射模型研究了He原子在高光强(1.5×1015 W/cm2)、少周波激光脉冲作用下的非序列双电离问题,重点分析了沿激光电场极化方向的动量关联谱.发现两个电子沿相反方向发射的比例明显比中等光强区(7×1014 W/cm2)和低光强区(2.5×1014 W/cm2),以及同等光强的长脉冲情形都偏高, 同时V形结构也更加明显.通过轨道"回溯"分析, 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强场 非序列双电离 再散射  相似文献   

15.
李桂琴  周茜 《计算物理》1999,16(4):358-361
采用Murrell-Sorbie双原子势和显式辛格式计算计算了H2和O2的经典轨迹,计算结果与实验和理论进行了比较,经典轨迹在折返点处是光滑的,较采用Morse势出现尖点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深部非弹性碰撞和非完全深部非弹性碰撞重离子深部非弹性碰撞是七十年代发现的一种介于直接相互作用和形成复合核之间的核反应机制。在核反应过程中弹核(?)靶核组合系统的各种宏观自由度经历着由强的非...  相似文献   

17.
诸永泰  沈文庆 《物理》1989,18(12):731-732
各种系统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的演化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人们对此现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原子核是自然界中已知的唯一的强相互作用的有限量子多体系统.重离子深部非弹性碰撞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速碰撞的弹核和靶核组成的系统由强烈的非平衡态向局部平衡演化的弛豫过程.这是70年代在重离子核反应研究中发现的反应机制,它介于核的直接相互作用和复合核反应之间.反应中两核间有一定的重叠,所形成的双核系统有较长的寿命,如10~(-22)—10~(-21)S 系统的集体自由度和单粒子自由度之间通过摩擦、电荷转移、质量转移和角动量转移等不可逆过程相耦合,…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多体展式方法所导出的HHF体系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H+HF(v′,J′)→H+HF(v″,J″)振转非弹性碰撞过程。结果表明:H原子对HF在低能和高能范围对高J转动能级有驰豫作用,对HF的振动能级的粒子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M.Czaikowski等人及前文工作的基础上,力图在线度为激发态待测原子与基态干扰粒子的碰撞平均自由程的体积元内,用二次量子化理论计算非弹性碰撞引起的各态粒子数的变化。用解平衡时的速率变化方程计算光场中各态粒子数的变化。在一级近似情况下求得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中猝灭干扰引起的测定信号变化的表达式。在原子吸收三能级系统中,我们求得是常数,εk_2、εk_1、ε1_1为对应态的激发位能,nl_0、N为干扰粒子数和待测原子数,W_(k_2l_0,k_1l_1)为微扰作用耦合矩阵元,△A_(1,2)、I_(1,2)、g_(1,2)、τ_(1,2)为相应的吸光度变化、入射光强度、统计权与寿命。当ε_(k_2)-ε_(k_1)与ε_(l_1)接近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