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X线钡剂造影表现、B超及CT的特征。方法 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26例行钡餐造影检查,11例行钡灌肠检查,25例行B超检查,17例行CT扫描。结果 8例腔内型钡餐造影见肠腔内肿物。黏膜展平呈弧形,管腔增宽,管壁不整,3例有小溃疡龛影。7例腔外型X线钡剂造影可见肠道受压移位改变,局部肠壁不整,13例腔内外型钡餐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缺,黏膜紊乱,管腔狭窄,6例有溃疡穿孔。B超22例发现腹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内部回声不均,10例肿物内有肠气反射。CT扫描发现腹内肿物12例,4例肿物内见有造影剂渗入。结论 X线钡剂造影仍是小肠平滑肌肉瘤简便的首选检查方法,B超、CT亦为重要的补充检查,特别是对于腔外型和腔内外型病变,恰当地结合应用可以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钡剂造影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诊断与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儿常规进行高频超声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并将两种检查方法加以对照.对经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2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正常组选取健康新生儿20例,并对其正常测值与CHPS组进行对比.结果 29例CHPS,超声诊断符合率100%,X线诊断符合率93.1%(27/29).CHPS组超声测量幽门管的长度均≥18 mm,幽门管直径≥14 mm,幽门管壁厚度≥4 mm,狭窄的管腔径均≤6 mm;X线测量幽门管长≥20 mm,管腔径≤7 mm,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幽门管腔狭窄和管壁增厚程度的影像表现,将CHPS分为轻型(Ⅰ)和重型(Ⅱ)两类,若4 mm≤幽门管壁厚≤6 mm,幽门管腔径>3 mm为轻型;幽门管壁厚>6 mm,幽门管腔径≤3 mm或呈闭塞状为重型.结论 CHPS的超声分型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高频超声对CHPS的诊断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避免了患儿吞钡和X线照射及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常规X线检查及诊断(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X线检查方法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均经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胸透、胸片及钡餐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胸透及胸片检查23例,其中胸透体检9例,胸片检查14例,均表现为心后区囊性团块状阴影,20例随即进行钡餐检查诊断为不可复性食管裂孔疝,其中胸片检查3例,2例误诊为左下肺占位病变,1例误认为降主动脉瘤.胃肠钡餐检查8例,均发现胃黏膜进入膈上胸腔内,其中5例诊断为不可复性食管裂孔疝,3例为可复性.结论 三种常规X线检查作用不一,简单经济,其中胸透、胸片检查较容易发现病灶,消化道钡餐检查的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最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胃肠道异位胰腺的CT及胃肠道钡餐造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表现、CT及胃肠钡餐造影的影像特征,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2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结果 5例为小肠异位胰腺,7例为胃异位胰腺;病灶均呈类圆形,向腔内生长。其中2例小肠异位胰腺合并肠梗阻、肠套叠。8例病灶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部分可见点状低密度,5例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相似,其中4例病灶动脉期可见点状低密度影。2例异位胰腺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病变区类圆形充盈缺损。结论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CT及X线钡餐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在诊断胃肠道异位胰腺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吞咽障碍患者电视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VFSS)结果.方法 16例知情同意吞咽障碍患者接受VFSS检查.分别采用稀钡餐(50% w/v)、稠钡餐(270% w/v)、饼干沾稠钡餐进行咀嚼测试.一口量为10 ml.采用正位、侧位动态造影测试,依次观察双侧梨状窝对称情况、口期时长、咽期起始时间、咽期时长、滞留、误吸及其时间、剂量等.结果5例为口期吞咽障碍;3例为咽期吞咽障碍,显示存在咽期起始迟缓,并且有1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8例为口咽期吞咽障碍,其中5例不伴误吸,3例伴有误吸,其中2例为安静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前误吸,1例表现为吞咽后误吸(梨状窝滞留引起),1例无法判断误吸时间.4例误吸患者中,3例存在钡剂25%以上的重度误吸,1例存在5%的轻度误吸,同时配合吞咽康复治疗.结论VFSS检测可为制订吞咽障碍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CT及X线钡餐造影在中晚期胃癌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中晚期胃癌进行CT与X线钡餐造影的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48例经手术及/或胃镜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胃癌的CT与X线钡餐造影的表现。结果 CT及X线钡餐造影在中晚期胃癌病灶的检出率上无显差别,CT在检出转移灶及判断邻近器官的受侵的程度上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但有对CT在检出转移灶及判断邻近器官的受侵程度上也可出现假阳性(误诊)与假阴性(漏诊)。X线钡餐造影在观察病变空间位置、胃壁柔软度方面则优于CT。结论 在中晚期胃癌的诊断上,X线钡餐造影仍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则可用来作佐证,以相互补充证实。  相似文献   

7.
