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器官培养技术研究了抗连接蛋白单克隆抗体NC6对鸡胚水晶体发育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原位眼内注射NC6的实验。水晶体大小的统计分析结果指出,离体器官培养结果与原位眼内注射结果完全一致:实验组水晶体均明显地大于对照组;这种差异显著性又与培养时间正相关。但正常水晶体左右侧之间无显著的大小差异。这些结果表明,NC6确有促使水晶体增大的作用。以前的工作已经证明,NC6能阻断间隙连接的形成。因此,作者推测,可能是NC6阻断了水晶体纤维细胞中的间隙连接形成,造成了细胞分裂的失控,从而导致水晶体的增大。本文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间隙连接在生长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专一性颇强的Ca~(++)螯合剂EGTA改变眼腔内的Ca~(++)水平,研究细胞外钙在鸡胚水晶体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我们用特制的鸡胚去壳培养“摇篮”,在39℃培养箱中培养鸡胚。发育至20期时,向右侧眼腔内注射EGTA水溶液;同胚未注射的左侧眼作为对照。注射后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固定,并剥出水晶体进行  相似文献   

3.
种蛋开窗技术及其对鸡胚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蛋开窗对禽胚实施操作的技术在转基因禽类、利用多能细胞保存禽类种质资源以及禽胚实验模型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以家鸡新产蛋(含有禽胚胎干细胞)为材料,研究出了种蛋开窗切块自动复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以接近禽胚实施操作为目的,进行了不同封口方法、不同开窗位置和添加液体排除因开窗形成的空气泡等对种蛋孵化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种蛋赤道面开窗不同封口方式对孵化率影响的差异不显著,最高孵化率可达到65%;赤道面开窗,通过添加液体排除空气泡的影响不会提高孵化率,空气泡的大小与孵化率没有明显相关性;种蛋气室端开窗(针刺透内壳膜操作胚胎)方式,比赤道面开窗方式的孵化率明显提高,两种方法能见胚率均在90%以上;采用以上技术对种蛋开窗、找胚和封口,制作效率在每人每小时30个以上。本文系统地研究和报道了种蛋开窗操作禽胚简单而实用的技术,有助于解决目前种蛋开窗技术复杂且孵化率低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鸡胚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受精鸡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氨基酸、激素、酶免疫球蛋白、及多种RNA等生物活性物质.以鸡胚为营养添加剂,能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本实验探索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营养成份对尼罗罗非鱼的发育生长的影响,并研究鸡胚在各时期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变化状况.这能使我们找出鸡胚营养物质的最盛时期,便于开发利用,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抗鸡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4年开始以鸡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F48E8为抗原,研究抗鸡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得到两株杂交瘤细胞系:NDV-Hy-23和NDV-Hy-33。经3次克隆后,这两株杂交瘤细胞系均能稳定地分泌高滴度抗鸡新城疫病毒特异抗体,培养上清中McAb的免疫荧光滴度为1:50~1:100,小鼠腹水中Mc-Ab的免疫荧光滴度为1:100,000~1:1,000,000。免疫扩散试验证明:NDV-Hy-23分泌小鼠IgG1型抗  相似文献   

6.
鸡胚不同发育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EDTA-胰酶酶解法两种方法,分别提取第14期(孵化53h)血液、第19期(孵化72h)和第28期(孵化132h)生殖腺中的PGCs,以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对3个发育时期的鸡胚原始生殖细胞在相同体外培养条件下存活时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种分离方法均能分离到一定数量的原始生殖细胞,但是酶解法分离到的原始生殖细胞的相对数量较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多,存活时间较长,是一种适宜的分离方法;对鸡胚发育第14、19、28期3个时期提取的原始生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存活时间分别为:72h、88h和80h,三者之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在鸡胚孵化的第19期,因原始生殖细胞大量聚集在肢体后端的生殖嵴原基处,因而较容易收集,体外培养较为适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动物学报49(6):835~842,2003]。  相似文献   

7.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一医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吴炜,浙江大学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腾巧泱、吴佳俊、周继勇等5位免疫学研究的科学人员,用纯化的鸡IL-2Ra(chCD25)重组蛋白免疫BALB/C4、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骨髓细胞免疫融合,对杂交瘤细胞及时筛选,阳性孔经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1E1,1G1,4H5,5E1,6A1,6C2,6C9,7株能移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chCD2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相似文献   

8.
对"观察鸡卵的结构和鸡胚的发育"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实验观察鸡胚的完整发育过程,有助于理解鸡卵的结构和鸡胚的发育,帮助学生构建动物个体发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人们认为,细胞表面含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可能在细胞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脊椎动物中分离出凝集因子以后(Teichberg et al., 1975;Nowak et al., 1977),许多研究表明这类凝集因子是与膜相结合的。这些发现支持了人们原先的设想。Beyer等人(1979;1980)从成体鸡肠中分离出一种结合乳糖的凝集因子,这种凝集因子似乎存在于粘液分泌小粒之中。1980年Pitts和Yang又从鸡胚肾脏中分离出一种结合乳糖的凝集因子,它可能是一种外周蛋白质。尽管他们的实验证明了成体鸡肾和肠这两种器官,同视网膜、肝脏、肌肉、心脏、脑和脊髓一样,存在着结合乳糖的凝集因子。但凝集因子在这两  相似文献   

