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利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及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考察了SiO2陶瓷/GCr15钢摩擦在干摩擦及水,正丁醇、正癸醇和正辛酸等润滑下的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2.
氧化锆陶瓷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机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氧化锆陶瓷的工程应用前景广阔,在许多场合都必须与水或水溶液接触,但有关这种陶恣在水中的摩擦磨损行为和机理的研究报道不多见,而且已有的工作也不够深入。因此,对氧化锆陶瓷分别在水润滑和干摩擦下的摩擦学特性及其磨损机理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钢-钢(SUJ2/S45C)摩擦副在不同润滑剂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外加电场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电压,特别是改变电压极性可使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发生很大变化,而电场及其极性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效果取决于润滑剂及边界润滑膜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纳米和微米结构Al2O3/TiO2喂料制备出2种陶瓷涂层,考察了这2种涂层在液体石蜡润滑下与不锈钢球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2种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液态石蜡润滑能有效降低纳米Al2O3/TiO2涂层与不锈钢球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但是对微米涂层的润滑效果不明显.纳米涂层的摩擦系数仪为微米涂层的1/3,而磨损率则降低了70倍以上.纳米涂层的磨损机制在低载荷下是轻微的黏着磨损,高载荷下则是摩擦抛光,而微米涂层的磨损机制是晶粒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5.
FM—510型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摩擦性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航空发动机减磨延寿要求,研制了FM-510型粘结二硫化钼固体的润滑涂层。采用MRH-3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和Falex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性能。结果表明,FM-510型粘结二硫化钼固定润滑涂层的摩擦系数低,承载能力高,耐磨寿命长,可以采用MRH-3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二硫化钼类涂层在高载荷低速度下的摩擦性能并可降低相应的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SiC陶瓷摩擦副生物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王昌祥  邓杰 《摩擦学学报》1998,18(4):332-336
用Falex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37℃下超分子量聚乙烯与SiC陶瓷摩擦副分别在干摩擦,水润滑和血浆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摩擦副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滑动初期的摩擦系数以干摩擦下的量大,血浆润滑下的最小,而滑动2km后的摩擦数仍以干摩擦下的最大,但以水润滑下的最小;摩损率以水润滑下的最大,血浆润滑下的最小。采用表面轮廓仪对摩擦磨损前后的SiC陶瓷表面进行了测试,发现SiC陶瓷的磨损甚微  相似文献   

7.
罗虹  刘芬 《摩擦学学报》1994,14(4):314-319
MoS_2溅射膜通常是用于干摩擦的场合,因而对它在脂润滑下的摩擦学行为,特别是对其在边界润滑状态下的作用都还很少有人进行研究。以解决空心圆柱滚子轴承早期磨损失效为主要目的,利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在脂润滑下MoS_2溅射膜的摩擦特性。结果表明,脂加MoS_2溅射膜可以在比较宽的速度和载荷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性能,此外,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测定了射频溅射MoS_2固体润滑膜的元素化学状态、成分深度分布和膜层厚度等,分析了成膜条件对MoS_2溅射膜的影响,为获得理想的MoS_2薄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合理利用选择性转移效应,能够有效地延长摩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但是,现用的大都是铜-钢或铜合金-钢选择性摩擦副,这在润滑不良情况下容易发生擦伤甚至咬死而制造机械零部件报废。因此,研制了一种钢背/青铜粉/(PTEE-(Cu2O)三层复合材料,并且利用MPV-1500摩擦试验机对其分别在甘油润滑和三乙醇胺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甘油或三乙醇胺润滑下的摩擦系数比干摩擦时的低  相似文献   

9.
在材料端面摩擦试验机上对氧化锆陶瓷与碳纤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配副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滑动速度和接触压力对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规律.发现氧化锆陶瓷与CFRPEEK配副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而减小,在速度较低时,存在明显的磨合过程;速度较高时,摩擦系数较小且随滑动过程变化很小,CFRPEEK的磨损率随速度变化不大.压力为0.4和0.5 MPa时,CFRPEEK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较小,但当压力达到0.8 MPa时,摩擦系数显著增加且剧烈振荡,并发生严重磨损.CFRPEEK的磨损机理主要是黏着磨损,氧化锆陶瓷磨损的主要机理是应力引起的点蚀.  相似文献   

