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仿真实训法在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我校对2008级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改进,即在技能教学中引入临床典型案例,模拟病房环境进行仿真实训。结果采用案例仿真实训教学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期中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生的期末操作成绩高于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中,大部分护生对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应用的效果持肯定态度,94.2%的护生赞成仿真实训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教学;64.1%的护生认为自己能针对不同病情对患者进行恰当的解释,54.5%护生认为操作时能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加以考虑和分析。结论仿真实训法不仅能训练护生的操作技术,同时能有效地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手术室技能综合实训在大专外科护理学中的改革和实践体会。方法随机抽取40名大专护生为实验组,另抽取4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室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法,实验组采取改良式手术室技能综合实训,实行参与式角色扮演教学,对2组护生进行手术室技能考核,并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手术室技能理论考核成绩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室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改良式手术室技能综合实训效果评价各项指标同意率均在90%以上,参与式角色扮演实训教学法受到大专护生普遍欢迎及认可。结论改良式手术室技能综合实训有利于提高大专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自主操作积极性,减轻教师实训压力,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技能考核标准中加入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方法 2010年秋季,在我校2008级护理本科生操作技能考核中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期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态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态度成绩高于对照组;全体护生期中与期末操作技能考核中沟通扣分累计比较,操作前、中、后的沟通扣分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护生对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应用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 改革操作技能考核方法与标准,合理、客观地评价护生在护理技能操作中的人文关怀状况;推进考核标准应用,综合评价护生综合素质;重视考核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学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竞赛活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5级320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竞赛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护生进行阶段性操作考核,并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护生对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竞赛活动的教学效果评价良好。结论把竞赛活动引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与效果评价。方法 本研究做非同期对照设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78名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58名学生为对照组1,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9级60名学生为对照组2,采用线上理论授课+虚拟仿真实训模式;2020级60名学生为实验组,应用虚拟仿真实训+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完成后对3组进行操作考核。结果 3组操作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技能、护理记录项目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各条目得分均较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职业认同感条目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训能有效利用实训时间,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护理本科生在烧伤科临床实习期间采用双导师制模式的探讨,了解其实际效果,以更好地培养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方法 将2010级及2009级烧伤科本科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导师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单一导师制带教,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出科考核、教学满意度调查及导师对两组护生进行能力评价。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师普遍认为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导师制适合烧伤科的临床带教,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在护生实习前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护生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实训教学方法。实训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向实验组护生发放调查问卷,比较护生实训前后人文关怀情况;实训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考核,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人文关怀及临床分析能力4个模块。结果实训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情况较实训前有明显改善(P<0.001),实验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融入实训教学,能有效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临床分析能力与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引入高职护理《内科护理学》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情景模拟实训教学中,比较此种实训教学法和传统实训教学法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00名本学院二年级高职护生,将其分为两个教学班,教改班的《内科护理学》和《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均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情景模拟;传统班采用病例分析和专科护理技能实训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和技能考核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门课程两种教学法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结果 实训教学前,比较两班护生的自主学习得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教改班护生两门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明显高于传统班,其中学习动机、自我管理和学习合作能力的得分也显著高于传统班,P<0.05。教改班护生实训教学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学习动机、自我管理和学习合作能力的分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教改班护生两门课程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性高于传统班学生,P<0.05。结论 相比较传统的实训教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情景模拟实训教学高职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应用于高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仿真模拟教学,借助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网进行实训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并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技能考核和病例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仿真模拟教学各项目的肯定评价均达到88%及以上。结论仿真模拟教学借助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网进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可以培养护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可极大地提高高职健康评估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案例教学法结合微课在临床护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水平。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心内科实习轮转的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48名选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50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PPt授课加模拟人操作方式教学,实验组则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微课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综合性评价反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在心内科实习后,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考核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护生认为案例教学结合微课可以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出科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提升护生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能力。结论护生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形式新颖,能够将师生间互动的环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将案例教学法与微课相结合能够将推演过程展示得更加清晰,节省资源,可以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增加护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新形势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理念对中专护生开展泌尿外科整体护理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76名中专护生采用随机抽样分两组教学,实验组采用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整体护理教学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单向说教教学法.两组均通过实习成绩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专科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护理查房病历书写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较高.[结论]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整体护理教学模式可提高中专护生的泌尿外科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择112名本学院2021级专科护生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一班)和对照组(二班)两组,每组各56名。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基础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同时测量Seminar教学的效果。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开放思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得分高于实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开放思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Seminar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实验组护生的理论A3、A4型案例分析题、理论总分、操作案例分析、操作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提高了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中随机抽取60名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对照组按照既往教学内容授课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以护生期末技能操作、理论考核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技能操作、理论和总成绩分别为25.23±2.27、53.33±3.81和78.57±4.55,对照组分别为23.76±2.75、50.87±3.95和74.63±4.30,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技能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有利于提升护生学习兴趣、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沟通交流、分析问题、人文关怀和审美能力方面,实验组的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美学与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能够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成绩及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40名学生为对照组,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39名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通过实训考核与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实训考核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及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训总体成绩、生命体征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媛媛  苏幼新  郝彩玲 《中外医疗》2009,28(19):120-121
目的评价血压测量仿真手臂在检体诊断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07级临床医学专科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进行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应用血压测量仿真手臂进行练习。结果在血压测量专项技能考核中,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压测量仿真手臂在检体诊断实训教学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的大专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对实训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验组护生在课程前后进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课程结束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护理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课程前与课程结束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为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效果。方法将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共105名护生纳入本研究,其中的一个班为研究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施教。对照纽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比较两纽一学期后期末考试成绩与临床操作成绩,并在学期结束后对研究纽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的评价。结果研究组一学期后期末考试成绩与临床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加深护生对临床护理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增强护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并能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147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调查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70名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评价良好。结论 在《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教学资源不足,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1+X”证书制度指导下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对高职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237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课程改革,对照组按原有授课内容组织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授课后实验组职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授课前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1+X”证书制度的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及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慕课结合思维导图在中医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形式传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实验组采取慕课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授课,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本科护生的成绩及护生学习积极性、护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中医护理学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掌握、教学方法及学习驱动力、学习目标、扎实学习、学习积极主动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慕课结合思维导图运用于中医护理学教学中,能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