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端粒与衰老、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对端粒调节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最近发现端粒长度的动态平衡是由端粒、端粒酶、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的高分子复合体———端粒体调节的。在端粒体中,端粒、端粒酶、端粒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端粒体各组分间的关系,为端粒长度的调节开辟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端粒DNA与端粒蛋白构成,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相关蛋白直接影响端粒的功能,调节端粒DNA的长度,与细胞的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蛋白包括端粒双链DNA结合蛋白、端粒单链DNA结合蛋白、其它端粒相关蛋白。端粒结合蛋白直接保护端粒DNA,端粒相关蛋白通过与端粒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端粒的功能。本文对这些端粒相关蛋白的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段的一种特殊结构 ,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的功能。不同的细胞 ,同一细胞的不同染色体具有不同的端粒长度 ;端粒长度是由基因控制的 ,并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端粒长度随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缩短或者延长 ,细胞内在的端粒长度调控机制控制着端粒长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本文还分析了在端粒长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端粒保护蛋白在端粒形成和功能维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端粒DNA与端粒结合蛋白构成,对稳定染色体的结构和保持基因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衰老、遗传病和肿瘤等密切相关。端粒保护蛋白在端粒特殊“T”帽状结构的形成和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端粒保护蛋白高级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有望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端粒与细胞分裂的最新研究进展表明 ,端粒长度本身不能作为决定细胞分裂能力的指标。本文介绍了Blackburn提出的关于端粒功能的全新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以端粒的戴帽状态作为确定端粒是否具有功能的指标 ,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等因素对端粒功能的影响则通过其对端粒戴帽状态的影响来评价。这一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有关端粒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 ,即无论端粒长短如何 ,只要处于戴帽状态细胞均可继续分裂 ,反之细胞则退出周期发生衰老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端粒与年龄     
端粒在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运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涉及到染色体末端复制、端粒酶作用机理、肿瘤及衰老等多方面问题, 端粒的缺失将造成多种病理状况, 直接影响到细胞的生存, 随着人们对端粒酶研究的日益深入,端粒与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关系及机理的探索已引起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
陈曦  周建新  陈维佩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32-134
端粒的维持除了可以通过端粒酶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这种不依赖端粒酶的延长途径被称为替代性端粒延长机制.替代性端粒延长机制与端粒酶途径之间存在着抑制效应.二者延长端粒的效果不一样,以致其后续效应对肿瘤演变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替代性端粒延长机制的理解有助于阐明肿瘤的发生,并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端粒长度改变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TRF长度 ,端粒重复扩增分析 (TRAP)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平均TRF为 (5 2± 2 8)kb ,与正常组织比较明显缩短 (P <0 0 0 1) ,从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良性病变、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平均TRF呈递减趋势。 5 8例乳腺癌中 4 9例端粒酶阳性 (84 7% ) ,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 ;癌旁组织端粒酶为阴性 ,而 7例乳腺增生症和 6例乳腺纤维腺瘤中分别有 1例端粒酶阳性 ,与乳腺癌比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端粒长度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渐进性缩短 ,并最终触发端粒酶的激活 ;端粒酶活性检测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断的可靠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端粒相关蛋白TIN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N2(TRF1相互作用核蛋白2)是一重要的端粒相关蛋白。人TIN2蛋白包括N端,TRF1交互作用区(TRF1-Int)和C端3个结构域。它在TRF1复合物、TRF2复合物和Shelterin的功能中扮演关键角色,协同其它端粒蛋白维持端粒长度、结构和功能。TIN2与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人端粒保护蛋白(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hPOT1)是一种端粒单链DNA结合蛋白,它结合于端粒末端的单链重复序列,在端粒长度的调控以及染色体的稳定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其表达水平下降所引起的端粒功能异常以及染色体畸变,与人类细胞的老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对hPOT1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不但可以进一步阐明细胞衰老和恶性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而且也将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端粒(telomere)长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端粒长度的变化可导致两个截然相反的病理生理过程-癌变和衰老,端粒过长可引起细胞永生化而癌变,端粒进行性缩短则有丝分裂能力下降导致细胞衰老[1].端粒的长度和结构依赖端粒酶的活性及端粒蛋白复合体(shelterin)的调节[2],端粒酶的激活可引起端粒DNA序列增加而延长细胞的寿命.泛素样小分子修饰(small ubiquin-like modifier,SUMO修饰)在不同的端粒维持机制中的作用途径不同,SUMO修饰可激活端粒酶的活性,促进依赖端粒酶合成端粒的途径,SUMO修饰也可促进同源重组途径合成端粒的能力[3],增加端粒的长度,在保持端粒的长度上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端粒酶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资料证实,端粒酶激活见于大多数恶性肿瘤中,是恶性肿瘤形成的早期关键事件,而在大部分正常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因此,端粒酶抑制剂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抑制剂的开发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估计以及基因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阐述了有关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应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一直被认为是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端粒随年龄增长而变短,是细胞老化的标志.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端粒长度缩短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有关.该文仅就端粒耗损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瑞粒、端粒酶与肿瘤之间的密切关系提示攻克肿瘤的可能性,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予以阐述。l端粒(Telomere)瑞拉是真核生物线形染色体3’末端一段重复DNA序列与结合蛋白的复合体l’]。在人类细胞中,这段重复DNA序列以(TTAGGG)n的形式存在,而在其他真核生物细胞,重复的端粒DNA单位的长度多为5到8个碱基对,亦富含鸟瞟吟(G)I’]。瑞拉结合蛋白是与端粒重复DNA序列结合的特异性蛋白。它能使端粒DNA避免被化学修饰和降解,还能参与瑞粒长度和瑞粒酶活性的调节[’]。瑞拉结…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端粒改变与细胞程序化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天然末端。它对染色体的稳定以及染色体的完全复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资料研究表明:端粒DNA长度变化与细胞的衰老及肿瘤的发生有关。近年来在对细胞程序化死亡研究中有人提出染色体的端粒改变可作为程序化死亡早期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6.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端粒酶可以合成端粒,在端粒受损时能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及其在抗衰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存在于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的DNA- 蛋白质复合物,由于末端不能复制,正常体细胞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而逐渐丢失端粒序列,导致细胞老化和死亡。具有增殖潜能的正常体细胞通过被诱导可以表达端粒酶以补偿端粒序列的丢失,从而保持端粒的长度。许多正常体细胞可以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并可经诱导后使其水平上调,这对于防治细胞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端粒和端粒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端粒长度缩短及其功能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机制。本文主要综述端粒和端粒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端粒、端粒酶研究的深入,一类被称为端粒结合蛋白的核蛋白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及其基因在2001年被鉴定,它是一种单链端粒结合蛋白,有两大功能相关结构域:OB fold(oligonucleotide/oligosaccharide binding fold)和TRF1(TTAGGG repeatbinding factor 1)相互作用蛋白结构域。它与端粒DNA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对单链端粒DNA游离3′末端结合位点的优先性。hPOT1蛋白可能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目前有关hPOT1蛋白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就hPOT1的生物学性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端粒由帽子、双链的串联重复序列的DNA核心部分及亚端粒构成,其结合蛋白是一个复合体,由TRF1、TRF2、TIN2、Pot1、TPP1、RAP1 6个亚单位组成;另外,还结合组蛋白的特定成分H3K9三甲基聚合体和H4K20三甲基聚合体.端粒酶主要由hTerc、hTert、dyskerin构成.端粒的功能主要受端粒酶的活性调控;而端粒酶活性主要受hTert及hTerc的转录水平和转录后的剪切、hTert的翻译等因素的调控.端粒与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