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李锌  尹宝才  杨猛  苏海斌 《计算机工程》2006,32(18):228-230
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多描述编码算法,给出了多描述分解的算法和规则,并结合运动补偿时间域滤波(MCTF)进行多描述间的编码,针对无线信道的特点提出了多描述间分层的概念,以适应无线信道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空域分层多描述图像编码(spatial-layer multiple image coding, SL-MDIC)算法有效地利用了MCTF编码的特点,提高了中央信道的编码性能,同时对于收到单个描述或部分描述,解码的图像仍能获得较好的重构图像。  相似文献   

2.
图像的多描述编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像的多描述编码(MDC)是针对单描述编码(SDC)而言,其编码方法是将图像编码为多个位流(描述),并使每个描述都能恢复可接受质量的图像。其恢复图像的质量只依赖描述的个数,即如果解码器接收到的描述越多,则由这些描述共同形成的图像质量就越高。在图像通信应用中,在无信道编码的情况下,用MDC方法可适应传输条件恶劣的信道,尤其是无线信道和网络信道。为了能在传输信道恶劣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图像传输,在对MDC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以及近几年MDC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EZW编码的MD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法简单、有效,其不仅实现了压缩图像传输的健壮性,同时兼顾了压缩效率。  相似文献   

3.
多描述编码针对不可靠传输信道将信源信号分成多个码流进行传输,解码端通过收到描述中的冗余对丢失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恢复。感兴趣区域(ROI,RegionofInterest)编码是新图像编码标准JPEG2000中支持的一项关键技术。这里提出一种对图像在JPEG2000框架下对ROI区域的多描述编码方案,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量化的差错网络下高效多描述图像编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小青  倪林 《计算机工程》2008,34(23):239-240
将多描述标量量化与SPIHT编码联合起来,得到无线差错网络环境下的高效多描述图像编码。对两描述的多描述标量量化进行多维索引扩展,并对由粗量化边索引所形成的多个描述进行SPIHT编码,得到多个可独立传输的多描述码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无线差错网络环境中的图像传输,能够在较大的信道差错率和严格的带宽限制下,获得较好的图像传输差错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多描述编码和分层编码的优势,提出一种差错信道下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分层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利用SPIHT编码的分层内嵌特性,将图像编码为多个SPIHT描述码流,同时根据感兴趣区域将每个描述码流分为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实际应用中根据网络带宽动态调整多描述增强层的传输,基本层传送给低带宽用户,基本层和增强层一起传送给高带宽用户.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带宽受限条件下的差错信道图像传输具有很好的差错鲁棒性,能为图像感兴趣区域提供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信与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与无线信道传输视频内容成为可能,但在这些应用环境下,视频内容会因为丢包(网络)或信道失效(无线信道)而造成数据丢失。解决信道传输错误的问题可以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及信源信道联合编码3种途径进行改进。如今多描述编码已被证明是克服传输错误,尤其是丢包的一种有效的信源编码方法。为了使人们对多描述编码研究的现状有一概括了解,首先介绍了多描述编码的主要特征;然后分别从信源编码及信道编码的角度归纳了及现有解决丢包问题的主要方法;接下来深入讨论了多描述编码的应用与研究的新进展;最后指出了多描述编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吕岩  吴枫  尹宝才 《自动化学报》2007,33(6):567-576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 以避免压缩图像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失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严重下降. 基本思想是在空域将一幅图像按梅花形下采样为两个描述, 为解决传统空域下采样多描述编码技术编码效率低的问题, 提出能充分利用相邻像素相关性的方向提升小波变换, 并通过四叉树的分割实现方向的组织和选择. 边缘信道解码出的低分辨率图像, 通过插值算法实现原始分辨率单描述的图像重建. 中央信道解码出的图像, 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实现两描述的图像重建, 进而进一步改善图像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面向网络应用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方案是当前图像编码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分层的可伸缩性编码、多描述视频编码、精细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和渐进精细的可伸缩性编码等几个方面对各种研究方案进行了探讨和比较,并对可伸缩性视频编码方案研究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蔡灿辉  陈婧  丁润涛 《计算机应用》2005,25(5):1066-1068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案---基于分裂系数的多描述编码。通过对每一个小波系数进行按位下采样,把一个系数分裂为奇数位系数和偶数位系数。奇数位系数信息和偶数位系数保护信息构成一个描述,偶数位系数信息和奇数位系数保护信息构成另一个描述。两个描述通过不同的信道进行传输。由于每个描述都包含了奇数位系数和偶数位系数的部分或全部信息,因此,接收到一个信道的信息就可以重建出一定质量的图像。如果所有的信道传输的信息都被接收,就会得到比任何一个单独信道更好的重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多相变换与选择量化算法。  相似文献   

10.
王礽晓  倪林  刘权 《计算机工程》2011,37(6):215-217
介绍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的非线性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能够与目前的标准图像压缩算法兼容,对图像的感兴趣区域进行更好的保护。由感兴趣区域的非线性几何变换产生冗余,对图像进行采样形成多描述编码。通过仿真实验,证实当图像在差错信道下传输而丢失描述时,该算法能够使图像感兴趣区域得到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图像在不可靠网络上传输的鲁棒性,提出基于小波域的两阶段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案.第1阶段对原始图像经小波变换后的系数进行SPIHT编码,形成第1部分描述;第2阶段对SPIHT编码后的系数进行解码,与原始小波系数作差分,实现差值信号的四叉树抽样,通过SPIHT编码形成第2部分描述.将2部分描述复制并同步传送到两信道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冗余调节方便,编码后的数据流能适应各种网络传输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环境下,图像通信常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生而导致质量的严重下降,多描述编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新途径。该文提出了一种多描述网格编码矢量量化新算法,给出了多描述分解的方法和规则,并通过构造一个代价函数,提出了最优搜索策略,用维特比算法对多描述编码最优路径进行搜索。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有效利用网格编码矢量量化将量化码书大小扩大一倍的特性,提高了中央通道的编码性能,而如果只收到单个描述,解码图像仍能获得较好的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冗余Ridgelet变换实现了一种多描述编码方案。在JPEG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冗余Ridgelet变换,不仅在描述之间引入了冗余,而且根据脊波变换对图像分解的有效性,同时可以获得理想的图像压缩效果。该方案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块、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变换以及量化;对得到的系数矩阵进行按频率重排;重排后的系数矩阵再做冗余Ridgelet变换,根据脊波域系数能量的特点产生描述。实验表明,当产生两个描述时,提出的多描述编码方法,即使只收到一个描述时,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图像重建效果,从而有较好的抗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6.
顾云 《微型电脑应用》2012,28(6):17-18,54
双向中继系统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可以有效的提高无线中继网络的吞吐量,受到了普遍关注。为了提升物理层网络编码在无线信道中的性能,提出了联合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设计思想。在联合信道编码-网络编码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LDPC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的线性性质来提升网络编码在双向中继系统中的性能,并最后给出该方案的误码率仿真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