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小干扰RNA(siRNA)对人大肠癌细胞株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大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LoVo 细胞的表达及迁移能力.将与CXCR4 mRNA互补的 siRNA及非抑制性双链RNA(Non-silencing dsRNA),在脂质体介导下以150 nmol/L终浓度转染大肠癌细胞SW480,以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XCR4表达的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大肠癌细胞SW480迁移的变化.结果:大肠癌细胞SW480高表达CXCR4,大肠癌细胞LoVo低表达CXCR4,SW620的CXCR4表达水平介于二者之间.与LoVo 细胞相比,SW480和SW620迁移细胞明显增多(P<0.01).与对照组、脂质体组和Non-silencing dsRNA组相比,siRNA组SW480细胞内CXCR4 mRNA和蛋白均明显降低,细胞迁移被明显抑制 (P<0.01).结论:CXCR4 siRNA可通过下调CXCR4的表达抑制人大肠癌细胞SW480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FLIP(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 mRNA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Fas抗原(CD95)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株人大肠癌细胞株中c-FLIP mRNA的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癌细胞Fas抗原表达.结果:SW1116及SW620细胞株 c-FLIP mRNA 表达阳性并相对高水平表达Fas抗原,而LoVo细胞株c-FLIP mRNA表达阴性并低水平表达Fas抗原.结论:在大肠癌细胞中,c-FLIP mRNA的表达趋势与Fas抗原一致,提示c-FLIP可能在抑制Fas抗原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在人大肠癌细胞系及大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意义。方法 培养不同转移能力的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和SW620细胞,收集50例大肠癌石蜡组织,50例淋巴结转移性大肠癌石蜡组织: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的方法研究环氧化酶2在不同转移能力人大肠癌细胞系及原发人大肠癌组织和大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环氧化酶2蛋白在SW480和SW620细胞株中均阳性表达;环氧化酶2mRNA在SW620比SW480细胞中表达增高,表达量的平均倍比关系为2.268。环氧化酶2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的异常表达高于原发大肠癌石蜡组织,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氧化酶2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iASPP沉默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首先检测临床样本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iASPP mRNA的表达差异、结直肠癌细胞系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mRNA和蛋白质iASPP表达差异;然后在人结肠癌细胞SW480中转染iASPPsi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ASPP mRNA表达效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iASPP的蛋白表达水平;最后用MTT法和Brd U法检测沉默iASPP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ASPP mRNA表达相比癌旁正常组织上调;结直肠癌细胞LoVo、SW620和SW480中iASPP mRNA和蛋白质表达相比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均上调;在SW480细胞中转染iASPP-siRNA可下调iASPP的表达;沉默iASPP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结论沉默iASPP基因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163-166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人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结直肠癌细胞系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SW620和低转移潜能细胞SW480、RKO、HCT116、DLD-1进行常规培养,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PPAPDC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PPAPDC1A蛋白表达。结果 6种人结直肠癌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213、344.116,P<0.05)。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SW620中PPAPDC1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DLD-1、HCT116、RKO、SW480细胞(P<0.05);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W620细胞(P<0.05);DLD-1细胞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CT116、RKO、SW480细胞(P<0.05);低转移潜能细胞HCT116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RKO、SW480细胞(P<0.05);RKO细胞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W480细胞(P<0.05)。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与SW620细胞中PPAPDC1A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480、RKO、HCT116、DLD-1细胞中PPAPDC1A mRNA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PDC1A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与人类大肠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F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1在3株不同分期人类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Claudin-1在大肠癌Dukes'type C期细胞株SW620强表达,Dukes'type B期细胞株SW480次之,Dukes'type A 期细胞株SW1116最弱.结论:Claudin-1在人类大肠癌细胞株中有表达,其表达量与大肠癌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功能性序列重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并在人大肠癌SW620细胞株中表达.方法 采用RT-touchdown PCR方法 ,从人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提取总RNA,扩增MALAT1功能性序列,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TA2载体,测序证实后,克隆至pEGFP-C1质粒中,构建重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转染人大肠癌SW620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质粒转染前后MALAT1/fg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pTA2载体和pEGFP-C1载体克隆、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证实人MALAT1功能性序列重组真核荧光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荧光显微下观察到带绿色荧光的SW620细胞.pEGFP-C1-MALAT1/fgf转染前后SW620细胞MALATI/fgf mRNA表达水平倍比关系为2.376±0.