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全苏水力采煤科学研究设计院研制出《石英》牌井下高频矿山救护通讯装置,用它可实现井下矿山救护总队与担负救护工作任务的小分队之间、小分队与小分队之间以及井下救护总队与地面救护队领导之间的话音通讯。在灾情严重人员呼吸困难时,也可用它实现电码信号联络,利用矿井电话线、动力电缆以及各类金属导体作  相似文献   

2.
<正> 我矿自行设计的安全火花信号从1977年开始在采煤工作面、提升坡口、运输巷道等方面使用,至今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一、设计原则1、此装置适于采煤工作面放顶回柱及运输巷道信号联络之用。在正常情况下和故障情况下所产生的电火花均不能使周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我国采煤工作面通讯、信号、控制系统正逐步完善,目前用于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的有国产CK—1、ZK—1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 一、概述 SKH—1型双工扩音电话,是为采煤工作面设计的,但也适用于链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等生产系统。该电话不仅能通话,还设有1000赫的音频信号,可做生产联系信号之用,代替现在使用的电铃信号。使用了它,对于指挥生产,联系工作,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电气工程应用科学的发展,危险场所中的信号和通讯技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极其显著的。尤其是在采煤工业中,因为应用上了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和新产品,所以使信号和通讯现状为之改观,其水平已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例如采煤工作面的信号装置,在几年前仅用金属拉线和简单的振铃编码法将信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关联聚类算法因难以捕捉异常信号非线性随机变化而造成采煤作业中特征信号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关联挖掘算法的煤与瓦斯突出信号挖掘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提取煤矿井下作业区状态信号特征,为煤与瓦斯突出信号挖掘提供依据;计算煤矿井下作业区状态信号特征之间的关联度,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特征信号挖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煤与瓦斯突出信号挖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机组一次调频响应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提高机组一次调频效果的相关研究中,网源同步问题是关键。一次调频涉及网源之间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是电网频率和机组负荷。解决超超临界机组一次调频效果不理想的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解决网源之间的频率和负荷信号的同步问题。针对机组一次调频控制中频率和负荷两个核心因素,结合上汽超超临界机组一次调频的控制特点,提出通过高精度频率信号直采、合理设置调频死区,可以解决频率信号网源不同步问题;剖析"两个细则"的考核内容,合理优化一次调频控制逻辑,可以解决负荷信号网源不同步问题。该方法可确保电网频率和机组负荷网源同步,在现行考核机制下,能够解决部分超超临界机组因一次调频效果不达标被频繁考核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综采机组监控系统的设计:针对综采机组所采用的PLC种类多的问题,介绍了基于Modbus的统一协议模型的构建;针对采煤机来回移动的工作特性,介绍了一种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相结合的采煤机数据传输方案,即固定综采机组间采用矿用屏蔽双绞线通信电缆作为通信媒介,移动设备机组如采煤机机头上设置一个无线收发装置,在固定的采煤机机尾上也设置一个无线收发装置,机尾无线收发装置再挂接到现场总线上,从而构成一个有线/无线通信链路,实现安装在移动机头上的PLC控制器与综采机组监控系统通信主站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9.
采煤工作面有线传输方式很难适应不断移动和变化的工作现场,文章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但由于采煤工作面特殊的环境导致传输信道复杂,WSN节点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衰减和多径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采煤工作面的WSN物理层——节点收发信机的设计方案,分析了该收发信机选择IR-UWB技术中的BPM方式的原因,给出了基于BMP方式的节点收发信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了发射机中UWB信号的选择及接收机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收发信机成本和能耗较低,硬件容易实现,不需要对采煤工作面的信道特性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0.
罗代强 《自动化博览》2009,26(12):83-85
根据某电厂4×300MW机组汽轮机胀差信号显示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原胀差信号安装方式下存在的问题,并对胀差信号的安装和信号显示方式进行了改进。对同类机组胀差的信号的安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某矿业公司第一套薄煤层MG500采煤机受机身矮、体积小的限制,无法安装油箱和油泵,液压系统只能使用采煤工作面的乳化液为动力液,但系统元器件无法适用于乳化液系统,导致采煤机经常出现制动装置抱闸、机组不能行走等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对该采煤机液压系统制动装置的改造方案,用液压支架上常见的元器件代替原来的进口器件,使之能适应乳化液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采煤机运行稳定、可靠,事故率大幅度降低,维护便捷。  相似文献   

