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结核性输尿管狭窄较为少见,且诊断十分困难,我院1994年及1996年收治2例结核性输尿管下段狭窄伴肉眼血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输尿管狭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结结核性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分析了1986年7月 ̄1997年1月诊治的4例结核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资料。4例中,输尿管下段狭窄3例,中段狭窄1例,疗程4 ̄36个月。病理过程为病变部位狭窄及同侧肾积水,均经手术、病理检查明显诊断。手术方法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和肾功能情况采取不同术式,术后抗结核治疗效果良好。并结合文献对结核性输尿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9):732-734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输尿管双J管支架置入术在结核性输尿管狭窄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结核性输尿管狭窄患者81例,试验组39例行顺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对照组42例行逆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变化、手术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成功率92.3%高于对照组71.4%,试验组临床症状缓解率82.1%高于对照组59.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6%率低于对照组70.7%,试验组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中,顺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比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更少,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属输尿管支架在非肿瘤性狭窄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OK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非肿瘤性输尿管狭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临床随访结果。结果对16例结核性顽固性输尿管狭窄患者,6例输尿管激光损伤性狭窄患者,9例结石性输尿管狭窄,2例外伤后输尿管狭窄,2例后腹膜纤维化患者进行金属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其中16例结核患者在置入3~6个月后均出现严重的输尿管支架结壳现象,均提前拔除。9例结石性患者也不同程度的在1年内出现支架结壳现象,1例患者1年后因结壳拔除困难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拔除。2例患者在置入期间出现泌尿系耐药菌感染反复发热给以提前拔除,1例后腹膜患者置入36个月后才给予拔除,支架管表面光滑。而同期肿瘤源性狭窄患者43例患者输尿管支架疗效明显,给予更换12条次支架未见结壳现象发生。结论金属输尿管可能不适合结核及结石性输尿管狭窄患者长期留置体内治疗,对于肿瘤源性输尿管顽固性狭窄金属输尿管支架具有良好的扩张引流及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外泌尿学近况介绍内窥镜肾盏颈部切开治疗结核性肾盏颈部狭窄[HwangTK,etal.JUro1,1994,15l:852]为10名结核性肾盏颈部狭窄的病人行经皮肾穿刺内窥镜肾盏部切开术,其中上肾盏颈部狭窄者6例,下肾盏颈部狭窄者4例。先行逆行输尿管...  相似文献   

6.
泌尿系结核虽不常见,却是肺外结核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发病形式。它具有临床多态性,使其难于早期诊断而容易延误治疗,最终导致肾脏损毁。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核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引起了泌尿外科学者的充分重视。一般来说,抗结核药物是泌尿系结核的一线治疗方法。对于结核性输尿管狭窄的病例,早期留置输尿管支架或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可能会降低肾脏丢失的风险。而输尿管肾盂镜检的指征被认为是罕见的。随着输尿管肾盂镜的迅速发展,一些泌尿外科学者尝试将其用于泌尿系结核的诊断和结核性输尿管狭窄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未发现重大并发症。那么输尿管肾盂镜是否适用于泌尿系结核的诊治呢?我们认为:严格把握适应证、小心谨慎操作的前提下,其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早期泌尿系结核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应用输尿管镜诊断和治疗早期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输尿管镜表现分别为输尿管狭窄14例、输尿管开口炎性水肿4例、输尿管下段息肉3例。18例通过输尿管镜收集肾盂尿作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MTb-PCR)、沉渣找抗酸杆菌(AFB)检查和结核杆菌培养诊断为泌尿系结核,其中16例(88.9%)尿MTb-PCR呈阳性,11例(61.1%)尿沉渣找AFB阳性,7例(38.9%)结核杆菌培养阳性。3例输尿管下段息肉,用输尿管镜摘除息肉作病理检查,2例病理诊断为输尿管结核,1例误诊为输尿管炎性息肉。11例输尿管下段狭窄予行输尿管镜狭窄内切开术,其余10例予行输尿管镜扩张置管术。除误诊为输尿管炎性息肉的1例患者外,20例术后均予抗结核治疗至少6个月。结果:21例平均随访18个月,12例(57.1%)一次手术治愈;8例出现狭窄复发,5例需再次行输尿管镜狭窄内切开术治愈,3例因狭窄多次复发致无功能肾行患肾切除术;误诊为输尿管炎性息肉1例,术后12个月复查发现患侧结核性脓肾及膀胱挛缩,予行患肾切除+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结论:早期泌尿系结核可表现为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开口炎性水肿或输尿管下段息肉。输尿管镜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结核。  相似文献   

8.
