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健康教育对出院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5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电话随访1~2年。结果:患者出院2年后服药依存性有所降低;但出院后1年和2年内服药依存性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加强出院糖尿病患者服药依存性,维持血糖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预出院抑郁症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3例预出院抑郁症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63例,对照组60例.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实验组相对应的家属63例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回访调查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适应能力,并对患者出院两年后进行康复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1年后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年后康复评定,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及症状复发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症状控制后,应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以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出院后继续动机性访谈对抑郁症患者远期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5 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的抑郁症患者 164 例,采用投硬币法进行分组,实验组 79 例,对照组 76 例。 实验组根据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加出院后动机性访谈的次数,对照组进行 3 次住院期间的动机性访谈、常规的抑郁症健康宣教和电话随访,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出院后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时完成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资料收集。 结果 两组出院后 1 个月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出院后 3 个月和 6 个月时,实验组的服药依从率分别为 92.41% 和 96.20% ,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 81.58% ,71.05% )( P<0.05 )。 结论 住院期间的动机性访谈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短期服药依从性,出院后继续动机性访谈可为患者提供院外延续性护理方案,在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沈洁 《当代护士》2014,(11):137-138
目的:探讨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所有患者家属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比较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电话跟踪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话跟踪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0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1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及口头或书面出院指导;随访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10d后实施电话跟踪随访。进行延续健康指导。出院后1年比较患者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坚持服药、按剂量服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及自我监测方面的依从性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组在这5方面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血、血栓栓塞、心内膜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话跟踪随访可以满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首次精神分裂症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采取电话随访、定期家访及集体督导等多种干预措施进行院外延续健康教育。采用自设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BPRS量表评价患者的疾病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出院半年、1年后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内复发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为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1)。结论院外延续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家属参与患者治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电话随访对出院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电话随访对首次住院治疗出院后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情况。方法将100例首次住院治疗出院后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出院1年内完成15次的电话随访,对照组仅在出院后1个月内完成1次电话随访。对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抑郁症知识得分、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率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出院后9个月和1年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9个月和1年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服药和抑郁症相关知识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9个月和1年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何文婷 《当代护士》2017,(11):104-106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出院后激素药服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葡萄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激素药服药执行方案,给予强化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电话回访指导。采用Morisky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用激素药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健康宣教及电话回访指导可提高患者对患病知识及激素规范用药认知,提高其激素药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出院抑郁症患者的服药治疗依从性问题,研究持续性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入组8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出院后继续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出院6月和1年后,采用电话随访的方法,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并对患者进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双评分。结果经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在出院不同时间,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试验组 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点(HAMD)=4.35,F交互效应(HAMD)=5.87,F时间点(ITAQ)=3.42,F交互效应(ITAQ)=4.26,均 P<0.05);经两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试验组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81、-2.9036,均 P<0.05);经χ2检验,试验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0、5.814,均 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精神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出院的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研究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精神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应用延续性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积极主动按时服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问卷调查74例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4例患者中,39例占52.7%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佳,35例占47.3%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其中自行停药>1个月者24例占32.4%;病程<0.5,0.5~1.0,~2.0,>2.0年患者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2.0%、60.0%、25.0%和31.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病程、疾病知识和媒体广告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疗效满意度、经济因素、抑郁状态是非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约1/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尤以确诊1年后患者为著.病程、疾病知识和媒体广告是影响其服药依从率的主要因素,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发作性运动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玲 《护理学报》2005,12(6):56-57
对本院诊治的15例发作性运动障碍患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的分型、诱因、与癫痫区别及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后本组95%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坚持服药。随访1~2年,本组15例患临床症状完全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78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法包括问答式教育、示范性教育和随机性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分别为57.3%(102/178)和84.3%(150/178),经统计学分析,X^2=47.37,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分别为56.2%(100/178)和88.8%(158/178),经统计学分析。X^2=31.34,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稳定和有效地控制.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改善并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家庭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家庭干预.在患者初次就诊及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抑郁状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实施家庭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P<0.05);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家庭干预对提高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redictor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Taiwanese people with major depression and dysthymic disorder.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depressed patients vary in compliance with their medication regimen. Poor compliance reduc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edication.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for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ducted with 181 out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ajor depression or dysthymic disorder. About 50% of depressed patients reported good medication adherence. The predictors of adherence were patient incom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ing medication. Professionals should use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values clarification with depressed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illness and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redictor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Taiwanese people with major depression and dysthymic disorder.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depressed patients vary in compliance with their medication regimen. Poor compliance reduc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edication.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for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ducted with 181 out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ajor depression or dysthymic disorder. About 50% of depressed patients reported good medication adherence. The predictors of adherence were patient incom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ing medication. Professionals should use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values clarification with depressed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illness and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17.
抑郁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抑郁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糖代谢控制、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社区老年保健和整体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86例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病情基本资料、治疗依从性状况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的调查。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社区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45.35%合并抑郁,其中轻度抑郁占33.72%,中度占9.30%,重度占2.33%;患者中非抑郁组和抑郁组的代谢控制、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并发症人数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抑郁程度越重糖代谢控制越差。结论:抑郁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及其不利的影响,在社区范围内建立健全健康干预制度,不能忽视个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G R Kelly  J E Scott  J Mamon 《Medical care》1990,28(12):1181-1197
Medication noncompliance occurs among as many as one-third to one-half of all medical and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Noncompliance has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often resulting in higher rates of relapse and rehospitalization, and poorer community adjustmen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compliance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dical illness such as hypertension or diabetes, but there have been few randomized trials of this approach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mong a group of male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Two interventions were developed which used health education techniques to 1) engage families or significant others as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aftercare process, and 2) train patients to become effective health care consumers. A total of 418 individuals participated in a six-month trial over a four-year study. Both intervention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edication compliance among those who received th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atively brief interventions can significantly alter medication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sychiatric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其康复。方法采用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Morisky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行设计的有关患者一般情况的调查表调查在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跟踪治疗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为(2.79±1.44)分,依从性佳占46.3%,依从性差占53.7%。社会支持总分(29.62±6.21)分,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主观支持(16.29±3.44)分、客观支持(7.12±2.10)分、支持的利用度(6.21±2.67)分。服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利用维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1,0.220(P〈0.05)。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文化程度。结论医护人员要协助老年高血压患者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加强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文化程度患者设计适合的健康教育计划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南山牧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整群抽取乌鲁木齐南山牧区252例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连续10个月、以社区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高血压病综合干预.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门诊随访、饮食依从性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