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广西新松叶蜂的寄主为云南松,观察记录了广西新松叶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广西新松叶蜂在云南省邱北县1年发生2代,以2龄、3龄及少数4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将其卵产于松针上,4月下旬卵开始陆续孵化出幼虫,10上旬老熟幼虫结茧化蛹,第二代成虫出现在10月下旬,第二代幼虫于11月中旬开始孵化,并以发育不整齐的幼虫越冬.广西新松叶蜂在每天的12:00~15:00时成虫羽化最多,第二代成虫的羽化盛期为4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0.8,卵的孵化率为83.1%.  相似文献   

2.
红眼玛弄蝶以幼虫在观赏竹上缀叶为虫苞,在苞在取食竹叶,幼虫5龄。在广东1a5代,越冬幼虫于3月上中旬开始取食,4月中旬化蛹,4月底5月初羽化成虫,从第1代起各代幼虫取食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上旬,6月中旬到7月下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8月下旬到9月下旬,10月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各代成虫发生期从第1代起分别为4月底到5月中下旬,6月中旬到7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8月中旬到9月中旬,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各代各虫态有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3.
方健惠  田椰  孙天鑫 《甘肃林业科技》2005,30(1):13-15,53,F003
巴黎翠凤蝶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1年2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初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底7月初;寄主为芸香科的飞龙掌血、柑橘类等植物;成虫喜访白色系的花,也好在臭水沟处群聚嬉戏,一般在常绿林带的高处活动,飞行迅速,警觉性高而且很少停息,难以捕捉。红基美凤蝶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1年2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蛹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底7月上旬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成虫数量减少,但直至9月仍可见到成虫;7月上旬产卵高峰期,9月初为化蛹高峰期;直到10月上中旬还可见幼虫;幼虫5龄,历期25~35d;寄主为柑桔等芸香科植物。  相似文献   

4.
苹果透翅蛾以幼虫在被害处皮下越冬。翌年4月活动为害,5月下旬幼虫老熟,老熟幼虫吐丝缠绕木屑作茧化蛹,羽化成虫。羽化时,蛹壳一半留在羽化孔内,6月下旬至7月  相似文献   

5.
松阴吉丁在河北承德1a发生2代,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4月底至6月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在5月。7月初第2代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旬至8月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6.
缨鞘钩瓣叶蜂(Macrophya pilotheca)在浙江丽水危害小蜡(Ligustrum sinense)和金叶女贞(L.vicaryi),1 a发生1代,幼虫6龄,以老熟幼虫在土茧内越冬,2月下旬化蛹,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产于叶背叶肉组织内,3月下旬幼虫孵化,4月下旬5月上旬幼虫入土结茧,5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夏越冬。由于成虫的羽化会因阴雨天气而延迟,故成虫羽化可持续一个月左右,造成了虫态的不整齐。成虫有取食嫩叶的习性。  相似文献   

7.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8.
武星煜  辛恒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4):31-32,27
柳厚壁瘿叶蜂是发生在甘肃天水柳树上的中国新记录种,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中结茧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羽化,产卵于芽尖叶片组织内,4月上旬幼虫危害并形成虫瘿,至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幼虫期采用树干注射14%吡虫啉.敌敌畏液剂和30%敌敌畏.氧化乐果液剂,防效可达95.0%~91.2%。  相似文献   

9.
迹地吉丁(Melanophila acuminata de Geer)在河北承德1a发生2代,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4月底至6月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在5月。7月初第一代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旬至8月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上中旬,10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0.
林间调查及室内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在珠海无瓣海桑上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活动,3月中旬化蛹,3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羽化高峰,羽化后不久交配产卵。6月中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约1个月开始入侵木质部。以4月底至5月初防治成虫,5月中下旬防治幼虫为宜。  相似文献   

11.
柳杉大痣小蜂的寄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比较几种寄生率考查方法,以剖粒法是为简便,也符合客观,可在生产上应用;据室内观察成虫的羽化始期为4月15日,最迟至4月24日,羽化高峰期为4月22~24日,低峰期为4月28日;成虫雌雄性比平均为1:1、31。本研究为防治提出了几种方法,其中较为经济方便的是除掉当年受害球果,消灭越冬虫源;在成虫羽化盛期的4月15日至5月初,在柳杉林内进行喷药,杀死成虫。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林间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种群发生规律,验证F2型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诱捕效果,2018年5—8月在辽宁省抚顺市和丹东市开展了诱捕天牛试验.结果显示:F2型引诱剂对云杉花墨天牛具有较好引诱效果,在抚顺、丹东试验松林内,F2型引诱剂共诱捕到天牛14...  相似文献   

