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1例闭合性胸外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闭合性胸外伤的特点,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对451例闭合性胸外伤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致伤原因,伤情分类的构成,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救治经验。结果:本组闭合性胸外伤占同期胸外伤的69.7%,死亡11例,病死率2.4%,其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1例(34例由肺挫伤所致),死亡5例,病死率10.6%,闭合性心脏大血管破裂4例,均示能在术前确诊。结论:闭合性胸外伤中,心脏大血管破裂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主张将超声检查列为重症闭合性胸外伤的常规检查,肺挫伤及ARDS的治疗较为复杂,肺挫伤的治疗,主要是针对ARDS瓜子放治疗,对ARDS应及应用以呼吸器PEEP模式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肝损伤合并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急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4例严重肝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24例肝损伤均属Ⅲ级以上重度损伤,均合并肋骨骨折或肺挫伤而致ARDS,行抗休克、合理补充血容量、合理的机械通气及急诊外科手术抢救治疗,临床治愈20例,死亡4例(死亡率16.66%)。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抗休克和处理肝损伤及胸外伤,尽早正确采用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肝损伤合并胸外伤致ARDS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85年5月至2009年3月21例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其中92%的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手术治疗剖胸7例,剖腹10例,剖胸后剖腹4例。结果术前确诊16例(76%),治愈18例(85.7%),死亡3例(14.5%),主要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和严重感染。结论术前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麻醉方式,正确处理合并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无名氏”患者死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无名氏”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原因、特点及救治体会。方法 统计分析作者10多年来治疗的入院1周以内身份不明的162例“无名氏”患者中46例死亡病例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抢救方式与效果。结果 “无名氏”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62例)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住院(1125例)的14.4%,死亡46例,总病死率28.4%。与同类型有名氏患者的病死率27.3%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这类死亡病例的病因多为交通事故伤,相当一部分人入院前有时间不等的延误。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手术治疗,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严重多发伤中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86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中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降低切肾率。方法:回顾分析86例严重多发伤中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伤后血尿79例(占91.9%);B超阳性率77.9%;CT阳性率100%;早期未明确肾损伤诊断7例,漏诊率8.1%,保守治疗32例(37.2%),手术治疗54例,62.8%,伤肾切除36例占66.7%(36/54);死亡19例(22.1%),结论:严重多发伤中肾损伤早期易漏诊,急诊抢救时应常规留置导尿,首选床边B超检查,肾损伤往往不是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之原因,应立足立保守治疗,肾周血肿及血性腹水探查需谨慎,急取手术保肾。  相似文献   

6.
严重腹腔感染诊治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腹腔脓液细菌培养,G^-菌感染率为70%(28/40),G^+菌感染率为42.5%(17/40),感染2种以上细菌者15例,感染率为37.5%(15/40);死亡25例,死亡率62.5%(25/40),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早期、及时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彻底清除腹腔感染病灶及充分的引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
263例烧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治疗以及对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转归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胸科医生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制定的标准诊断,同时参照APACHEⅡ评分系统、烧伤严重程度、全身感染情况等确定SIRS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分为烧伤休克的治疗、全身治疗和创面治疗3部分进行。结果:263例中,轻、中度SIRS135例(51.3%);重度SIRS128例(48.7%),APACHEⅡ评分均>10分。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41例(15.6%),其中并发MODS18例,占并发症发生率的43.9%;死亡19例(7.22%),128例重度SIRS中死亡17例,占死亡总数的89.5%。结论:严重烧伤后由于二次打击因素的存在,SIRS发生率高,与MODS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高度重视SIRS向MODS转变过程中的高危因素,阻断或消弱二次打击是防治SIRS最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死亡6例(16.7%),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8.3%),腹腔内出血5例(13.9%),胰瘘6例(16.7%),腹腔残余感染2例(5.6%)。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胸腔积液2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良性胸水159例(67.1%),结核性占117例(73.6%);恶性胸水64例(27.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占39例(60.9%)。结核性胸水治疗效果好,恶性胸水疗效较差。结论:结核和肿瘤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可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993年5月至1997年5月,我院收治各种胸部外伤病人80例,其中严重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0例,发生率12.5%。现将诊断和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20~60岁。全组病例均因胸外伤后出现严重呼吸...  相似文献   

11.
