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附3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60例均为女性,年龄16—74岁,平均43岁。溢液时间3天一2.5年。单侧溢液者302例,双侧溢液者58例,伴乳房肿块者29例。选择其中82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为乳腺癌18例,乳管内乳头状瘤36例,良性乳房疾病28例。65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中病理结果为乳癌者15例,占23.1%;乳管内乳头状瘤病32例,占49.2%。结论 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结合乳管造影、导管镜可明确乳头溢液原因。对45岁以上的乳头血性溢液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志物CA153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68例乳腺良性病变者、40例健康产妇的血清和乳头溢液(乳汁)CA153水平,进行敏感度、特异度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乳头溢液CA153的水平高于健康人和良性病变者(P均〈0.01)。乳头溢液CA153对于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88.9%。血清CAl53测定的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95.4%。结论乳头溢液CA153测定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稍低于血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乳头溢液CEA测定对诊断乳腺导管癌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头溢液CEA测定对诊断乳腺导管癌的评估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科(110042)张斌乳癌伴乳头溢液者不多,对乳头溢液进行癌胚抗原(CEA)测定诊断乳癌仅在近几年才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迄今尚未被临床广泛应用。为了便于理解乳头溢液CEA测定对诊断乳癌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0~1986年间共收治乳头溢液症80例,采用乳房钼靶X光摄片、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房肿块切除活检及—或选择性乳管造影等检查方法,临床诊断为乳腺癌并经病理证实的有22例。余58例临床拟诊为良性乳头溢液症,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病检发现乳腺癌5例,乳腺导管腺上皮增生2例,分别改做了乳癌根治或单纯乳房切除术。随访1~5年,疗效较满意。本文着重阐述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头溢液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211例不同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年龄分布、乳头溢液与乳房肿块情况、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211例患者中,乳头状瘤874例,乳头状瘤病231例,乳头状癌106例;恶性病变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良性病变患者(P<0.01),31~50岁为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的高发年龄;16.0%患者有乳腺疾病手术史,乳头状瘤病患者中先后多次手术及同时双侧手术者明显多于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癌患者(P<0.05);67.8%患者有不同性质的乳头溢液,乳头状癌患者中溢液病例少于良性病变患者,但血性溢液明显多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约80%的良性病变术中可见肿块,恶性者术中均可见肿块,乳头状瘤病患者中伴有中-重不典型增生者明显多于乳头状瘤(P<0.05),肿块>1.0 cm时常伴有中-重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癌患者肿块平均最大径(1.93±0.78)cm;导管造影及导管镜检查对良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彩色B超和钼靶(P<0.05)。 结论:不同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有一些共同表现,也有各自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临床正确诊断及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乳头溢液251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0年12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251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1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占64.1%,导管扩张症7.2%,囊性增生症14.7%,乳腺癌10%及其他4.0%。结论 乳头溢液的主要原发病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症、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钼靶摄片与导管造影相结合,对明确乳头溢液的原因有较高价值。半数以上≥50头乳头溢血患者是乳腺癌患者,术前术中对病变的准确定位对手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硬性乳管中窥镜在诊断乳管内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传  游凯涛等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8):602-604,T005
目的 观察乳管内窥镜下乳管内病变的特点,探讨准确诊断及治疗乳腺疾病的低创性新方法及可靠依据。方法 用奥林巴斯硬性乳管内窥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对6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并对计算机图象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共发现恶性肿瘤4例,癌前期病变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15例,乳管扩张及浆细胞性乳管炎37例。结论 硬性乳管内窥镜能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病变情况。并能追踪和记录病变,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部分修改了乳头溢液患者的手术指征,是明确乳头溢液病因所不可缺乏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硬性乳管内窥镜在诊断乳管内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观察乳管内窥镜下乳管内病变的特点,探讨准确诊断及治疗乳腺疾病的低创性新方法及可靠依据.方法用奥林巴斯硬性乳管内窥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对6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并对计算机图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共发现恶性肿瘤4例,癌前期病变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15例,乳管扩张症及浆细胞性乳管炎37例.结论硬性乳管内窥镜能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病变情况.并能追踪和记录病变,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部分修改了乳头溢液患者的手术指征,是明确乳头溢液病因所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头溢液在各种乳腺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3%~8%[1]。以往对乳头溢液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我院新引进了德国铂立纤维乳管内视镜(fiberoptic ductoscopy,FDS),它无创伤,可以直视溢液乳管的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2006年7月至10月对3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FDS检查,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0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岁。其中按溢液乳孔数目分为单孔溢液18例,双孔/多孔溢液12例。按乳头溢液颜色分为乳白色溢液3例,无色浆液性溢液8例,黄色浆液性溢液8例,血性溢液11例。本组患者体检均未触及明显乳房肿块。2.仪器:德国POLYDIAGNOSI公司的…  相似文献   

10.
乳管造影在鉴别良恶性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管造影在鉴别良恶性乳头溢液性疾病的应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普外科(110024)吴树森,闻博乳房分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病理性乳头溢液占全乳房疾病的5%~10%,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文献记载,在乳头溢液病人中乳癌所占比例各家报告差异悬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