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台子油田北部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精细沉积学理论,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精细对比,建立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储层分布研究,搞清研究区内储层分布模式,预测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高台子油层加密调整井的低效成因分析,不仅确定加密调整井初期产能低的原因,也为低效井的治理和其它加密井投产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田开发技术发展到目前,岩性油藏已成为中浅层开发的主要油藏类型,而河道砂体的精细识别一直是岩性油藏研究中的难点。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海坨子地区的HG三维地震工区,在精细储层标定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技术进行细致的河道刻画。  相似文献   

4.
油田开发技术发展到目前,岩性油藏已成为中浅层开发的主要油藏类型,而河道砂体的精细识别一直是岩性油藏研究中的难点.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海坨子地区的HG三维地震工区,在精细储层标定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技术进行细致的河道刻画.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岩矿学、生物地层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对齐家地区青山口组二三段高台子油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以具体单井的岩心、测井等信息着重指出了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识别标志,在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高三、高四油层识别出两种界面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在高三、高四油层组划分了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做了相应分析,清晰的显示了齐家地区青一段到青三段沉积体系由水进到水退不断向盆内推进的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6.
萨中水驱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层间干扰加剧,地层的非均质性矛盾更加突出。虽然研究了"77838"细分标准,但高台子油层小层多,隔层不明显,由于隔层厚度、分层工艺等问题,使得部分注水层段中,存在无法单卡细分的高渗透层,所以仅仅通过细分调整减缓层间矛盾及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的难度很大。另外由于长期停注的高渗透及其陪停层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得油层动用程度降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井组,南一区东部高台子油层以精细地质储层描述为基础,通过应用浅调剖技术,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沉积环境决定储层发育特征,对沉积环境的认识是储层描述工作的必要前提。原认为高台子油层高一组GⅠ10-20单元为三角洲外前缘亚相沉积,以席状砂为主,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但随着井网加密,多井GⅠ10-16单元的测井曲线具典型河道特征,且平面上呈窄条状连续分布,通过取心资料详细分析和密井网精细解剖,在GⅠ10-GⅠ16单元识别出多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析其应为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沉积,并刻画了砂体展布特征,明确了注采井间连通关系,为河道砂体补孔、压裂等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齐家油田高台子油层是区内后续增储上产的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但因储层埋深大,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给油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困难.本文从高台子油层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入手,分析了储层内部碎屑颗粒的成岩演化特征,揭示了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并确定出储层的成岩演化阶段.结果表明,齐家油田高台子油层主要属于致密和超低渗储层;经历了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演化过程,储层孔隙类型以溶蚀扩大孔为主;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属于中成岩阶段A-B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沉积砂体精细解剖和密井网条件下沉积砂体地质概念研究,建立了三角洲内前缘亚相各沉积微相单井测井相模式以及沉积砂体量化表征和微相组合方法,进而形成了三角洲内前缘亚相沉积模式,为精细刻画剩余油分布特征奠定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地震沉积学利用地震振幅信息和属性分析技术研究沉积岩石学、古地貌学、沉积结构以及沉积演化历史等。地震沉积学最大的理论突破在于对地震同相轴穿时性的重新认识,其关键技术是地层切片体(等时地层切片)的生成。我们在这里将地层切片与另外两种切片做了比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地震沉积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朱博敏 《当代化工》2018,(4):876-880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对剩余油的有效利用,通过重新组合并调整井网层系,优化并设计井网调整的方案,从而得出了在井网调整前后剩余油储量的分布规律。以中区东部高台子为例,建立了层系重组方案进行井网的加密调整研究,把高台子分为3各层系进行开采,优化设计了层系重组方案。在进行井网调整后得出,GI组剩余储量丰度在中、良级别较多,占整个油层组的53%,GII组和GIV组在差级别较多,分别占整个油层组的65%和61%。三组的的剩余油储量丰度级别以及占整个油层组的比例与井网调整前均相同,不过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各小层剩余油储量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GIII组在井网调整前剩余储量丰度在中、良级别较多,占整个油层组的74%,而在井网调整后,该组剩余储量丰度在中等级别的小层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井网加密后累产油量上升较快,储量丰度下降较为明显。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剩余油的可动控制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几组剩余储量丰度在各个级别几乎均有分布,剩余油仍然具有一定的挖潜潜力,以实现油田产量和采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庆萨尔图油田高台子油层是重要的含油层段。目前储层地质编图是在沉积模式指导下开展的,因此沉积模式的建立及其准确对于绘制沉积相带图来说甚为重要。本文通过大庆油田高台子油层最发育地区萨尔图油田中部多年来的细分沉积相研究,借助于现代沉积、密井网砂体认识、地震资料等资料对高一组三角洲内前缘沉积模式进行了再认识与完善,建立了成因解释更为明了的沉积模式,并编制了一套沉积相带图,在该区水驱开发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取得了很好的精细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构造特征分析及地层精细对比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沉积体系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本区地层沉积构造,岩性及电性特征,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湖岸线走向、垂向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共生组合关系,明确沉积相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开发后期,高密度井网条件下,仅应用井钻遇断点数据进行人工组合断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大断层首尾部变化及小断层形态的描述不够准确,特别是对孤立断点控制的断层及井间断层走向、倾向无法确认。而应用地震资料后可以补充原有的井组合的断层的认识,应用井震信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对断层进行精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是在大型内陆凹陷盆地为背景,以一套河流和湖泊相为主的陆源碎屑岩沉积,沉积体受西南和东北两大方向的物源控制,具沉积面积大、埋深较浅、沉积结构简单,地形平坦和分割性较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主要剖析了地震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构造成图传统方法中影响成图精度的主要因素,指出了传统方法中造成误差较大、准确性较低的原因。从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构造成图方法。为了精确的落实小断层以及微幅度构造,同时考虑到该区速度的空间变化,开发了空变速度场技术。  相似文献   

17.
A区块加密井完钻后,利用新老井资料,进行了地层对比重新组合断点;开展了全区116口井储层精细描述;重新绘制了各沉积单元水淹分布图。从构造、储层、剩余油三方面进行了区块地质再认识,为射孔、压裂及注采系统调整方案编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岩心及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300余口井的岩、电特征。通过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划分与对比,2维和3维交互验证,共划分出18个油层组,187个小层。为剩余油预测,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反演约束储层建模的意义,实现方法和典型工作流程。以某东部某老油田密井网区块为例进行反演约束下的储层建模,并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演约束的储层建模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提高对河道平面分布和砂体厚度的表征精度,可为储层预测提供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储层自动对比以往基于单纯数学模型而缺乏专家经验难以在复杂的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的难题,本文根据密井网条件下油田测试资料全、对比要求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人工智能与信号处理相结合自动对比方法,依据"分级控制、旋回对比、不同相带,区别对待"的对比原则,研制了一套密井网条件下河流-三角洲相储层自动对比方法,即根据研究区标准层的地质和曲线特征,采用改进的F.Kemp方法首先识别出标准层,然后在标准层控制下,通过候选点寻优,一致性检验进行断层自动解释,最终根据沉积旋回原理细分出各个小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