例1 男,50岁。有糖尿病史。1990年8月因右肾结核在我院行右肾切除术。术后1个月出现左腰胀痛,无尿。检查:左肾区叩痛明湿,血BUN,Cr正常,血糖10.2mmol。膀胱镜检查:膀胱内及左输尿管口有白色絮状物,左输尿管插管至20cm受阻。初诊为左输尿管结核性狭窄。行左输尿管上段探查术。术中从输尿管内取出花生米大小絮状物3块,留置输尿管引流管。术后作抗痨、抗感染及降血糖治疗。引流尿液时有絮状物。术后20天,引流管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扩张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出现4次输尿管皮肤造瘘管不能置入患侧肾盂内,诊断输尿管狭窄,先行输尿管镜扩张,然后输尿管扩张器扩张输尿管,成功置入皮肤造瘘管至肾盂。结论: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输尿管中段狭窄指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与输尿管膀胱连接处之间任何部位输尿管的狭窄[1].该病临床上容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或先天性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相混淆,因此未能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2-3].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结合X光导引下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15年1月使用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结合X光导引下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的49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使用斑马导丝通过狭窄部,在导丝引导下使用钬激光切断狭窄环,而后在X光引导下使用输尿管球囊扩张,扩张后再置入另外一根斑马导丝,而后放入2根5号双J管.结果 49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有5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经抗炎治疗后出院.余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后,42例患者治愈,5例好转,2例术前有狭窄段上端输尿管迂曲的患者无效.结论 采用钬激光切开结合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有明确狭窄环的输尿管狭窄,疗效好,在输尿管狭窄治疗中很有前景.但对于合并输尿管狭窄上端输尿管迂曲扩张的患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首次输尿管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输尿管镜无法正常通过的良性输尿管狭窄的处理方案。方法:2007年10月~2011年12月对首次输尿管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发现输尿管镜无法正常通过的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42例列入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先插入输尿管硬镜进行检查,上行时发现输尿管局段有狭窄,输尿管镜无法正常通过该段。遂先置入F6双J管,待术后4周取出双J管,再作输尿管检查,若仍存在输尿管狭窄,行钬激光(30 W)内切开。术后再放置双J管。结果:42例患者狭窄部位均存在于输尿管下段,均一期成功放置双J管。4周后再行输尿管镜检查,发现7例仍存在输尿管狭窄,需要行钬激光内切开。内切开患者术后再放置双J管4周。42例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未出现输尿管狭窄复发。结论:对于输尿管狭窄患者,进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腔内治疗手段。但内切开的时机把握很重要,绝大部分首次输尿管镜操作中发现的良性输尿管狭窄,通过双J管引流即可治愈。通过双J管引流后,若仍存在输尿管狭窄,再行钬激光内切开治疗。此时内切开的长度也可以比较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囊镜联合套石网篮在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伴输尿管下段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从2018年8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4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伴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资料,32例患者输尿管口狭窄或输尿管下段狭窄,输尿管硬镜镜体扩张进镜失败后改精囊镜碎石;32例患者输尿管口狭窄或输尿管下段狭窄直接予精囊镜碎石。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伴输尿管下段狭窄的患者直接予精囊镜碎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伴输尿管下段狭窄的患者经输尿管镜碎石失败后改精囊镜碎石也取得较满意疗效,但并发症较直接精囊镜碎石患者高。结论 采用精囊镜联合套石篮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伴有输尿管下段狭窄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且能极大程度上减少输尿管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对6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特点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出现输尿管狭窄26例(4.09%);其中输尿管完全闭锁11例(1.73%)。结论:钬激光碎石对输尿管有损伤作用,可导致输尿管狭窄,尤其对嵌顿性结石要注意操作技巧和术后正确的预防及随访。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镜腔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尿管镜腔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谢文练王一峰湛道明自1992年12月至1994年12月,我们应用输尿管镜腔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14例。年龄32~52岁。狭窄部位:输尿管上段6例,中段8例,下段5例。狭窄长度:0...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0年以来试行粘膜外输尿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6岁~32岁,平均20.7岁。右输尿管狭窄8例,左输尿管狭窄13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6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8例,输尿管损伤后5例,输尿管局部炎症所造成狭窄1例,子宫内膜移位症致输尿管狭窄1例。全组病人术前B超及泌尿系造影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肾积水和狭窄段以上输尿管扩张。同位素肾图检查:19例显示不同程度梗阻图形和肾功损伤,2例显示肾功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2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狭窄位于输尿管上段6例,中段10例,下段8例,狭窄长度0.5~1.5cm。所有患者术后均留置5F或6F双J管1根,术后1个月拔除。结果2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10个月,20例临床治愈,4例狭窄复发,再次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后痊愈。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评价置入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9例诊断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资料,男22例,女17例;年龄18~67岁,平均(46±10)岁。术前B超及CTU检查均提示患侧肾脏积水,7例患者为双侧狭窄,共46侧输尿管狭窄。采用输尿管镜经尿道逆行置入Allium支架,均通过X线造影的方式确定狭窄部位并且在透视下留置支架。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B超、血肌酐,如出现反复发热或置入侧腰痛等梗阻症状则提前复查。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46侧输尿管狭窄中,36侧输尿管狭窄置入1根Allium支架,3侧输尿管狭窄串联式置入2根Allium支架,7侧输尿管狭窄串联式置入3根Allium支架。术后随访3~9个月。4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仍提示患侧输尿管狭窄再次行Allium支架管置入,1例患者发生支架管移位后予以拔除支架,其余患者复查B超及血肌酐较术前均明显缓解,复查支架管位置正常。结论 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用于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对于长段输尿管狭窄,尤其是放疗后输尿管狭窄患者,需要多根串联置入,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顺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对结核性输尿管狭窄患者手术时间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输尿管狭窄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入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研究组采用顺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对照组采用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采用尿素酶法测定尿素氮(BUN)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肌酐(Scr)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胱抑素C(CysC)的水平;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BUN、Scr和CysC水平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比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84.38%(27/32) vs.59.38%(19/32)],并发症发生率低[25.00%(8/32) vs.59.38%(19/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P=0.026;χ2=7.752,P=0.005]。两组术前BUN、Scr、Cys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腔内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输尿管狭窄8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7例,输尿管上段狭窄38例、中段狭窄16例、下段狭窄28例。狭窄段长度0.5~1.5 cm。采用腔内输尿管扩张治疗29例,自制单极电刀内切开治疗7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53例。术后留置1根或2根F6输尿管内支架管,3~6个月后拔除。结果手术时间5~40 min,平均16.5 min。2例因并发输尿管穿孔中转开放手术,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9月。81例(91.0%)临床治愈,术后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肾盂积水明显好转,输尿管扩张减轻,狭窄段消失或较治疗前增宽;8例(9.0%)狭窄复发,再次行腔内治疗治愈。结论输尿管镜腔内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