食道异物X线和吞钡检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X线及吞钡检查对食道异物的诊治价值,以提高X线对食道异物的诊断水平。方法对82例食道异物患者行普通X线透视、摄片,大部分进行食道吞钡检查及摄片。结果确诊率96.3%(79/82)。大部分异物停留在食道第1狭窄处(51例,占62.2%),吞钡棉不可诊断食道穿孔。结论X线及吞钡检查是诊治食道异物常规可行的方法,但要结合临床病史及异物性质,检查有漏诊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婴幼儿反复呕吐在消化道方面的病因,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婴幼儿反复呕吐2周以上患儿分别行胃镜检查和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胃镜检查阳性率为95.5%(43/45);消化道钡餐检查阳性率为40.0%(18/45)。结论:胃镜检查方法明显优于消化道钡餐检查。对婴幼儿反复呕吐,结合其他病史考虑消化道疾病可能性大者,对于6个月以上无明显梗阻表现的患儿,先选择作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而不能明确的病可配合消化道钡餐检查;对于6个月以内有梗阻表现的患儿可先作消化道钡餐检查,必要时还建议做胃镜检查。两种检查互相补充,但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我院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构成比为:MSCT,78.9%(15/19);B超,15.8%(3/19);全消化道钡餐造影,42.1%(8/19)。MS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B超(χ2=5.40、15.20,P〈0.05、0.01)。结论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和X线影像诊断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影像学表现及X线钡餐检查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48例呕吐患儿分别行超声和X线钡餐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8例患者超声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47例经手术证实,1例X线钡餐检查及手术证实为骨窦部隔膜型狭窄。其中12例伴胃食管返流,2例伴食管裂孔疝。所有患者行幽门成形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超声和X线钡餐检查对于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钡餐检查并可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消化道复合声学造影检查患者87例,检出小肠疾病39例,并与胃镜、全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及病检对照结果表明:在小畅疾病的检查上,本法明显优于X线钡剂造影,与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疾病无明显差异,病检符合率89.5%(34/38)因此,可将本法作为小肠疾病的常规检查,以除外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及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消化道钡餐和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病人术前消化道钡餐和MSCT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征象分析病变性质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病理检查显示,29例胃肠道间质瘤中,胃间质瘤17例,肠道间质瘤11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消化道钡餐诊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良性11例,包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内生长为主;恶性3例,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或不清。MSCT诊断胃间质瘤15例,肠道间质瘤10例;良性16例,包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内外生长均有,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恶性9例,多为腔外生长的不规则包块,体积较大(〉5cm),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病变中心可出现大片低密度影,其中2例出现肝转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消化道钡餐及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能准确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设计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早期数字X射线钡剂造影影像特征。方法 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均使用数字X射线机钡剂造影,以连续大口服钡法为主,正位、左右前斜位动态采集图像。结果 49例食管早期癌中,上段14例,中段23例,下段12例;主要X射线表现为:病变处食管黏膜不规则、浅小溃疡形成或局限性小充盈缺损,管壁增厚,柔弹性减低,造影剂局部流空减缓。结论使用数字X射线机,运用连续动态采集图像及图像后处理功能,采用大口服钡法,辅以低张食管双对比造影与操作技巧,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病变得到清楚显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超声检查结合新型胃肠超声显影剂对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胃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并与X线钡餐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50例患者超声诊断与金标准相符136例,诊断准确率达94.7%;超声检查与X线钡餐的敏感度分别为95.1%和86.0%,特异度分别为85.7%和57.1%,准确率分别为94.7%和84.7%,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新型胃肠超声显影剂明显提高了超声对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使超声成为诊断消化性溃疡简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diagnosis of extensive intramural hematoma of the esophagus due to a bicycle trauma was considerably delayed because symptoms did not develop until 6 h after the accident. This report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a barium meal and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scan in cases of unexplained chest pain, even after minor trau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钡餐和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贲门癌的影像学资料,51例钡餐造影,其中39例加作了CT检查。结果贲门癌钡餐造影征象包括贲门部肿块41例,贲门形态的变异和钡流走向改变45例,病变不同程度侵犯食管下端42例,伴胃底黏膜破坏和胃壁僵硬29例,病变侵及胃体部15例。CT征象包括贲门区肿块39例、胃壁增厚6例、食管壁增厚32例、贲门周围淋巴结肿大8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5例、肝脏转移灶3例。结论钡餐造影是检出贲门癌的首选方法之一。CT对贲门癌的诊断、术前分期、预后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钡灌肠联合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x线片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先天性巨结肠或巨结肠同源病患儿的消化道钡餐、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儿中先天性巨结肠19例,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11例;钡灌肠显示,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组较先天性巨结肠组患儿狭窄段发生率少,直肠扩张发生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变部位钡剂传输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消化道钡餐联合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检查对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幼儿食管裂孔疝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食管裂孔疝的钡餐造影及胸片、CT检查的诊断。方法1995年1月至1999年9月间经钡餐检查或CT确诊的36例患儿,15例患经手术治疗。结果巨大型疝6例,占16.67%;中型疝8例,占22.22%;小型疝15例,占41.67%;柱型疝7例,占19.44%。结论胸片上可发现巨大型疝和中型疝,钡餐造影可确诊小型疝和柱型疝,但要掌握造影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及比较膈疝的常规胸片、吞钡检查和CR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手术证实的膈疝病例,结合临床、病理和手术结果,对术前的常规胸片、CR胸片和吞钡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膈疝因疝入物、疝囊大小、疝囊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胸片表现.疝囊位于纵隔外的膈疝,常规胸片2/14例误诊,CR胸片4/4例均诊断正确,同时图像清晰.疝囊位于纵隔内的膈疝,CR胸片3/4例误诊.16例膈疝吞钡检查均能明确诊断,5例膈疝的CT检查有助诊断.结论膈疝的CR胸片检查有利病灶显示,对于疝囊位于纵隔内的膈疝的胸片表现的认识有待提高,吞钡检查对膈疝的确诊很有效.  相似文献   

20.
The rol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 and reflux esophagiti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was assessed in 13 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ralysis or neurologic impairment. Nine of the 13 patients initially presented for barium meal examination to evaluate anemia, hematemesis, heme-positive stools, or melena. Six of the 9 had radiographic evidence, confirmed b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GI) endoscopy, of esophagitis with or without stricture without other upper GI tract lesions. Notably absent were antecedent symptoms of GER such as heartburn or dysphagi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esophagus, although difficult, must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valuation for anemia and/or gastrointestinal blood loss in paralyz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