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于优化接触网高速线岔布置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福 《海峡科学》2011,(12):46-46
通过对交叉线岔硬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接触网高速线岔布置方案,改进线岔弓网受流质量,防止线岔处弓网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线岔是高速铁路接触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弓网关系中非常复杂的技术难题,而如何保证和进一步提高线岔区机车供电受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我国铁路部门当前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因此,本论述从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式线岔的工作原理、设计以及施工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分析了我国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建立和统一无交叉线岔的设计、维护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客运专线道岔接触网布置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客运专线道岔接触网的无交叉线岔工作原理分析,从而阐述了客运专线道安装与调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速动车组车速对弓网离线电弧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行时的车体振动使得受电弓和接触线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从而产生电磁骚扰,研究由弓网离线电弧放电形成电磁骚扰的特征,为评估电磁骚扰对动车组安全的影响提供依据.本文针对动车组极高的运行速度与高速接触网系统振动方程导出弓网的离线概率、弓网接触力和接触线动态抬升量与速度的关系;建立了弓网电弧放电模型,对弓网电弧离线放电的电磁骚扰进行仿真;最后,分析了不同车速条件下,弓网离线电弧放电电磁骚扰发生的频率、大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弓网振动引起的拉出值和接触线高度故障,建立了基于三角测量法求解接触线振动量的数学模型.为了再现弓网故障场景,采用了基于3G技术的视频监视与故障图像诊断方法,车载系统根据抓拍的故障图像计算出接触线拉出值与高度;车载软件通过3G网络将实时故障视频与图像传到地面计算机,地面技术人员通过地面客户端软件可以查看弓网工作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沪昆线优化接触网检修的方案,提出了预防弓网故障的7项具体措施,有效提高了设备检修质量并预防了弓网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路网的不断升级,电气化铁路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大,安全问题也成为铁路行车安全的首要问题.接触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机车的行车安全.为了对接触网状态进行日常检测.上海铁路局在部分电力机车上安装了弓网检测装置,弓网信息管理系统作为铁路局弓网管理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弓网检测设备对接触网缺陷实时检测记录,并依据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重复性的大小,以此为依据,对接触网进行及时检修维护,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弓网事故发生概率。本文从BS软件架构入手,以弓网信息管理系统为实例,对系统功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计弓网电弧光谱实验,模拟DC 1 500 V条件下的城轨弓网燃弧现象,利用光谱仪测量电弧光谱数据,选取电弧光谱中5条Cu I的分立线状特征谱线,采用玻尔兹曼图方法得到相同条件下6组电弧的平均温度为5 962.20 K,符合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特征.文中研究方法及结论对城轨弓网电弧温度的在线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电弧位置及能量对弓网系统接触线温度的影响,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弓网系统摩擦副温度场仿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弓网电弧实验数据对高速、强电流条件下的电弧能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应用到温度场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电弧能量及位置不同,对接触面温升影响很大.电弧位置对温度的影响有时大于电弧能量对温度的影响.淋雨环境下电弧燃弧时间短,燃弧个数更多,导致接触线最高温度比无雨时大,对接触面侵蚀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接触网线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气化铁路运行速度,通过分析线岔的特点,介绍线岔的施工工艺和安装过程中的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高速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文章以DSA380型高速受电弓和大西线高速铁路弹性链式悬挂接触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理论和弓网系统动态仿真平台,依次研究受电弓三参数联合变化对单、双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间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弓网系统动态性能评价标准对受电弓三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高速受电弓三参数最佳匹配组合,给出了适用于高速情况下的单、双受电弓设计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DSA380型受电弓原设计方案,单、双受电弓设计优化方案均有效地提升了单、双受电弓受流情况下的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受电弓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弓网故障,分别从网刮弓和弓刮网两个方面论述了造成弓网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案,结合现场运行经验提出了防止事故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涛 《甘肃科技》2011,27(23):70-72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迅速发展,从1958年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拉开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序幕,到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已近2.6万km。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三大元件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弓网故障亦成为影响接触网安全运营的首要因素。主要分析了接触网弓网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多年经验,从加强接触网日常检测的角度,提出了预防弓网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各类交叉式线岔平面布置的特点,论述了交叉式线岔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的良好匹配关系,是确保城市地铁车辆能够有效取流的重要条件。弓网关系匹配不当,将会影响到地铁车辆受流时的稳定性,导致弓网之间故障,甚至会造成恶性的弓网事故发生。因此,目前大多数城市地铁公司在采购地铁车辆和建造车辆段时都会考虑到弓网监测系统设备,主要包括列车车载弓网动态监测系统、接触网检测作业车、受电弓在线检测系统。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监测到弓网匹配关系、弓网运行情况、识别弓网之间问题的详细故障信息、快速排除弓网故障隐患,为城市地铁车辆安全运营保驾护航,科学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重点对车载弓网动态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检测的目的是了解弓网配合关系,改善弓网受流状况,指导接触网维护,保证其安全运行,避免弓网故障的发生。本文将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高速接触网参数的分析,对弓网故障进行仿真。引入大量检测车实测数据,在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训练,得出弓网故障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弓网振动性能良好是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为提升弓网振动性能,降低弓网噪声及磨损,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半主动控制受电弓机理。构建弓网MRD半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设计模糊控制策略参数,使用SIMULINK软件建立MRD半主动弓网仿真系统,对被动控制和模糊半主动控制下的弓网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基于MRD的模糊半主动控制对改善弓网受流性能有良好效果,在350 km/h工况下,弓网接触压力波动幅度降低达20%,最大值减低达20%,最小值提升达80%;离线率降至0。由于MRD半主动控制消耗外界能源极少、控制过程鲁棒性高、控制效果优良,其必将成为高速工况下改善弓网作用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缤纷画笔     
剔今刁哪 汉“跳熟寥引蒸会改 嚼 脚 版纂 绪健 1乍豹卜 猫资 万食;公幼 砚 纂 扮戴 翅笼多退 灯(弓需 )屠骥 匕、j毫厅弓 麟 葬 缀 撼 瑟 少三场 或 卜几公生 全岔甚犷,鑫吮泛不 璐缤纷画笔~~  相似文献   

19.
弓网离线电弧辐射电场噪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弓网离线电弧辐射电场噪声特性问题,利用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平台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弓网离线实验,分析了弓网离线电弧电场噪声的幅频特性与接触压力和回路电流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弓网离线电弧辐射电磁噪声主要集中在30~500 MHz频段.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大,弓网离线电弧辐射电磁噪声的幅值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回路电流的增大,电磁噪声幅值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弓网系统动态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实现弓网接触压力的最优控制,开展了大量的弓网接触压力特性实验,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弓网接触压力的统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弓网系统的动态接触压力呈周期性波动变化,并且符合正态分布.动态接触压力的波动范围为平均接触压力加减三倍标准差,该波动范围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弓网系统的振动频率与运行速度和静态接触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