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深冷空分装置制氩的工艺原理及适用场合,从对氧提取的影响、装置能耗、工业应用可行性角度分析了深冷空分装置对氩组分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浅谈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征 《化工之友》2007,(9):19-20
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介绍了该技术与传统深冷空分制氧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空气分离的三种主要技术及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制氧行业占统治地位的深冷技术原理及流程做深入讲解,总结空分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及营口地区应用该技术的企业概况。  相似文献   

4.
王德和 《中国玻璃》2007,32(6):28-31
通过对VPSA和深冷空分制氧的原理和特点的描述,阐述小规模全氧玻璃窑制氧装备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空气分离设备和工艺节能降耗的技术革新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各种模式的空分装置相继产生,方便满足各种各样客户的需求。其原料为空气通过深冷制氧的空分装置,一直存在能耗及产品产量的多少,精馏工况是否稳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上塔中部氧含量便是判断和参考这些问题的最终参数。因此控制好上塔中部氧含量才能实现装置在低能耗的情况下,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同时也为环保减轻了负担,珍惜资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1 增建氧系统方案的提出 1.1 广州乙烯空分现状及其特点 1.1.1 空分概述 空分就是以空气为原料,采用深度冷冻、液化精馏的方法。把空气分离成氧(O_2)、氮(N_2)、氩(Ar)等气体。 空气中含氧20.93%,含氮78.03%,含氩0.932%,这三种气体总量占空气组分的99.9%,所以,在空分设备中,大多数都同时提取氧、氮或氧、氮、氩三种产品,也有少量只产氧或氮的单一产品设备,广州乙烯空分装  相似文献   

7.
深冷技术在空气分离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下,我国空气分离设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空气分离设备。深冷技术可以说是空气分离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技术了,所以,新型空气分离设备的出现也使得深冷技术的应用更加的广泛了。常见的用来分离空气的设备主要有“常温空分”和“深冷空分”,前者是在温度较高以及常温的时候运行的,在这情况下又有“膜分离”以及“变压吸附分离”两种设计,而后者运行情况是温度非常低的时候。对空气分离设备和深冷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具体阐述和分析了深冷技术在空气分离设备设计应用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深冷技术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梅一宁  王小雨 《广州化工》2023,(11):115-117+125
基于铜基载氧体,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化学链空分制氧系统展开了研究,构建化学链制氧系统模型,分析了反应温度,载气流量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化学链空分制氧系统进行参数优化。此外,本文也构建了传统的深冷空分制氧系统,与化学链制氧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释氧反应器温度可提高氧气浓度和氧气的摩尔流量;水蒸气流量的增加也有利于释氧反应的进行。与深冷空分制氧技术相比,化学链空分制氧技术不仅系统能耗较低,而且制备的氧气浓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空分液氧中烃含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气为原料 ,深冷法制氧的空分设备一直存在主冷爆炸的问题 ,很多国家下了很大的力气进行研究 ,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主要有以下观点。(1 )空气中微量碳氢化合物在空分主冷中浓缩到一定程度 ,即有固态析出时和液氧一起就形成了爆炸性物质 ,最危险的爆炸物质是固态C2 H2 。由于空分设备制造厂家不同 ,各厂生产的氧气中 C2 H2 含量各有不同。我厂规定 0 .1× 1 0 - 6为警戒值 ,超过 1× 1 0 - 6 为停车值。由于现在分析技术的提高 ,色谱仪的应用 ,各种组分都能进行分析 ,各氧气生产厂家对碳氢化合物在液氧中的具体含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如…  相似文献   

10.
某空分装置采用杭氧公司的内压缩节能型技术,2005年元月开工建设,2007年12月投产,设计制氧能力52000Nm^3/h,主要以空气为原料,空气来源于大气,每小时需要27.9万Nm^3,在低温下利用氧氮氩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氮气和氩气。  相似文献   

