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付月云  龙跃腾  陈志权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83+185-183,18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摘除息肉)技术在治疗胆囊结石(息肉)临床意义。方法:在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下取出结石(摘除息肉)、保留胆囊18例,回顾总结分析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石取净率为100.0%,无合并出血,无胆漏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道镜下行保胆取石(摘除息肉),手术操作方便,安全,微创,效果好,患者容易接受,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30例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取石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30例,平均住院时间80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无出血、胆瘘、胆道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B超均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石复发率低,适合应用于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江庆斌  陈白丽  李东松  武魁 《吉林医学》2014,(35):7779-778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及开腹保胆取石术的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同一术者施术,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34例,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38例,开腹保胆取石术48例,对比分析其况。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取净结石。开腹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量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多于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完全腹腔镜组(P<0.05);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胆道镜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术后随访出现8例并发症,其中4例伤口感染、3例胆汁漏、1例盆腔积液。三组随访3~18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少、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尤其是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术后结石复发率低。开腹保胆术时间相对较快,对患者身体素质偏差者能迅速结束手术,但并发症多,尽可能不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护理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特点,笔者制定了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2011年1月-11月,笔者对本科72例保胆取石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72例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均满意出院,无残留结石、胆瘘、膈下感染的发生,随访6个月,无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现象的发生。结论:完善的腹腔镜保胆取石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增加胆囊结石患者对保胆取石治疗的信任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患者施行保胆取石术,可以取净结石,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胆囊息肉患者行腹腔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210(75.7±33.5)min,住院时间5~11(7.8±1.7)d.术后无出血、胆瘘、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者.门诊随访6~12个月,获得随访64例,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息肉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3年6月46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346例行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123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69例患者中单发结石341例,多发结石128例,结石数量597枚,结石直径0.1~2.8cm,平均(1.1±0.2)cm;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48~79分钟,平均(54.6±5.5)分钟,完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50~93分钟,平均(59.3±5.0)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4~7天,平均住院时间(4.6±1.0)天。术后成功回访449例,失访20例,回访率95.74%(449/469),回访患者中胆囊结石复发16例,复发率为3.56%(16/449)。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是治疗胆囊结石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6例胆囊息肉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中,成功行微创保胆取息肉术80例,成功率93.2%,4例患者由于腹腔粘连,慢性炎症较重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患者由于术中快速病检提示胆囊癌中转行胆囊癌根治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1~5 d,平均4 d。全部病例术后复查彩超显示无息肉残留,切口愈合良好。随访76例,随访率95%,术后随访2个月~2年,2例病人胆囊息肉复发(2.5%);2例胆囊收缩功能不良(2.5%);1例胆漏(1.2%)。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创伤小、恢复快,是可行的、安全的,并且有效的保留了胆囊功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辅助纤维胆道镜进行保胆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以来开展的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25例。结果:25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出血及胆漏,1例患者因牵拉胆囊时胆囊床出血而改行开腹胆囊切除,1例术后1a复查发现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相对小切口保胆取石创伤更小,肋缘下切口的选择更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微创保胆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患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且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临床疗效满意,且手术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治疗胆囊息肉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接受胆囊息肉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9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胆漏情况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对胆囊息肉患者实施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术后进食和住院时间,减少伤口疼痛的发生概率,避免了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概率,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微创保胆取息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予闽 《中外医疗》2013,32(19):15-15,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LRCL)组52例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52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LRCL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消化不良、腹泻发生情况明显低于LC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对符合保胆取石指征的患者应优先选择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 手术(以下简称保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用腹腔镜、硬性胆道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保胆手术82例。结果 82例中成功按照预定术式进行保胆手术76例,保胆成功率92.7%,平均手术时间(80±10 )min,平均住院4.5 d;中转行LC的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0±15 )min,平均住院4.5 d。82例手术均顺利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发现1例胆囊内迷走胆囊管开口2条,发现并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6例。中转LC手术的6例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胆囊壁化脓、胆囊黏膜坏死,胆囊管水肿不通,另5例术后剖开胆囊管见胆囊管结石嵌顿并胆囊管黏膜包裹结石,胆囊管闭锁不通。结论 保胆手术,术前、术中双重筛选,严格把握指征,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保胆手术应该是处理的主要手段,切胆手术是保胆手术的重要补充,保胆、切胆同等重要,辩证统一,互为依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中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配合,实验组患者给予我院改革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手术室的改革后护理配合,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服务更加满意,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手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5月本院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顺利,平均手术(60.3±20.5)min,平均住院(5.5±2.0)d,无术后胆道出血、胆漏、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5个月~4年,2例胆囊内见泥沙样结石,合并胆囊壁毛糙,14例未见结石复发,无自觉不适,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可作为适应症下治疗胆石症的选择方法之一,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8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以下简称保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用腹腔镜、硬性胆道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保胆手术82例。结果82例中成功按照预定术式进行保胆手术76例,保胆成功率92.7%,平均手术时间(80±10)min,平均住院4.5 d;中转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0±15)min,平均住院4.5 d。82例手术均顺利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发现1例胆囊内迷走胆囊管开口2条,发现并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6例。中转LC手术的6例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胆囊壁化脓、胆囊黏膜坏死,胆囊管水肿不通,另5例术后剖开胆囊管见胆囊管结石嵌顿并胆囊管黏膜包裹结石,胆囊管闭锁不通。结论保胆手术,术前、术中双重筛选,严格把握指征,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保胆手术应该是处理的主要手段,切胆手术是保胆手术的重要补充,保胆、切胆同等重要,辩证统一,互为依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损伤、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6例患者保胆手术成功率为98.2%,手术时间平均(48.2±4.3) min;术中出血平均(13.3±2.5)mL;住院时间平均(3.9±0.5)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胆漏、出血、切口感染、腹泻等并发症。结论对结石数量少,胆囊功能良好,有保胆意愿的患者,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又保存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的诸多并发症,而且有益患者术后心理康复,方法简单,临床可行性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期间29例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超声检查证实29例患者胆囊结石全部被清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至术后1个月复查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超声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技术难度小.  相似文献   

18.
陈泽华  王学良  邓骏 《河北医学》2014,(12):1994-1995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胆取石及取息肉术手术方法的适应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及取息肉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和采用胆囊切除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经对比观察,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取息肉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一年后,实验组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3.33%),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及取息肉术适用于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结石,胆囊结石,胆结石,各种胆系结石和各种胆囊等。腹腔镜保胆取石及取息肉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伤口愈合速度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或息肉复发率低,在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息肉)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中,成功行微创保胆取石术18例,成功率85.7%,3例病人由于腹腔粘连、慢性炎症较重,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1—7d,平均4d。全部病例术后复查B超显示无结石残留,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7人,随访率94.4%,术后随访1个月-2年,1例病人胆囊结石复发(5.5%);2例胆囊收缩功能不良(11.1%);1例胆漏(5.5%);1例术后胆囊粘膜出血(5.5%)。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证下,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治疗胆囊疾病是可行、安全的,并且有效的保留了胆囊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LRCL)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60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的临床资料和同期开展的62例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手术(MC)的临床资料以及1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临床资料。结果:3组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LRCL组较MC组并发症更少,预后更佳(P<0.05)。结论:对符合保胆指征的患者行保胆手术效果好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