10.
肖春杰  答瑞光 《遗传》1991,13(6):11-13
对孵育3-72小时家鸡胚胎染色体长度及螺旋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还考察了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家鸡染色体的最高一级结构是螺旋结构。(2)随胚胎发育的进展,染色体绝对长度逐渐缩短。(3)伴随染色体的缩短,其螺旋数目亦相应地减少,而螺旋直径却有一定程度增加。(4)每个中期板的染色体DNA含量并不随发育进展而变化。本文还讨论了发育中染色体缩短与螺旋结构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制备了针对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的三种单克隆抗体。ELISA及免疫荧光表明:抗体78-B6和67-E8特异性良好。67-E8只与A.a.的C型反应,而与A.a.的其它血清型及其它主要口腔厌氧菌无交叉反应;75-B6与A.a三个血清型均有反应,与其它主要口腔厌氧菌未发现交叉反应。Y4-B6免疫荧光显示与粘性放线菌有交叉反应,但因其形态特征明显不影响其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豚鼠气单胞菌按2.5×107个/只和5.0×107个/只分成两个剂量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豚鼠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特异性筛选,获得了2株可分泌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并分别命名为3F3和2C9C3。经过鉴定,这两株McAb能够特异性的针对豚鼠气单胞菌,其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型和IgM型;腹水效价分别为10-6和10-5;相对亲和力较高;3F3针对豚鼠气单胞菌脂多糖表位,而2C9C3针对非脂多糖抗原位点。利用实验制备的McAb建立了以McAb为基础的双抗夹心法膜式超灵敏胶体金快速检测方法,所研制的豚鼠气单胞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灵敏度好,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检测时间快,操作简便,为水产上豚鼠气单胞菌的快速鉴定和诊断以及该菌流行的监测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是世界性广泛流行的奶牛和肉牛的传染病。其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瘟病毒属,它的许多生物学特性至今还不很清楚。本试验建立了12株分泌抗BVDV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并结合免疫转移电泳法和放射免疫沉淀法,初步研究了BVDV的多肽。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细胞杂交技术,将长叶车前花叶病毒杭州分离株(RMVha)、烟草花叶病毒普通株(TMVc)和北京番茄株(TMVbe-t)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Ag14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测定,成功地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株属于IgG_(2b),其余4株均属于IgG_(?),5株细胞株均制备了腹水抗体,ELISA效价最高达256000,琼脂双扩散效价达128,根据与15个不同RMV和TMV毒株的反应特性,可将5株单克隆抗体分为A、B、C三组,分别针对a、b、c三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根据三组单克隆抗体反应性的差异,15个毒株可分为8个血清型,本文讨论了所获得的5株杂交瘤细胞在植物病毒的诊断、病毒病原的鉴定及病毒分型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8个分泌抗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它们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具有FA和ELISA特性(FN1、FN4、FN29、FN30、FN35、FNl22);(2)具有FA、ELISA和HI特性(FN7);(3)具有ELISA、HI特性和中和能力(FN106),根据FN30和FN106的ELISA试验,可将11个NDV毒株分为二种不同的抗原群,应用FN4-FITC,FN7-FITC和FN29-HRP试剂,对人工感染NDV和野外送检病例检测结果表明,单抗试剂的DFA阳性率(92.3%)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87.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89.7%,这些单抗试剂用于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6.
天花粉蛋白是中药天花粉的有效引产成份,在应用中它偶尔也引起过敏反应。我们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一株分泌抗天花粉蛋白特异性IgE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在实验中,二次免疫的C57 BL/6 J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分别被用来同NSI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虽然在融合前动物血清IgE抗体效价仅为40~160 PCA滴度,但用肠系膜淋巴结细胞进行的4次融合都产生了IgE杂交瘤。阳性率为1.0-6.7%。对比之下,用脾细胞进行的另外两次融合却没有观察到IgE杂交瘤产生,统计结果说明差异显著(P<0.05)。该IgE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内和体外诱发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56℃热处理2小时能使该抗体诱导PCA反应的能力完全丧失,然而却不影响其结合抗原的能力。对该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的鉴定表明,它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精制天花粉蛋白和结晶天花粉蛋白上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经ELISA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株识别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Ⅱ4B、Ⅲ4C。WesternBlot法显示该抗体特异性地识别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ELISA法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体内成瘤后产生的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1:600;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平均为90-100;亚类鉴定单抗的重链为小鼠IgG1,轻链为κ型。结论:成功地制备了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羧基荧光素为示踪物,发现在爪蟾胚胎内胚层大多数细胞之间,这种分子量为376 D的染料的转移,只有到原肠胚末期后才能测出,在此之前,这些细胞之间仅有电耦联存在。观察表明,这一差异不可能单由于细胞分裂体积减小所致,它反映了在原肠胚末期细胞间连接通讯能力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转变,是细胞的这一通讯能力发育的结果。这个转变与已知的两栖类内胚层细胞分化区域模式在神经胚早中期的建立在时间上相衔接,因此它是否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值得进一步查明。在早期囊胚及以后割离的植物性半球的内胚层细胞中,或在中囊胚期之后割离再由单细胞重新聚合成的小细胞团中,其细胞间普遍出现羧基荧光素转移的时间与这些细胞在在体条件下的一致,说明其细胞间连接通讯能力的发育在这样的离体标本中能完全自主地进行。这些标本可以代替整体标本用来方便地测定该转变出现的时间。这种测定对研究各种因素对细胞间连接通讯能力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应用杂交瘤技术,以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北京分离株(prGV-801)、武汉分离株(prGVw1-78)和济南分离株(prGV-J)等4株病毒为抗原,获得9株杂交瘤细胞(Fr1~9)。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效价最高达8000,腹水效价最高达450000。9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各呈现株或组特异性,其中pr1~4分别与4个毒株起反应,pr5~8可与2~3个毒株起反应,而Pr9则与所有4个毒株均起反应。据此,认为这4个毒株有抗原性差异。不同毒株间抗原性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病毒粒子上,而且也存在于颗粒体蛋白上。讨论了昆虫病毒单克隆抗体在鉴别病毒抗原性差异,生物防治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