12.
<正> 煤炭科学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山东省无线电厂研制和生产的CK—2型采煤通讯、信号、控制装置于9月16日至18日在济南市由电子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共同主持召开的生产定型会上通过了生产定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本厂经过多年研制和生产的可控硅逆变器,又称交流不停电装置。输入接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220伏,当交流电停电时,能自动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输出。NB_1-220/2型可控硅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是方波,直流输入是220伏,输出功率为2瓩。凡需要交流不停电的场所,例如电站通信载波机电源,信号电源等生产科研单位,都适宜选用。  相似文献   

14.
CK-2型采煤通讯、信号、控制装置在推广使用中,因其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为采煤生产创造效益,但由于使用条件等因素也出现一些故障。本文从用户使用过程中,综述了其常见故障,提出处理办法和改进措施,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力线载波设备在电力系统的35kV以上的各电压等级线路上广泛使用,使用交替复用载波机传输保护信号是继电保护常见的传输方式之一。国内电力系统习惯于把通信设备和保护设备放到各自的机房,两个机房之间通常有几百米的距离,通信设备和保护设备的连接方法也各有不同。从高频保护通道的三大指标:安全性、可靠性、快速性方面,分析了继电...  相似文献   

16.
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要求,提出一种先进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以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等设备的振动信号等实际测量信号作为信号源,利用自主研发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对采样数据进行信号分析,并可通过远程计算机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同时嵌入了视频、音频实时监控,可以实现工作人员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全面、实时远程监控.该系统已在某风电场投入使用,其有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由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网络通信设计、信号传输方式配置不合理,导致了国内核电厂多起由于DCS网络故障引发的机组非计划停机、停堆。为解决这个问题,对核电厂DCS设备设计和集成阶段开展跨控制器网络传输信号优化研究。从核电厂DCS网络设计和信号传输设计入手,深入分析原因并明确优化方向,全面排查了1 900多项跨控制器网络传输信号、制定了硬接线传输的审查原则和优化方案,落实了130项参与机组重要控制、保护和联锁的跨控制器网络传输信号的优化项。此项研究有效避免了机组商运后的大量技术改造和验证工作,提高了机组商运后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核电厂BUP是主控室工作站不可用的后备,也用于执行一些安全相关的功能。为了应对保护系统故障,BUP根据多样化的设计要求,用于控制设备和显示信息;为解决在实现MCM控制模式到BUP模式控制的过程中,BUP报警投用及退出IIC控制开关信号在控制柜间传输时,其供电设计存在的两路电源供电冲突的问题,首次对核电厂非安全级DCS控制柜柜间传输信号供电缺陷及信号传输路径优化进行了研究,在保证满足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先后制定了两种解决信号传输时供电缺陷的优化方案,最终推动落实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供电设计方案,有效避免了机组商运后由于柜间传输信号供电设计缺陷造成的DCS系统功能不可用导致对机组控制失效的情况,提高了机组商运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CK-2型采煤通讯信号、控制装置在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获第三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卢艳宏  冯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10):2642-2644,2647
对于水泵等旋转机械来说,通过采集水泵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能够较全面地判断出水泵设备运行状态;因此,振动信号的采集就成为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关键部分;设计了一套基于小波变换和DSP的水泵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水泵振动信号的实时采集;为了提高振动信号的信噪比,得到较为纯净的振动信号,采用小波消噪的技术对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并且以水泵机组正常运行和发生绕组过热、轻度不平衡、严重不平衡、支座松动等故障为例进行诊断实验,并且故障集参数amax,smax,Tamax,Tsmax和amin,smin,Tamin,Tsmin分别为1.1500,0.1600,46.9787,446.5000和0.9000,0.0700,40.9825,410.6000;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发现故障,区分故障类型及识别故障程度,为水泵机组故障诊断提供了又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其它类似机械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