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塔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塔抗震性能分析文立华,王尚文,刘洪兵(西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一、前官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古塔建筑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这些古塔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饱经沧桑。为了加固和修复这些古塔,寻找一条古塔抗震分析的途径是...  相似文献   

2.
叶德传 《福建建筑》2000,(B10):82-83
本文通过典型实例介绍了石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评定内容及步骤,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邱政和 《山西建筑》2010,36(21):70-72
研究了一些典型的石结构建筑,根据石结构的震害调查及抗震性能的分析结果,探讨了提高石结构抗震能力、减少其地震灾害的有关途径及相应对策,对合理地评估石结构震害程度、及时地制定抗震设计及加固对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典型实例介绍了石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评定内容及步骤 ,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古塔抗震及碳纤维加固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  王社良  赵祥  郑军  张浩 《工业建筑》2006,36(6):104-106,116
由于古塔样式多、分布广,且损坏情况各不相同,传统加固措施对于古塔的保护往往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碳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为塔类加固提供了一种经济安全、方便快捷的新途径。根据某古塔加固实例,设计了一种碳纤维修复补强方案,并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加固前后该古塔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此种加固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塔类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我国石结构房屋的分布状况,系统论述了我国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相关规范规程编制的进展,指出了目前提高石结构房屋抗震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古塔动力性能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阐述了古塔动力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了陕西法王塔的动力性能,得到了它的前四阶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  相似文献   

8.
李军强 《山西建筑》2006,32(19):4-5
通过大量文献的调研分析,总结了中国几个著名的木结构古塔的来源、形制和基本构造,分析、归纳了中国木结构古塔的抗震特点和所蕴含的抗震思想,探讨了其千年不倒的抗震机理。  相似文献   

9.
石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场地地震动的随机地震作用模型及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探讨了石结构体系抗震动力反应分析的计算方法,并获得场地条件下结构在使用期间内的抗震可靠度及可靠指标,利用这种方法,本文研究了一些典型的石结构缝筑。同时,本文还根据石结构的震害调查及抗震可靠度的分析结果,探讨了提高石结构抗震能力、减少其地震灾害的有关途径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着重介绍了石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对房屋抗震隐患表现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设置竖向扶壁柱、水平圈梁、内拉式内撑构件及干砌墙体自身加固等石结构房屋的加固式改造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地震作用入手,讨论了我国三水准抗震设防、石材幕墙抗震试验结果及其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石材在中国古建筑中应用广泛,常用于台基、门槛、栏板、立柱等部位,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形状、雕饰及历史文化内涵,古建筑石材往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因此在修缮过程中确定建筑石材的种类以达到较好的保护修缮效果是必要的.通过对岩石分析工作基本流程的研究、借鉴,结合古建筑石材勘察的经验,提出了古建筑石材种类专项检测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屋顶增设铁塔后原有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沙某高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及一通讯用铁塔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分析了办公楼在屋顶加设铁塔前后的振型、自振周期、内力及位移等变化,针对目前在建和已建建筑物屋顶加铁塔的设计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法及值得注意的问题,其结论对屋顶增设铁塔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俊特 《福建建筑》2009,(7):52-53,56
根据汶川地区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特点以及在震害中的破坏情况,对我省闽南农村地区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目前我省闽南农村地区常见的砖石砌体房屋及底层构造柱(或局部框架)一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弱,很多砌体结构房屋都未采用抗震构造措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应该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的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毅  王超  季晨龙  赵世春 《建筑科学》2012,28(7):103-106
根据对四川省都江堰、广元、彭州等灾区的木结构古建筑震害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得到其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归纳出其典型震害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抵抗低烈度地震扰动的能力较弱,非结构构件破坏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其所采用的榫卯节点、柱脚"平摆浮搁"以及斗拱等特殊的连接方式,起到了减震耗能作用,保证了木结构古建筑整体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严重损坏者较少。然而,部分古建筑由于后期改造不当、年久失修和山体滑坡等原因,仍然发生了整体或部分倒塌。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不符合古建筑受力机理的改造,会加重其震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蔡龙  杜宏彪 《安徽建筑》2007,14(4):93-94
结构抗震设计可分为"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文章针对地震对结构作用的特点,从工程结构的场地选择、建筑的平立面布置、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提高结构延性、设计多道抗震防线、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考虑非结构构件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工程结构抗震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对岩锚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参考相关规范,提出了岩锚结构承载能力的整体检测方法和参考判据,补充了岩锚结构承载能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塔楼结构及其支护体系的动力稳定性、抗震性能,并分析支护结构对塔楼抗震性能的影响,以西安市某塔楼结构及其排桩挡墙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2g(g为重力加速度)的El Centro波作用下,支护结构整体侧向位移划分为2个时间段,0 s≤t≤5 s支护结构在初始平衡位置往复振动,5 s<t≤30 s支护结构位移急剧增大,背土侧的水平位移达到10 mm后发生破坏; 动弯矩峰值出现在桩身高度16 m处,地震波幅值为0.1g时最大动弯矩为6 200 kN·m,当地震波幅值变化到0.2g时,最大动弯矩增加了3 900 kN·m,当地震波幅值变化到0.4g时,最大动弯矩增加了9 100 kN·m,随着地震波幅值增加,最大动弯矩增长幅度越来越大,说明地震波幅值对桩身弯矩的影响较大; 支护后的塔楼在8度设防烈度下各层最大水平位移在整体上小于支护前,小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比支护前减小了2.27 mm,中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与支护前基本持平,大震作用下最大水平位移比支护前减小了22.63 mm,支护后的层间位移角也略有减小,说明排桩挡墙有效保障了塔楼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王越 《城市建筑》2014,(14):52-52
在工程的建设当中,加强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设计,是工程师在整个设计当中需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为了应付日益频繁的地震灾害,必须要让建筑结构具有非常高的抗震能力,以此来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南通地区教学楼、底商上住等房屋抗震设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及竖向规则性设计、结构体系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