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国内竖炉球团矿二次冷却的应用现状,提出其存在问题,介绍济钢球团1#竖炉采用新型二次冷却器的设计特点,冷却原理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专利新型二次冷却器及其在济钢1号球团竖炉作炉外冷却的应用情况,包括二次冷却器的冷却原理、特点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PT-I型球团矿炉外冷却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叙述了我国球团矿炉外冷却器的应用现状 ,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了一种可用来代替目前竖炉球团炉外冷却器的新型 PT-I RA型冷却器的、冷却原理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球团竖炉齿辊冷却改进的方案.该方案在济钢2号球团竖炉应用后,延长了球团竖炉齿辊的使用寿命。杜绝了齿辊断裂现象,减少了停炉次数。提高了竖炉作业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球团技术》2004,(1):40-40
长期以来,球团竖炉导风墙的使用寿命一直困扰着众多球团竖炉厂家,直接影响着球团矿的产量及综合效益。因此,导风墙换代材料的开发应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1981年8月及12月中国金属学会及冶金部两次组织了烧结,球团及炼铁等方面的专家近百人对杭钢球团竖炉及酸性球团的各种性能进行了调查研究,讨论了高炉炉料的合理结构及球团竖炉的大型化问题。本文除对抗钢球团竖炉及酸性球团的性能作简要介绍外,着重讨论竖炉大型化过程中应引起注意的若干问题。文中引用之图表,数据皆为会议资料。  相似文献   

7.
济(南)钢2号球团竖炉热工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济钢2号球团竖炉进行了热工测试,其炉内纵向压力、温度、气氛的测定结果表明:济钢2号球团竖炉炉内冷却带有部分气流沿导风墙向上流经焙烧带,焙烧带属弱氧化气氛,炉内有二次升温现象,且高温点接近导风墙的下沿,炉内的均热带几乎消失。竖炉的热平衡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竖冷器继续冷却是成功的,但竖冷器余热的利用有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影响球团竖炉利用系数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竖炉炉型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对影响竖炉生产指标(球团竖炉的利用系数)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球团竖炉的利用系数及操作参数(风压、风量、炉内压力、炉内温度、炉内氧气含量等)以及球团质量、单位能耗之间的变化规律,为球闭竖炉高效化生产技术攻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本公司引进的炉外二次冷却器在球团厂1号竖炉外的应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该冷却器后竖炉产量增加,利用系数提高1.2t/(m2·h),球团矿抗压强度指标提高38%,冷却器排矿温度为130℃,热废气温度达450℃.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目前正处于完善阶段,该设备运转正常,经济效益显著,各指标均达到设计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提高球团竖炉利用系数为目标,用热成像仪透视球团竖炉预热焙烧带内气固传热现象,研究焙烧方式与球团竖炉生产能力(利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一定压力的风机对应竖炉存在一个适宜的料层高度;双面焙烧或双层焙烧是提高球团竖炉利用系数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工业硅电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海霞 《铁合金》2005,36(3):40-43
介绍了工业硅电炉烟气的产生,电炉烟气和烟尘的特性。工业硅电炉烟气除尘系统常见流程,除尘系统的控制,系统中的主要设备空气冷却器、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性能及选择方法。并对粉尘加密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宋剑 《四川冶金》2011,33(2):11-13
分析了攀钢3号高炉2010年3月大凉事故原因,总结了大凉事故恢复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使用复合炉底延长中低碳铬铁炉衬寿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山 《铁合金》2010,41(2):9-11,15
在中低碳铬铁电炉中使用复合炉底,通过对极心圆直径、炉壳直径、二次电压、炉渣碱度及捣打料对炉底影响的分析,以及对抗高温理论、砌筑工艺、烘炉制度的探讨,总结出了有效延长炉衬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首钢京唐公司热轧2250mm生产线蓄热式4号加热炉建设,简要介绍蓄热式上下供热的加热炉炉型结构概况、炉衬施工及后续烘烤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湘钢1#高炉1998年10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炉体下部结厚,虽经数次洗炉,收效甚微,后采用较长时间持续加萤石配合大批量加焦的热洗炉,才使炉体下部结厚问题得以解决。介绍了处理过程及方法,并对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50MVA硅铁电炉入炉焦炭粒度的合理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立新 《铁合金》2000,31(3):16-19
为稳定炉况,降低硅铁冶炼电耗,将不同粒度的焦炭合理使用,结果表明,对于50MVA硅铁电炉,将焦炭平均粒度保持在17-18mm,并严格控制其上、下限,配以合适的二次电压,即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王庆奎 《炼钢》1992,8(5):57-58,21
论述了我国电炉炼钢炉外精炼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发展这一技术的措施.1前言 1991年我国电炉钢达1500万吨,炉外精炼比3.6%。经过近十年的技术改造和新建,电炉冶炼技术正趋向现代化工艺短流程,即:废钢精料-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铸坯热送。  相似文献   

18.
虞明全 《炼钢》1993,9(3):34-37
本文在回顾上钢五厂40t钢包炉10年生产状况的基础上,着重叙述已开发成功的六项炉外精炼技术。这些技术为我国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连续加热炉数学模型控制中的炉温决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金仁杰  陈海耿 《钢铁》1995,30(1):67-71
根据连续加热炉炉温分段可控性和钢温的变化滞后于炉温的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炉温决策方法。该方法以控制段(加热段或均热段)内某处钢坯的平均温度和表面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最小为控制目标,推导炉温决策的计算公式,因考虑了炉温对未来几个控制周期内的钢温的影响,很适合对加热炉动态热工过程的控制。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相当好的控制效果和收敛性。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全炉钢温跟踪模型以及处理钢坯移动速度的两种途  相似文献   

20.
张岳  秦舜 《四川冶金》2009,31(3):24-27
随着富氧、喷煤等手段的运用,高炉不断强化,稳定的热制度和造渣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随着高炉冷却强度不断提高,炉墙存在因局部冷却强度过大而产生结厚的危险。当炉温、炉况出现一定的波动后,如果操作不当,调剂手段过多,幅度过大,会导致煤气流分布失常,进而引发炉况失常。通过采用洗炉、合理料制调整、空料线炸瘤及抓管理等措施,炉况得到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