13.
荔蒲吉松叶蜂(GilpinialipuensisXiaoetHuang),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吉松叶蜂属(Gilpinia)。1997年秋末,浙江省仙居县原杨府乡大路溪滩的大面积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林突遭荔蒲吉松叶蜂的猖獗危害,其中约3hm2松林被危害致死。1997—2000年全县发生面积623 3hm2,其中近200hm2严重危害。据查,对荔蒲吉松叶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自1997年冬开始了对该虫的分布与危害情况的调查,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摸索探讨。通过近4a的观察与防治试验,基本搞清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1 …  相似文献   

14.
"绿色威雷"保护性防治杨树云斑天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斑天牛成虫在湖北省羽化期为4月10日~5月20日,在成虫羽化初期,采用“绿色威雷”200倍液对杨树4 m以下主干喷雾,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对大面积成片杨树林,通过防治林缘天牛可达到控制整块林地天牛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带齿舟蛾(Odontosia arnodiana(Kardakoff))是危害白桦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的发生1代,以蛹在2~20cm枯枝落叶层中筑蛹室越夏越冬,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在5月3~7日,成虫寿命平均为7天。5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卵孵化,高峰期在5月30日~6月3日。孵化后幼虫开始危害,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到7月上旬幼虫下树潜入枯枝落叶层下。化蛹高峰期7月19~25日。阿维菌素乳油喷烟防治,以药:柴油1:25为最佳配比,10天后的防治效果可达到89.63%以上,既高效又经济。0.9%阿维菌素和1.2%烟参碱不同浓度喷雾实验,防治后7天,0.9%的阿维菌素4000倍、1.2%烟参碱2000倍达到防治要求和经济效益最优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楠木人工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楠木撒播与条播及遮荫与不遮荫的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楠木苗木生长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出苗期,从3月上旬~4月上旬;幼苗期,从4月上旬~6月上旬;速生期,从6月上旬~10月上旬;生长后期,从10月中旬~12月中旬。不同播种方式对苗木出苗率有一定影响,条播出苗率高于撒播;对苗木高和地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观测结果表明,黄山松于3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3月底开始芽萌动,紧接着4月初开始新梢生长,新梢生长最快时期是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逐步停止,生长期仅40~60d。4月8日前后针叶开始萌动和展叶,针叶生长一直持续到9月初,次年5月初开始出现老叶的脱落。大、小孢子叶球明显出现于4月初,4月25日开始撒粉和苞片张开,5月初即撒粉结束,苞片闭合。各无性系的物候及生长节律有一定差异,一般2~12d。通过观测,将为种子园抚育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君迁子(Diospyros lotus.l.)种子播前浸种和浇底水处理,于不同时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君迁子在1月底之前播种出苗较好;土壤持水量低时,播前应浸种,播种时应浇底水,可保证出苗率。君迁子种子休眠不明显,只要水分充足,4月初以前播种均可获得理想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心寒竹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心寒竹地下径复轴混生,灌木状,湖南特有竹种。对实心寒竹的生长调查表明:3月份气温回升后鞭梢开始生长,5—8月进入高峰期,12月至翌年2月基本停止;鞭芽萌发率幼龄鞭较低、壮龄鞭进入高峰期、老龄鞭随着鞭龄的增长而逐渐失去萌发能力;发笋数量盛期最大,初期次之、末期最小;出土竹笋的成竹率盛期最高,初期和末期相对较低;4月中旬开始换叶,每年换叶1次;竹秆高生长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20.
总结引种洛阳后萌发较晚的紫斑牡丹茎叶生长规律情况,结果表明,萌发期为3月上旬;7个品种紫斑牡丹的茎高、叶长和叶宽年平均生长量存在差异,表现出植株高矮和叶片大小的不同,但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候期比原产地提前30天。茎高生长起始时间早,速生期短,生长集中;叶生长的持续时间相对要长;叶宽生长的结束期更迟于叶长。3月12日-4月16日为这些紫斑牡丹茎生长高峰期,平均茎高生长量达23.56 cm;4月24日已完成茎高全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为23.99 cm。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叶片的迅速生长期,4月16日叶片大小定形,平均叶长、叶宽分别达到28.16 cm和23.80 cm。花期集中在4月16-26日,培育晚开新品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