11.
张兆明 《小氮肥》2013,(7):17-18
0前言 近几年,随着化肥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原先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企业大多已经或正在进行造气炉的改换,由此与造气炉改换相配套的深冷制氧空分装置在化肥行业得以较多使用。由于许多化肥企业对空分装置比较陌生,一些注意事项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XB型13X空分专用分子筛是由上海分子筛厂和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合研制的,主要应用于制氧和空分吸附净化工艺。它比以往传统的深冷空分工艺具有能耗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刘权 《玻璃纤维》2021,(5):42-45
介绍了玻璃纤维行业的基本情况和纯氧燃烧技术,对深冷空分和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做了对比分析.概述了变压吸附制氧由于其工艺简单、能耗较低、操作灵活、安全性较高、维护方便等优势在玻纤池窑纯氧燃烧工艺选型上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变压吸附制氧的发展、工艺原理以及特点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型空分制氮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氮气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重要工业气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氮气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已深入许多工业部门和日常生活领域。 空气分离技术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氮气来源于空气,工业上制氮主要是通过空气分离(简称空分)。目前,空分制氮大致上有以下三种方法,即深冷空分法、分子筛空分法及薄膜空分法,后两种属于非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市场上产能大于100 t/d的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均采用中压氮气双增压膨胀循环制冷工艺。针对某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对采用改进型空气循环制冷工艺(与常规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有所区别)和传统氮气循环制冷工艺(两者均为中压循环双膨胀制冷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详细的比对分析,发现两者在设备(原料空气压缩机、氮气喂气机、循环压缩机及静设备等)投资成本、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相当,但改进型空气循环制冷工艺之综合能效明显优于传统氮气循环制冷工艺——几套高氮氧比液体空分装置详细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型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流程能效高出约2%~3%。基于目前市场上高氮氧比大中型液体空分装置的实际状况,在液氮:液氧≥1.2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此种改进型空气循环双膨胀制冷流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离原理、装置特点、工艺和操作特点、安全性和经济适用性等方面对深冷空分制氮、变压吸附空分制氮和膜分离空分制氮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比较,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氧泵——一种制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泵采用一种固体电解质电解槽,把氧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具有一定压力,生产高纯氧.氧泵制氧不需要庞大的机械和危险的氧压机,其生产成本可比常规空分技术降低1/3并可大幅度降低能耗.本文详细介绍了氧泵制氧技术的原理和氧泵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海油华鹤化工有限公司KDON-45000/35000空分装置包括:空气过滤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空气预冷系统、分子筛纯化系统、低温冷箱系统、增压透平膨胀机系统、规整填料双层主冷精馏塔、高压液氧、液氮泵双泵内压缩系统。高压氧气用于煤气化3台气化炉供氧需求,高压氮用于净化装置低温甲醇洗和合成气压缩机密封气系统,空分设备的预冷系统、分子筛纯化系统,精馏塔等均由开封空分供货,原料气压缩机和空气增压机为陕西鼓风机产品,汽轮机"一拖二"驱动方式,膨胀机一开一备,氧氮泵均为进口设备。空分装置自2015年试车投产以来,稳定运行5a,针对此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都配备空分装置以制备氧气,用部份氧化法制造油煤气,经过净化、配氮再合成为氨。空气中不仅含有氧和氮,还含有氩、氦、氖、氪、氙等惰性气体。其中氩在空气中占有0.93%(体积),它将影响到空分产品氧和氮的纯度。如果不采用分离氩的措施,则欲制得纯  相似文献   

20.
由褐煤制备炭分子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褐煤资源颇为丰富,已探明储量1264.7亿 t,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7.2%。目前,利用褐煤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坑口发电、快速热解、气化、液化、干馏以及作为原料用于制取腐植酸、褐煤蜡和炭质吸附剂。炭分子筛是一种具有较均一微孔结构的新型炭质吸附剂,它和沸石分子筛一样能够筛分分子,在气体分离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以煤基炭分子筛作吸附剂的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工艺,在中小规模的富氮生产条件下,优于传统的深冷空分工艺。煤基炭分子筛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但其性能和生产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煤的选择及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