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提高广东神曲的质量标准,建立具有特征性的广东神曲显微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寻找广东神曲在显微镜下的茯苓和猪苓药材的特征性细胞;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广东神曲中黄芩药材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定显示茯苓和猪苓药材特征性强;含量测定方法显示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检测操作简单,准确,黄芩苷在10.25~328.0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的回收率为99.82%。结论:对茯苓和猪苓药材定性及黄芩药材定量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控制广东神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唐进法  李学林 《中国药房》2010,(31):2900-2901
目的:比较不同煎药时间下,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肉桂时桂皮醛的煎出量,确定肉桂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液中桂皮醛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下中药煎药机煎出桂皮醛的含量高于不锈钢锅(P<0.01);中药煎药机煎煮肉桂,桂皮醛煎出量在20min时出现峰值。结论:最好使用中药煎药机煎煮肉桂,且不必"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论钩藤的带钩率与质量的关系,建立钩藤的显微鉴定和异钩藤碱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法,寻找钩藤药材在显微镜下的最常见的特征性细胞与带钩率的关系;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带钩率的钩藤药材提取物的异钩藤碱含量.结果 显微鉴定:特征性细胞与带钩率不同有关联;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异钩藤碱在1.0943~70.0350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异钩藤碱的回收率为 97.83%.结论 本实验用定性、定量方法来检验不同带钩率的钩藤药材与提取物的质量,对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传统用药习惯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279-280
目的探讨中药用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方法。方法选择不同药材市场所购的中药用肉桂及食用桂皮,通过观察分析生药来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桂皮醛及内酯类检查,分析比较中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的区别。结果中药用肉桂与食用桂皮在来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桂皮醛及内酯类检查等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本文所列的鉴别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中药用肉桂与食用桂皮,确保中药用肉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中成药中桂皮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中成药中桂皮醛的含量杨国红(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100035)肉桂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其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以及薄层扫描法[3]。但含有肉桂的中成药中栓皮醛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6.
林岚 《海峡药学》2009,21(4):62-63
目的建立脾康灵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陈皮、肉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肉桂的挂皮醛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35:65)。检测波长为290nm。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陈皮、肉挂;桂皮醛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1.81%。结论陈皮、肉桂鉴别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皮醛含量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的理化鉴定方法。方法选购自药材市场采购的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通过药材来源、性状、理化鉴定(薄层层析法)、桂皮醛检测、内酯检测,对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进行鉴别。结果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皮在来源、性状、理化鉴别、桂皮醛检查、内酯检测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鉴别方法可以有效鉴别出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确保药用肉桂的质量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张海英  李玲  薛洁 《中国药房》2012,(19):1788-1790
目的:建立肠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佛手、肉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胃片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桂皮醛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桂皮醛检测浓度分别在0.028~0.140(r=0.9998)、0.028~0.140(r=0.9996)、0.024~0.120(r=0.9997)m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99.68%、100.10%,RSD分别为1.48%、1.39%、0.90%(n均为6)。结论:所建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肠胃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肉桂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桂皮醛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月  谢敏  吴春敏 《海峡药学》2012,24(4):59-61
目的建立肉桂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不同产地肉桂药材中桂皮醛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处理,比较相似度时将桂皮醛的色谱峰屏蔽。结果 4批进口肉桂的相似度较高,而8批国产肉桂的相似度差异较大。不同产地肉桂药材桂皮醛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国产肉桂与进口肉桂指纹图谱比较,相似度差,可为肉桂药材的品种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甘露茶定性、定量的检验方法,其目标为显微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寻找甘露茶在显微镜下的防风、广藿香、山楂、鸭脚木叶和青蒿药材的特征性细胞;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甘露茶中青皮药材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284n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显微鉴定:防风、广藿香、山楂、鸭脚木叶和青蒿药材特征性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含量测定:青皮药材中橙皮苷在7.5188~481.2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7.239x+17.608,R2=1(n=7),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1.94%(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甘露茶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苏合香丸的诃子、木香的薄层鉴别和麝香酮的GC鉴别方法进行改进。方法:以没食子酸对照品、诃子对照药材作对照,采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进行鉴别;以木香对照药材作对照,采用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进行鉴别;以麝香酮作对照,采用柱长为2m,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M)和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为混合固定相,涂布浓度分别为1.64%和1.32%,柱温为180℃进行GC鉴别。结果:采用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对诃子及木香进行鉴别,斑点更为清晰。采用改进后的GC鉴别方法对麝香酮进行鉴别,重现性较好,且能与样品中的各杂质峰实现良好分离。结论: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和GC鉴别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乌药、云木香、枳壳、槟榔中药饮片中提取可用于RAPD扩增的高质量基因组DNA。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粗提基因组DNA,部分基因组DNA再进一步用试剂盒纯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RAPD扩增效果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饮片基因组DNA纯化后,以随机引物S28进行PCR扩增获得谱带更丰富、条带更清晰的RAPD条带。结论本文所建立的DNA提取方法可适合多数中药饮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并可进一步用于RAPD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仁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木香、肉桂、广藿香、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薄荷脑和冰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木香、肉桂、广藿香、甘草的特点性斑点。在气相色谱中,薄荷脑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21 64~1.082 0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8%(n=6);龙脑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09 936~0.496 8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1%,RSD=1.6%(n=6);异龙脑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04 156~0.415 6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1.5%(n=6)。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能有效地控制仁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香连丸体外抗菌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香连丸、萸黄连、木香的体外抗菌作用及萸黄连与木香的交互作用对香连丸抗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及药物交互作用定量法.结果:香连丸、萸黄连具有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作用.木香抗菌作用较弱,香连丸中萸黄连与木香的交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拮抗作用,对痢疾杆菌则表现协同和相加作用.结论:从体外抗菌和药物定量交互作用角度看香连丸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完善参茸天麻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味天麻、枸杞子、何首乌、人参和五味子展开鉴别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经实验建立薄层色谱方法能清晰并有效的鉴别天麻、枸杞子、何首乌、人参和五味子药材,阴性无干扰;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天麻素在9.76~97.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396X-804.79,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加标回收率为100.2%,RSD为1.1%(n=9)。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准确、简单,能有效控制参茸天麻药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罗定强  樊宝娟 《安徽医药》2009,13(10):1183-1184
目的改进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方法三批样品分别制片10张,显微特征检出率大于40%。结果金银花的花粉粒、连翘的内果皮纤维、玄参的长方形石细胞、黄芩的韧皮纤维、菊花的花粉粒、僵蚕的菌丝体、蝉蜕的几丁质皮壳碎片显微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改进后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能够更好的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人参健脾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山楂、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当归、山楂、木香。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