10.
对比考察了炭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纤维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明显比干摩擦下的低,水起到了润滑和冷却作用;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可见明显的裸露纤维及纤维局部磨平,无明显微观裂纹,基体和纤维结合较好,磨损表面存在转移自偶件的铁,表现出犁削磨损特征;在干摩擦下,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微观断裂裂纹,纤维发生断裂和破碎,表现出疲劳磨损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油润滑条件下,用MHK-500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弹簧加载磨损试验机就热压和无压烧结的Sialon陶瓷对金属,以及金属(GCr15钢和冷激铸铁)对金属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仅陶瓷对金属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在载荷>1000N时)比金属对金属摩擦副的低,而且陶瓷对金属摩擦副中的环、块磨损均比金属对金属摩擦副中的轻微。文章还就陶瓷的烧结工艺及其试块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热压烧结Sialon陶瓷的耐磨性能比无压烧结Sialon陶瓷的好,而前者对金属试环的磨损却比后者对金属试环的磨损严重,陶瓷试块的表面粗糙度越大,与之配副的金属试环的磨损越严重。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热压烧结Sialon陶瓷的致密度较高,故其耐磨性能较好,而无压烧结Sialon陶瓷具有一定的微小孔穴,这有利于润滑油的储存,因而可以降低对金属试环的磨损;陶瓷材料的硬度很高,其表面粗糙凸峰可以起磨粒作用而使金属试环发生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2.
吴炬  程先华 《摩擦学学报》2006,26(4):325-329
研究了芳纶浆粕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了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芳纶浆粕纤维能够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当纤维体积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小;在水润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比干摩擦下的明显降低,这是由于水起到了润滑和冷却作用;干摩擦时的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塑性变形,水润滑时主要为犁削和轻微的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炭纤维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涂层并研究了其结构和力学性能,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考察了复合涂层同不锈钢对摩时在干摩擦与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涂层及偶件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偶件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探讨了涂层在水环境中的抗磨机理.结果表明:用火焰喷涂工艺制备聚苯硫醚复合涂层的过程中,聚苯硫醚粉末未发生明显降解与氧化;炭纤维含量影响复合涂层的粗糙度、显微硬度及与底材的结合强度;在水环境中炭纤维增强聚苯硫醚涂层表现出比聚苯硫醚涂层更优良的抗磨性能,这是由于水的冷却与冲刷作用使得复合涂层向偶件磨损表面的粘着转移明显减轻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对比考察了青铜 -石墨复合材料在水润滑和干摩擦两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 .结果表明 :水润滑下青铜 -石墨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明显比干摩擦下的小 ,其最小磨损率为 1.0 1× 10 -6mm3 /N·m ,而摩擦系数比干摩擦下的大 ,复合材料在干摩擦下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剥层磨损和犁削 ,磨损较严重 ;而在水润滑下 ,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磨损较小 .这是因为水有利于降低摩擦副接触表面的温度 ,有效地抑制了基体青铜的转移 ;同时水促进了不锈钢偶件的氧化 ,形成薄而致密氧化膜 ,从而降低了磨损  相似文献   

15.
Si3N4陶瓷与灰铸铁配副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于无润滑、蒸馏水润滑、乳化液润滑和10^#机构油润滑4种条件下,对Si3N4陶瓷分别与灰铸铁HT和T8钢配副进行了摩擦损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3N4陶瓷与灰铸铁HT配副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在几种润滑环境中均表现出同样的顺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较差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Fe-Mn-Si-Cr-M-C奥氏体不锈钢,并研究了其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Fe-Mn-Si-Cr-Ni-C奥氏体不锈钢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条件下均具有比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更好的耐磨性,在NaCl中耐蚀性不如1Cr18Ni9Ti不锈钢,但在NaOH中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Fe-Mn-Si-Cr-Ni-C奥氏体不锈钢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是其具有较高耐磨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溅射二硫化钼膜在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MoS2膜/钢、钢/钢摩擦副分别在干摩擦、油和脂润滑条件下的球-盘式摩擦学试验,对比分析了润滑条件、载荷、滑动速度对MoS2膜摩擦系数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膜层磨损形貌进行表征,研究润滑条件对膜层磨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122仪表油和FAG脂润滑下,MoS2膜在零速启动、中低速情况下的动、静摩擦系数均比MoS2干膜和钢/钢摩擦副的要低;固-液复合润滑时的MoS2膜的耐磨性均比干膜摩擦时有所降低,MoS2干膜的磨损率约为8.1×10-7mm3/(N.m),在油和脂润滑时其磨损率分别约为2.4×10-5mm3/(N.m)和5.5×10-6mm3/(N.m).  相似文献   

18.
Ti3SiC2、不锈钢和NiCr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SRV-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Ti3SiC2、NiCr合金和不锈钢在干摩擦、蒸馏水和人工海水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EDS)及光电子能谱(XPS)对磨痕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3SiC2/Al2O3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对摩擦条件变化不敏感,在液体介质中磨损稍有降低.3种摩擦条件下存在机械磨损和摩擦氧化磨损竞争,但机械磨损始终为主要磨损机制,因此摩擦和磨损较大.不锈钢/Al2O3和NiCr合金/Al2O3两摩擦副对摩擦条件变化较敏感,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在于摩擦、蒸馏水和海水中依次降低,其中NiCr合金降低幅度最大.干摩擦条件下两者以机械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表现为黏着磨损和材料转移;蒸馏水中机械磨损和摩擦氧化磨损并存;海水中以腐蚀磨损为主导,腐蚀产物FeCl2、CrCl3或CrO22-或CrO2-等具有减摩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AISI304钢与Cr-Mn-N双相不锈钢进行了磨损和腐蚀磨损试验,测定了磨损和磨蚀的体积损失随载荷及接触应务的变化关系及磨痕的显微硬度,观察了磨痕形貌及Cr-Mn-N双相不锈钢形变引起的位错滑移及增殖。结果表明,双相Cr-Mn-N不锈钢具有较强的形变强化能力,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不降低合金耐蚀性的前提下,利用合金本身的形变强化能力提高其耐磨蚀性能,是一种开发磨蚀合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