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羟喜树碱(HCPT)或替莫唑胺(TMZ)联合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HCPT组21例和TMZ组1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和同步化疗,全脑照射基础剂量为30 Gy,残留病灶≤3个并且残留病灶>1 cm时,缩野对局部病灶改适形追加剂量20 Gy;残留病灶>3个或残留病灶≤1 cm时,继续全脑追加剂量10 Gy,HCPT组在放疗期间给予HCPT 6 mg/m2,TMZ组放疗期间给予TMZ 130 mg·m-2·d-1.结果 HCPT组总有效率76.2%,TMZ组73.7%;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1、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放疗联合HCPT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基本等同于放疗联合TMZ,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生存分析、年龄相关性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NSCLC患者67例。32例采用厄洛替尼口服联合全脑放疗,其中厄洛替尼剂量为150 mg/d;全脑放疗的剂量为Dt(3 000~3 600)c Gy/(10~12)F。放疗完成后2个月内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脑转移病灶控制率(DCR)为93.8%,病灶完全缓解(CR)4例、14例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12例。毒副反应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皮疹和腹泻。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较单纯全脑放疗治疗反应率明显升高,尤其适用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171例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171例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探讨其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科17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了放射治疗,全脑放疗DT30~40Gy/10~20f,肿瘤数目≤2个者局部加量至DT56~60Gy/25~30f。其中103例接受放化联合治疗。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8.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28.7%、9.4%。多因素分析表明:颅外有无转移性病灶、脑转移灶数目和是否合并化疗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癌发生脑转移后应用放射治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命。颅外有无转移性病灶、脑转移灶数目和是否合并化疗可作为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23例脑转移瘤患者,先行全脑放疗(30 Gy),再针对残留病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50~60 Gy).结果 23例患者当放疗结束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缓解率达100%,近期疗效达95.65%;除1例乳腺癌和3例肺癌患者治疗后5~6个月因出现肝脏、骨等多处转移衰竭而死亡外,余仍存活,其中2例已存活15个月,17例已存活8~10个月,4例已存活5个月.认为全脑放疗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人的全脑放疗的疗程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10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病人,其中35例接受5天5×4GY的放疗,另外66例接受2周10×3GY或4周20×2GY的放疗,同时观察6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KPS、脑转移灶数、是否有颅外转移灶、肺癌确诊到全脑放疗时间、递归分割分析级别。结果全脑放疗的疗程与生存率没有相关性,通过单变量分析:(年龄〈60岁:年龄≥60岁,P=0.020)、(KPS≥70:KPS〈70P〈0.001)、肿瘤确诊到接受全脑放疗时间(〉12月:≤12月P=0.007)、有无颅外转移(P〈0.001),提高生存率与这些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短程的5×4GY更容易被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病人所接受,因为它与长程放疗生存率相似,短程放疗节约治疗时间、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超分割胸腔放疗联合EP方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7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加速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其中加速超分割组放疗1.5 Gy/次,2次/日,间隔6小时,总量45Gy;常规分割组1.8~2 Gy/次,1次/日,总量50 Gy。两组全部采用EP方案化疗4~6周期。结果加速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8%和59.4%(P<0.05),加速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7%vs 83.1%、55.2%vs43.8%和25.4%vs 17.6%(P<0.05)。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放射性食管炎,超分割组的白细胞减少与放射性食管炎较常规分割组有所升高(P<0.05),但均可耐受。结论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EP方案化疗提高了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同时增加了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等急性放射性损伤,但是毒性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射波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3年12月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行射波刀治疗的患者21例,脑转移放射剂量为低分次照射3.50~8.50 Gy/次,1~10次,中位值5次,总剂量5.50~35.00 Gy,中位值24.00 Gy,生物等效剂量15.72~48.00 Gy。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率90.4%;治疗3个月后,临床有效率为71.0%,局部控制率为86.8%。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损失评分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上升(P均0.05)。结论射波刀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能有效提高其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05~2015-07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全脑放疗治疗,共2周,总剂量为30 Gy/10 Fx。观察组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厄洛替尼150 mg/d,共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13例,进展4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1例,进展17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增殖,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能否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疗效及减轻放射副作用。方法120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综合组(艾迪加放疗)和单纯放疗组各60例。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常规放射,总剂量60-70Gy共6~7周。综合组每日用艾迪注射液50ml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放疗至40Gy时及放疗结束后1月,综合组有效率分别为30.0%、70.0%,高于单纯放疗组18.3%及51.7%(P〈0.05),放疗后病人行为状态KPS评分综合组上升较单放组明显(P〈0.01)。放疗前后白细胞变化,综合组下降不明显,单纯放疗组下降明显(P〈0.05)。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综合组较单放组少且出现晚。结论艾迪与放疗合并应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减轻放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效果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我科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各种因素。结果平均生存期可达到(9.7±2.8)个月。脑转移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组生存期(11.5月)优于复发后未放疗组(8.7月),无肺、骨转移组生存期(10.1月)优于有肺、骨转移组(8.5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同步放化疗和无肺、骨转移是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有无肺内、骨转移、是否采用同步放化疗,脑转移复发后是否再次放疗,选择同步放化疗以及对于脑转移放疗后复发的患者选择再次放疗的治疗方式,可以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1.
