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以往大多采用分期手术,即一期先切开引流,待形成肛瘘后再行二期手术,这种术式明显的缺点在于患者需承受两次手术之苦,经济负担也较重.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开始倡导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根治术式,引入了挂线疗法,其作用机理为:(1)慢性勒割作用;(2)异物刺激作用;(3)引流作用;(4)标志作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挂实线、挂虚线及挂线配合其他疗法.应用挂线疗法的关键要点为:正确寻找和处理内口(感染的肛腺);掌握挂实线和挂虚线的应用指征;注意紧线的问题.至今,该疗法在临床运用已30余年,与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后遗肛瘘的发生,还极大程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病之一,手术仍然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式.手术方式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标志性阶段的演变,即从最初的单纯切开引流,待形成肛瘘后行二期手术,发展到一期根治术,再到以强调保护肛门功能为主的保留括约肌术式.随着这些术式在临床的推广运用,不仅使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逐渐减少,还从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肛门的精细功能及外观的完整性,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腔内超声的应用使妇产科疾病在超声诊断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除经阴道、直肠使用外,我们在肛周部位也尝试着应用,图象显示清晰,提高了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肖海涛  李显 《山东医药》2012,52(30):85-87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肛瘘诊断及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7例肛瘘患者术前行直肠指诊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并与术中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前直肠指诊对肛瘘内口位置判断总准确率为68.2%(Kappa=0.551),术前直肠腔内超声判断总准确率为81.2%(Kappa=0.714),二者相比,P<0.05。术前直肠指诊对肛瘘分型的判断总准确率为72.4%(Kappa=0.499),术前直肠腔内超声的总准确率为86.2%(Kappa=0.731),二者相比,P<0.05。术中发现存在肛瘘支管或慢性脓腔者22例,术前直肠指诊仅发现14例,术前直肠腔内超声发现20例,直肠腔内超声与直肠指诊的准确率分别为63.6%和90.9%(P<0.05)。结论在诊断肛瘘内口位置、肛瘘形态、肛瘘与括约肌关系以及发现肛瘘支管或慢性脓腔方面,术前直肠腔内超声与术中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优于直肠指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直肠腔内超声(EAUS)联合会阴超声(TPUS)对直肠阴道瘘(RV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诊RVF患者56例,术前采用EAUS联合TPUS检查瘘管位置及数量、直肠侧内瘘口、阴道侧内瘘口情况,并均行手术探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EAUS联合TPUS诊断RVF的效果。结果 56例疑诊RVF患者,术前EAUS联合TPUS诊断RVF患者43例;诊断阴道侧内瘘口39个、直肠侧内瘘口59个。手术探查确诊为RVF患者40例,确诊阴道侧内瘘口42个,直肠侧内瘘口60个。以手术确诊RVF患者为标准,EAUS联合TPUS诊断RVF的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68.75%(11/16)、阳性预测值为88.37%(38/43)、阴性预测值为84.61%(11/13)。EAUS联合TPUS诊断阴道侧内瘘口的敏感度为90.47%(38/42)、特异度为92.85%(13/14)、阳性预测值为97.34%(38/39)、阴性预测值为76.47%(13/17);EAUS联合TPUS诊断直肠侧内瘘口的敏感度为93.33%(56/60)、特异度为40.00%(2/5)、阳性预测值为94...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对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直肠占位患者60例,均在术前行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检查。对照手术或活检病理结果,评估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检查对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结果60例患者中直肠腺瘤8例,直肠癌40例,直肠间质瘤12例。腔内超声判断直肠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2.2%、100%、100%、94.2%、95.0%。 结论耦合剂充盈法腔内超声可以较准确地诊断直肠肿瘤,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可靠的术前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经纤维支气管镜腔内超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腔内超声 (endobronchialultrasonography,EUS)是将微型超声探头 (ultrasonicprobe,USP)通过纤支镜进入气管、支气管管腔 ,实时超声扫描 ,以获得管壁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 ,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现将 1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EUS的结果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 对象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4月对 16例经常规纤支镜检查气管、支气管表面粘膜正常 ,常规活检无异常 ,但疑有粘膜下或管外肿瘤患者用USP进行EUS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对结直肠黏膜下隆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微探头对68例70处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灶进行肠镜下超声检查,总结内镜超声特点,并与最终诊断比较.结果 发现类癌20例,表现为黏膜下层低回声;脂肪瘤12例,多位于右半结肠(11/12),表现为黏膜下层、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囊肿12例,表现为黏膜下层的单房或多房性的无回声区,包膜完整;间质瘤或平滑肌瘤12例,多位于直肠9例,表现为黏膜肌层及以下各层次的均匀或不均匀低回声为主,外覆稍强回声包膜,两者在超声下很难区别;恶性淋巴瘤3例5个,表现为局部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增厚,呈中低回声,不均匀,较少侵及固有肌层;血管性病变(血管瘤、静脉曲张)3个,表现为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无回声,部分中、高回声,圆形或不规则形,散在或成族状分布,部分互相沟通;另外,还有子宫内膜异位2例,色素沉积1例,阑尾慢性脓肿1例,壁外压迫2例.超声与最终诊断结果均相符.结论 经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大肠黏膜下隆起的大小、肠壁起源和边界.根据超声特征对黏膜下良恶性判别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能与腔外压迫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肿瘤之一,准确的术前分期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随着内镜超声(endosopicultrasonography,EUS)技术的发展,EUS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及分期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近几年,国内外陆续有经食管的EUS和气道内超声检查(endobronchialultrasound,EBUS)的大型、多中心、前瞻眭的临床研究报道,证实EUS和EBUS检查对肺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对EUS和EBUS在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结石是-个多发病,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有时由于经腹扫查受肠道气体干扰,膀胱充盈不佳等限制,结石的阳性检出率不高,特别是急腹症状态下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而经直肠扫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董亮 《山东医药》2003,43(7):55-55
经支气管镜气道内超声 ( EBUS)技术是利用微型探头 ,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管、支气管管腔 ,进行超声探测的一种新技术。 1989年德国首次创建并应用 ,第一代小型化电视超声检查仪由 Olym pus公司 1996年研制生产。随着超声探头工艺逐渐改进与完善 ,微型超声探头外径已经由最初 3 .5 mm减小到 2 mm左右 ,不再需要特殊的纤维支气管镜。带囊型微型超声探头解决了气道内不能注水的问题。EBUS检查系统常选用 Olym pus公司的电视超声主机EU— M3 0 ,超声波的波长 7.5~ 12 MHz,可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也可选用 2 0 MHz的波长 ,分辨 1m m以下肿…  相似文献   

13.