1045例胸部外伤患者临床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胸部外伤的特点,探讨处理胸部外伤的策略。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5月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045例,接院前时间、外伤疾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分类。结果 交通事故伤是胸部外伤最常见的原因(38.7%);闭合性胸部损伤占70%,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治愈者805例,占77%,须紧急开胸手术占胸外伤患者的5.5%。死亡率为0.7%.其中主要为合并心脏大血管损伤死亡和合并颅脑损伤死亡。结论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是减少胸部创伤的重要环节。缩短院前时间、改善院前救护、加强基层医院对严重外伤的救治水平是降低死亡率的基础。多发伤的及时正确诊断、重视非手术治疗、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肝破裂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8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113例(88.3%),治愈108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保守治疗15例,全部治愈。结论 对外伤性肝破裂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风  朱晟  卢科  谢华  姚洁民  陈俭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313-1315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致病因素。【方法】对28例老年人颅脑损伤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进行临床动态观察、综合治疗分析。【结果】按GOS判断预后,恢复良好4例(14.29%),中-重度残疾9例(32.14%),植物生存3例(10.71%),死亡12例(42.86%)。【结论】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害、血液高凝状态、颅内压增高、颅内低灌注、医原性因素、脂肪栓塞等是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原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肝外伤治疗的选择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外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28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中单纯肝外伤85例(66.4%),有合并伤43例(33.6%),诊断性腹腔穿刺110例,阳性101例(91.8%)。非手术治疗27例(21.1%),手术治疗101例(79.9%)。治愈108例(84.4%),死亡20例(15.6%)。结论:肝外伤非手术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尤为重要,同时B超监测亦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中没有一种固定的术式能解决不同类型肝外伤的问题,术式选择应根据损伤部位、范围、严重程度、有无合并伤等问题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严重胸外伤常合并多发伤,文献报道20.00%~61.2%的胸外伤患者伴发有多发伤。由于多发伤的存在,影响对患者病情及损伤部位的判断,并影响治疗。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疗的487例胸外伤患者中,126例合并多发伤,占25.9%。现对126例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严重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以提高其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救治胸外伤1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1例(87.8%)自动出病5例,死亡16例(9.3%),主要死因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结论:严重胸外伤病情危重,早期积极抗休克和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可减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88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86.4%、84%、93.3%。80例手术治疗,术后10例死亡,8例保守治疗,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者均为3处以上多脏器损伤,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OS)5例,ISS评分61~75分的2例均死亡。结论仔细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外伤有效的诊断措施;腹部创伤的死亡与多发伤及多处合并伤有密切关系,ISS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开胸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开胸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0-01~2006-0626例开胸术后ARDS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开胸术后ARDS绝大多数在术后72h内发病(88.46%),所有患者均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行气管切开23例,并发肺部感染21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4例。经抢救痊愈18例,死亡8例(死亡率30.78%)。死亡原因为MODS6例,呼吸衰竭合并严重的混合性肺部感染2例。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发生ARDS的原因复杂,加强对开胸术后ARDS的预防,采取准确措施早期积极治疗有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11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13例,治愈率95.8%,死亡5例,病死率4.2%,死亡原因主要为伤后就治太晚,合并其它脏器严重伤情和难以纠正的休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衰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3例创伤性连枷性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创伤性连枷性胸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40例(93.0%),随访肺功能无明显受损;死亡3例(7.0%)。肋骨悬吊牵引13例(双侧1例),肋骨内固定2例,呼吸机治疗5例。合并肺不张10例,气管切开7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6例。结论创伤性连枷胸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除积极治疗肺挫伤外,对严重的浮动胸壁仍应作牵引固定或内固定。呼吸机的使用指征主要为胸壁固定不能纠正的严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先兆。早期气管切开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