肺癌脑转移252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1 月~1996 年12 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252 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与生存率。结果 转移灶手术切除及γ或 X刀治疗辅以放疗、化疗以及放疗与化疗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 、2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与化疗组( P< 001 及 P< 005) ,肺癌的病理类型对生存期与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P>005) ;单发转移及无颅外转移者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 和85 个月) 与生存率(1 年生存率分别为35 % 和29 % ,2 年生存率分别为11 % 和8 % ) 明显高于多发转移及伴颅外血行转移者( P< 001) ;高年龄者( ≥50 岁)1 年生存率(29 % ) 明显高于低年龄组(15 % , P< 005) 。结论 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及γ或 X刀治疗加放疗和化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首选方法,转移的数量与部位多少及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同期超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初治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分别采用超分割同步放化疗(实验组)或常规分割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治疗。实验组患者24例,放疗剂量:56~64.4 Gy/40~46次,1.4 Gy/次,2次/d;对照组患者24例,放疗剂量:60~66 Gy/30~33次,2 Gy/次,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同步化疗。采用RTOG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66.7%)高于对照组(54.2%)(P0.05);1年总生存率(OS)实验组患者(70.8%)高于对照组(58.3%)(P0.05),实验组患者≥2级和≥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超分割3DRT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获得较理想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主要毒性反应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相似文献   

13.
赵迎喜 《内科》2008,3(4):496-498
目的分析同期放、化疗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治疗中的可行性、效果和放射损伤情况。方法31例LS—SCLC同期放、化疗患者中,28例采用EP(顺铂+足叶乙苷)方案化疗+放疗,3例采用CE(卡铂+足叶乙苷)方案化疗+放疗。放疗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总剂量40:6QGy。化疗采用顺铂(DDP)或卡铂(CBP)+足叶乙苷(VP-16)为主的方案,4~6个周期。13例达到CR患者进行全脑预防性照射(PCI)。结果(1)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41.9%,部分缓解(PR)率为38.7%,有效率为80.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1%、35%和13.8%,中位生存时问为17个月。PCI患者中脑转移率为7.17%(1/13)。(2)2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占6.5%(2/31),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占6.5%(2/31),2级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占9.7%(3/31),尚未出现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肺和食管损伤。结论EP/CE化疗同期放射治疗用于LS—SCLC是可行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放化疗副反应尚能耐受,对于达到CR的LS—SCLC患者行PCI可以降低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4.
Brain metastases are frequent features during the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rcinom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from lung cancer.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from lung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Eighty-two of cases were male, six were female and the mean age was 57.5 +/- 10.4 years.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were headache (32.9%) and dizziness (32.9%). Fifty-two (59.1%) patients had 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 and the most frequent metastasing site was parietal lobe (34.1%).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s were 3 months after diagnosis of lung carcinoma and 1.5 months after diagnosis of brain metastasis. Although the absence of brain metastasis at the moment of diagnosis, metachronous metastasis, central localization of the tumour, chemotherapy administr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is are good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survival after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rcinoma, the positive factors affecting survival after brain metastasis are central localization of tumour, chemotherapy administr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is. In conclusion, performing the combination of cranial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surgical therapy and supporting therapy should be evaluated in all appropriate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from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15.
脑转移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原发灶多来源于肺。肺癌患者一旦发生脑转移,预后差,病死率高。自然生存期约1~2个月,如经积极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也仅有4~12个月。目前研究显示,脑转移肺癌患者的预后与影像学技术、放疗技术、手术方式等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提高、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靶向药物的不断开发利用,患者的生存时间有了很大延长,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本文从肺癌脑转移的放疗、化疗、手术治疗及小分子靶向治疗4个方面系统阐释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分割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静滴唑来膦酸4mg加局部大分割放疗30Gy/10f,之后再静滴唑来膦酸4mg×4~6次,1次/月;对照组则单纯放疗,方法剂量同上。结果 观察组止痛总有效率88.8%,显效率60%;对照组总有效率68.8%,显效率26.6%,两组比较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57.5%(P〈0.05)。结论 大分割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开放并发症。方法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6~8Gy/f,隔日1次,总剂量48Gy。结果治疗后4~8周观察疗效,完全缓解28.1%(9/32),部分缓解率50%(16/32),有效率78.1%(25/32),1年生存率为62.5%(30/32)。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发生率分别为21.9%(7/32)、6.25%(2/22)。结论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中晚期肺癌的局部控制率,并发症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