经胃肠镜微探头超声检查用于上消化道病变时,由于超声介质脱气水难以储留而往往影响到声像图的质量,这在食管等部位尤其突出。用于下消化道病变时,由于结肠弯曲度较大而使微探头易折损,且又价格昂贵。为了提高微探头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起源层次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R?NENs)的超声内镜下特点及对诊断和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1月—2021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MEUS),经MEUS或病理诊断为R?NENs的病例共56例,比较黏膜深层起源与黏膜下层起源的R?NENs的超声内镜下表现、病理分级、治疗方式和随访结果。结果 56例中,49例确诊为R?NENs,MEUS诊断R?NENs的敏感度为93.88%(46/49),阳性预测值为86.79%(46/53),准确率为82.14%(46/56)。R?NENs主要表现为中低回声[95.92%(47/49)]。被漏诊的3例R?NENs均起源于黏膜下层,1例表现为低回声、2例表现为高回声。黏膜深层起源与黏膜下层起源R?NENs比较,两者在肿瘤长径、超声内镜下回声强度、回声均匀度和病理分级构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者在肿瘤距肛门距离构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P=0.025),黏膜下层起源者肿瘤距肛门距离≤5 cm占比较黏膜深层起源者有大幅上升[43.75%(14/32)比17.65%(3/17)]。治疗方式上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67.5%(27/40)]和外科经肛门内镜下直肠病变微创手术[25.0%(10/40)]为主,但不同术式间R?NENs的超声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分级构成并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于黏膜深层起源与黏膜下层起源的R?NENs,超声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分级并无明显差别,可能提示两者的预后相当。至于不同起源层次R?NENs的超声内镜下表现,暂未发现其对治疗方式选择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其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术前进行TRUS检查, 记录癌肿浸润周径, 同时采用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并与术后TNM分期进行对照.结果:65例直肠癌术前TRUS检查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6.15%, T1-T4期TRUS诊断准确性分别为 93.85%、87.69%、90.77%及100%, 直肠癌癌肿浸润周径与TNM分期间呈正相关(r =0.89, P <0.01), 结合直肠癌癌肿浸润周径程度可以使直肠癌术前分期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95.38%).结论:TRUS检查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合直肠癌组织浸润周径可提高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MRI、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在高位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高位肛瘘患者72例,术前均进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MRI检查,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腔内超声检查、MRI检查在判断内口、主管、支管、脓腔及瘘管分型等方面的效果。结果术前MRI及腔内超声检查全部清晰显示瘘管的主管道,准确率均为100%。MRI对内口定位与手术结果符合63例、准确率87.50%,腔内超声分别为56例、77.77%,P>0.05;MRI对支管及脓腔定位符合66例、准确率91.66%,腔内超声为38例、52.77%,P<0.05;MRI对肛瘘分型判断符合69例、准确率95.83%,腔内超声分别为33例、45.83%,P<0.01。结论高位肛瘘术前MRI、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均能准确显示主管道,MRI检查对支管及脓腔定位、肛瘘分型的判断准确率优于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环扫超声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食管黏膜下病变与纵隔病变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53例由于胃镜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不能明确来源的表现为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首先行超声微探头检查,明确大致起源后换用环扫超声内镜检查,综合两者结果做出诊断并与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与CT诊断食管黏膜下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0.9%(20/22)、50.0%(11/22),特异度分别为93.5%(29/31)、83.9%(26/31);诊断非侵袭性纵隔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1.7%(22/24)、70.8%(17/24),特异度分别为93.1%(27/29)、62.1%(18/29);诊断侵袭性纵隔病变敏感度及特异度两者均为100.0%。结论超声微探头联合环扫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病变与纵隔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食管黏膜下病变与非侵袭性纵隔病变其诊断的特异度与敏感度显著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心腔内超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ICE)是将超声换能器置于心脏导管头端,从心腔内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新技术,1994年首次被用于射频消融术。近年来其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新型相控阵超声导管不仅具有二维显像、M型显像、血流多普勒检测功能,还能进行组织多普勒显像及实时三维动态显像。它能高清晰地显示心脏解剖结构,提供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信息,尽管目前临床研究较多关注ICE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