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MALAT1功能性序列真核荧光表达载体pEGFP-C1-MALAT1/fgf,转染SW620细胞后可引起MALAT1/fgf mRNA表达上调,为进一步研究MALAT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人大肠癌的关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比较人大肠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筛选并探讨肿瘤转移相关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高低转移性细胞株SW620和SW480蛋白质图谱的差异表达,查询数据库筛选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质。结果 MalenieⅢ软件分析3次相同条件下的2-DE图谱,结果显示重复性、匹配性较好。SW620检测到(1316±62)个蛋白点,平均匹配率82%;SW480检测到(1332±74)个蛋白点,平均匹配率80%;蛋白点分布以PI4~7、相对分子质量20000~70000范围内最多。两种细胞株25个差异蛋白点(SW62014个、SW48011个)胰酶胶内酶解、质谱分析获得23张肽质量指纹谱;数据库查询结果高度匹配已知蛋白质3个,初步匹配已知蛋白质或片段14个。在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中,部分与基因转录、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凋亡有关,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分化、增殖、侵袭、黏附和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结论 人大肠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SW620和SW480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提示大肠癌转移过程的发生是多种蛋白质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Galectin-3在不同病理分期大肠癌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变巧  龚伟  耿炎  陈琳  武金宝  姜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3):1585-1587,1591
目的探讨galectin-3在三种不同病理分期的大肠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及其表达与大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SW1116、W480和LOVO3种不同病理分期大肠癌细胞株,用RT—PCR方法研究galectin-3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研究galectin-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galectin-3进行细胞定位研究。结果galectin-3主要表达在大肠癌细胞浆中,在细胞膜也有少量表达。在Duck's分期依次为A期-D期的三种大肠癌细胞株:SW1116-SW480-LOVO细胞中,galectin-3的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依次增强,各纽间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ectin-3主要表达在大肠癌细胞浆和胞质中,Galectin-3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大肠癌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laudin-1在大肠癌中的作用,构建包含claudin-1基因编码区域的重组质粒.方法 从人类大肠癌细胞株SW620用Trizol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DNA,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T4连接酶进行连接:将PCR产物插入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载体,然后转染进人人类大肠癌细胞株SW480.结果 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显示序列正确,在SW480中主要为膜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claudin-1/pEGFP-C1重组质粒,并能在人类大肠癌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在人类大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方法 采用激光共聚集显微镜检测Claudin-1在3株不同转移潜能人类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 Claudin-1在 SW1116(Dukes' type A期)为细胞膜、细胞浆表达;SW480(Dukes' type B期)以细胞浆表达为主;SW620(Dukes' type C期)细胞表达部位为细胞核、细胞浆表达。结论 Claudin-1 的表达部位随着大肠癌的进展出现异位,即Claudin-1由细胞表面膜转移至细胞浆和细胞核。 【关键词】 大肠癌; Claudin-1; 激光共聚集显微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小RNA622(microRNA-622,miR-622)及双重特异性酪氨酸调节激酶2(DYRK2)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细胞系SW1116、SW480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SW1116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培养结肠癌细胞系SW1116、SW480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细胞.Real time PCR检测组织及细胞中miR-622的表达,Real 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DYRK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SW1116中转染miR-622 mimics上调miR-622表达,同时对照(NC)组转染阴性序列并验证,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上调miR-622后SW1116中DYRK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用Transwell法检测SW111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细胞SW1116中miR-622 mRNA呈高表达而DYRK2 mRNA及蛋白呈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916,P<0.01).转染miR-622 mimics后,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NC组,miR-622 mimics组DYRK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1).相应的,Transwell结果显示,相比于NC组,SW1116细胞转染miR-622 mimics后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结论 结肠癌中miR-622呈高表达而DYRK2呈低表达,上调miR-622可负性调控DYRK2表达并促进SW1116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与大肠癌细胞相互作用对大肠癌细胞表达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 EMMPRIN)的影响。方法建立大肠癌细胞SW620与HELF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模型,并设SW620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组,通过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对照组和共同培养组SW620细胞中EMMPRIN的表达。