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海峰 《云南化工》2020,(7):132-133
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对其进行系统的特征描述并进行了评价。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三个方面评价了皖南地区二叠系泥页岩生烃潜力,以期为后期该区页岩气的勘探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页岩油气大段泥页岩钻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井壁稳定、携岩、润滑防卡、井漏等技术问题,开展了水基钻井液抑制性、润滑性、封堵性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页岩油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够满足非常规钻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阜阳地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明油气资源分布并对其潜力进行预测是为勘探开发奠定基础。本文借助Trinity软件,对阜阳地区颜集凹陷、倪丘集凹陷以及古城凸起进行盆地热史模拟、生烃动力学模拟、储层模拟、盖层模拟、断裂模拟,得到油柱高度、烃源岩厚度、总有机碳含量、烃源岩氢指数等参数,应用烃类生成化学动力学、烃类运移和聚集流体动力学原理对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颜集凹陷生油气强度最大,总生油量达到12.84×108t,总生气量达到144824×108 m3,是阜阳地区资源丰度最高的凹陷。倪秋集凹陷总生油量为6.87×108t,总生气量为84061×108 m3,具备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面对巨大的能源需求,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日趋重要。本文概述了世界油砂、油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储量与分布,探讨了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各大油公司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7油组地质结构特征恢复了主要剥蚀期地层剥蚀厚度,并以此建立了盆地地质模型,利用盆地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该区沉积地层演化规律。根据长7页岩储层特征和页岩油富集规律,优选出页岩油9个目标区,其中,4个Ⅰ类目标区,4个Ⅱ类目标区和1个Ⅲ类目标区。在富探平1井试采后取得高产油流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就泥页岩储层岩力学实验的方式方法和过程,以及进行岩石脆性评价的计算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进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隙压力传递是泥页岩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纳微米尺度氧化石墨烯的应用为泥页岩孔隙封堵提供了新的途径。针对四川龙马溪组泥页岩,采用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等方法表征了其孔隙结构;以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平均片层尺寸分布范围为197.0~969.9 nm的氧化石墨烯(GO),并通过压力传递实验评价了其封堵性能;对封堵后泥页岩进行了SEM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表征,探讨了GO封堵泥页岩岩心的主要机理。结果表明,片层尺寸为969.9 nm、质量分数为0.1%的GO水溶液阻缓压力传递效果最明显,其1 MPa压差传递时间为1000 s,而蒸馏水传递时间为30 s;GO呈半透明絮状膜堆叠、覆盖在岩心表面,对岩心纳微米孔隙进行了充填与封堵。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外加悬浮稳定剂的其流变性及悬浮稳定性,对比其各项性能的优劣,对常用的悬浮稳定剂进行复配,考虑其流变性、沉降稳定、API失水等综合评价确定最佳复配比。所得的最佳复配比的悬浮稳定剂可以较好的与泥页岩地层所用的常规钻井液和水泥浆体系相匹配、节省资金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9.
泥页岩井壁失稳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是钻井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泥页岩井壁稳定的多场耦合研究阶段,出现了多种理论。这些理论不同程度的促进了泥页岩井壁稳定研究的发展。但是,由于泥页岩多场耦合的复杂性,许多参数很难进行实验室测定,使得很多理论都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水进入泥页岩的主要因素:水力压差传递,化学势作用下的扩散;以及泥页岩井壁稳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由于泥页岩中含有水敏性黏土矿物,当与钻井液接触时,泥页岩与钻井液相互作用,产生水化膨胀,不仅改变了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而且由于吸水使得泥页岩的强度降低,导致泥页岩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非常严重。对泥页岩地层的井壁失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国内进行相关研究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抚顺炉干馏油页岩和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工艺回收页岩油的工艺流程,该工艺生产的页岩油、页岩干馏气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国德克萨斯州Newark East页岩气区是德州产量最大的页岩气田,共有生产井6200余口,产量5663×104 m3/d。该页岩气区的成功开发,是压裂技术进步推动气藏开发的典范。从泡沫压裂到凝胶压裂,再到水力压裂,水平井压裂从1-2段压裂增至6段以上,压裂技术在该区的开发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开发过程中,钻井技术由直井向水平井转变,水平井逐渐成为区内生产井的主要类型。该气田的成功开发对国内页岩气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石化油气资源现状,重点介绍了中国石化油气资源近年来获得的10项重大成果,指出中国石化剩余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空间,探区油气储量在今后10~15年将处于高基值和快速稳定增长期,未来油气勘探和储量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芳  杨贝贝 《辽宁化工》2011,40(1):76-79,82
煤层气、油砂、油页岩、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是目前最为现实的非常规汕气资源。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勘探开发上急需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积极创新将有效促进我国在非常规油气勘探方向的发展。对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资源量、富集程度以及分布特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王妍 《当代化工》2014,(6):1067-1069,1071
对油页岩干馏过程中能量输入过高的问题,研究了油页岩含氧低温载气干馏过程(N2-Air-R)。N2-Air-R过程是在氮气气氛下通过外加热将油页岩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停止外加热并将氮气替代为150℃的空气,此后油页岩自热升温,不需外加热便可完成干馏。研究表明外加热到300℃时通入空气能达到最好的干馏效果。将N2-Air-R过程与其他两种干馏过程进行了比较:全程在空气气氛下采用外加热将温度加热到干馏终温550℃(Air-R);全程在氮气气氛下采用外加热将温度加热到干馏终温550℃(N2-R)。结果表明,N2-Air-R过程与其他干馏过程得到的页岩油成分相似,均为碳氢化合物,且沸程相近。最后通过研究三种干馏过程中半焦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讨论了N2-Air-R干馏过程与其他过程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加璐 《当代石油石化》2012,20(10):10-15
综述了美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指出页岩油气开发使美国的进口能源依存度逐年下降,石油进口依存度由2005年的近60%下降到2011年的约45%,天然气进口量大幅下降,有可能在2035年实现完全自给,美国的能源外交政策因此将出现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自建实验台模拟瓦斯全循环油页岩干馏工艺并进行积炭实验,以丙烯为碳源气,考察反应时间、壁面温度和气体流量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积炭量随反应时间和壁面温度(800℃以下)的增加而增加,随气体流量的增加先增加,流量达到30 m L/min后积炭量开始减少。各因素对积炭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时间、气体流量和壁面温度,且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页岩气的开发现状,阐述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页岩气的资源潜力与分布特征,提出了几点适合我国页岩气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小颗粒油页岩的利用现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自行研制的流化床热裂解装置进行了小颗粒油页岩制取页岩油的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热裂解制取页岩油的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产油率在5%左右。因此流化床热裂解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小颗粒油页岩加工制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介绍了油页岩低温干馏试验、油页岩与页岩灰掺混的干馏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页岩灰与油页岩以4:1比例掺混时,油页岩干馏所产页岩油(凝点10℃,密度0.898 2g/cm3)与油页岩不掺混页岩灰干馏所得页岩油(凝点26℃,密度0.909 6g/cm3)相比,页岩油品质有所提升,有助于后续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