结果共同培养组SW620细胞EMMPRIN的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成纤维细胞与大肠癌细胞相互作用促进了大肠癌细胞EMMPRIN表达增加,EMMPRIN表达增加可能在大肠癌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酶激活受体1和2在结肠癌细胞的表达及其作用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1和2(PAR1和PAR2)在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SW480细胞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RT-PCR法检测SW620和SW480细胞有无PAR1和PAR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利用各自不同的激动剂、拮抗剂及相关抗体,观察对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SW480均有PAR1和PAR2 mRNA的表达,但仅见SW620细胞表面具有PAR2蛋白的高表达,PAR1蛋白表达不明显;SW480细胞表面既无PAR1也无PAR2蛋白的表达.SW620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SW480细胞,PAR1和PAR2的激动剂以及因子Ⅶa均可促进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IL-8的分泌;PAR2拮抗剂对细胞迁移起抑制作用,抗PAR2抗体对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有干预作用.结论: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结肠癌细胞表面大量表达,可增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及IL-8的分泌,表明与肿瘤的转移能力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线粒体DNA的突变,克隆突变的大肠癌线粒体DNA(mtDNA)基因,构建pcDNA3.I(+)-mtDNA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导入NIH3T3细胞,以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提取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mtDNA,扩增D-LOOP区,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并用脂质体法导人NIH3T3细胞。结果 检测出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细胞mtDNAD-LOOP分别有10、9、8个突变位点。成功克隆1119bp的mtDNAD-LOOP区至表达质粒pcDNA3.1(+),并导入NIH3T3细胞中。结论 线粒体DNAD-LOOP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大肠癌细胞株中突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稳定干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LINC01224表达的结直肠癌LoVo和SW620细胞株,并探讨下调LINC01224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GEPIA2数据库分析LINC0122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qPCR法检测LINC01224在10种人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3种不同的LINC01224 siRNA分别转染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取抑制LINC01224表达效果最显著的siRNA序列构建LINC01224 shRNA慢病毒载体。在HEK293T细胞内包装成重组慢病毒颗粒,再感染LoVo和SW620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以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干扰LINC01224的单克隆细胞。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LINC0122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其在10种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HCOEPic。siRNA-3对LoVo细胞内LINC01224表达的抑制率高于siRNA-1和siRNA-2。故选择siRNA-3设计LINC01224 shRNA。与对照组(sh-NC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线粒体DNA的突变,克隆突变的大肠癌线粒体DNA(mtDNA)基因,构建pcDNA3.1(+)-mtDNA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导入NIH3T3细胞,以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mtDNA,扩增D-LOOP区,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并用脂质体法导人NIH3T3细胞。结果检测出大肠癌细胞株SW480、LoVo、HT29细胞mtDNAD—LOOP分别有10、9、8个突变位点。成功克隆1119bp的mtDNAD—LOOP区至表达质粒pcDNA3.1(+),并导入NIH3T3细胞中。结论线粒体DNAD-LOOP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大肠癌细胞株中突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彭梅  白岚  武金宝 《医学争鸣》2006,27(17):1547-155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大肠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以及促进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可能途径. 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法研究TNFR1在大肠癌细胞SW1116中的表达;用MMP-9干预培养的大肠癌SW1116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MP-9不同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时TNFR1表达变化. 结果:①SW1116细胞表达TNFR1;②MMP-9对SW1116细胞表面TNFR1表达有下调作用,但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结论: MMP-9下调大肠癌细胞表面TNFR1的表达,可能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临床大肠癌组织标本中Hsp27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中Hsp2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χ2test,P>0.05),但其过表达和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负相关(Fisher's exact test,P=0.035).应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显示Hsp27基因和蛋白在高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620细胞中呈低表达,在低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480细胞中呈高表达.结论 Hsp27和大肠癌肿瘤细胞的转移行为可能为负相关,可能在阻止其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olo-like kinase-1(PLK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根据PLK1基因序列特点,设计并用化学方法合成小干扰核糖核酸分子(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人大肠癌SW480细胞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MTT法和TRAP-ELISA方法检测PLK1基因转染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所设计的5个siRNA均能明显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PLK1 mRNA水平,以P4效果最好。以P4转染处理大肠癌细胞后,PLK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MTT和TRAP-ELISA方法检测发现,P4siRNA转染组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P<0.05)。 结论 PLK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PLK1 siRNA转染处理大肠癌细胞,可明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