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缝纫机的送料机构一般有上送料、针送料、上下综合送料(压脚牙齿)、上针综合送料(压脚针牙齿)。如果采用电脑控制送料机构,可在事先设定的范围内(用磁带、磁盘、模等)进行纵横向复合送料。但电脑成本较高,一般需要数千元,我厂最新设计开发的JG_40001型电子多功能缝纫机采用凸轮杠杆  相似文献   

2.
JG2 6001型家用电子多能缝纫机 本机是手提式轻金属电子调速、电子显示筒台两用的全多能缝纫机,本机造型新颖、色泽柔和、结构合理,性能优良,采用连杆挑线、针杆摆动,同步齿型带传动及卧式旋梭勾线,并装有13种内藏式花模。设有横针及左中右变位装置,根据需要变换内藏花模可缝绣25种不同花纹(包括13种复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型缝纫机(八针电脑缝纫机)中广义进料机构及其电控系统的设计。针对工作对象为柔性材料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检测、控制的新型广义送料机构。该机构能有效地控制自动化缝纫过程中断线、跳针等问题,并可方便地设定针距,使整机的性能、可靠性及柔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该缝纫机已试制成功。  相似文献   

4.
横针机构中采用电子凸轮是必然趋势。论述了电子凸轮的分类及设计原理,对横针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VB编程推导出了横针机构中针杆参考点与花模凸轮廓线的对应关系。为电子凸轮在横针机构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缝纫机弯针空间复合运动的空间机构创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重环缝缝纫机以双自由度多杆空间机构实现弯针空间复合进给运动,由于包含有多个球面副带来了制造工艺复杂及磨损大等问题。通过分析弯针空间复合进给工艺动作的运动特征,提出了两种基于空间RCCC机构弯针空间复合进给运动新方案,把双自由度的弯针空间复合进给运动转化为不含球面副的空间RCCC机构的近似函数综合问题,采用空间机构自适应综合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了空间RCCC机构的尺度,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实现双重环缝缝纫机弯针空间复合进给运动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知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知识建模的两个重要内容即方案特征及推理知识建模和实体对象知识建模,以及这两种知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阶段混合的知识组织表示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实体建模方法.最后通过多功能缝纫机横针机构的实例应用,阐明了混合知识表示法在方案特征描述及推理知识中的应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在实体对象建模知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HALCON的缝纫机针外观质量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缝纫机针外观质量的检测问题,构建了基于HALCON图像处理技术的缝纫机针外观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图像采集、处理终端与机械支架组成,利用工业相机以触发形式采集缝纫机针图像,采用HALCON提供的图像阈值分割算法提取图像特征,识别缝纫机针外观质量缺陷,最后通过系统的剔除装置对不合格机针进行剔废处理。经过实验测试,检测准确率达到99.99%,能够稳定检测出缝纫机针外观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8.
闭合五杆缝纫机送料机构的运动仿真和轨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闭合传动的两自由度五杆缝纫机送料机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和轨迹优化研究.编制的仿真软件可实现全部结构参数的动态输入,动态仿真.它可实时获得各运动构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及表征送料机构主要特性的参数和机构的仿真动画,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参数的调整而获得不同的针距及倒车和顺车运动并给出倒顺车的误差.GC-8-1型双针缝纫机的仿真实例表明,通过轨迹优化得到的基本参数可达到正、倒车轨迹高度吻合(正倒车误差=0.23%)和送料轨迹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理想效果.闭合传动的两自由度五杆送料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及动态仿真软件可为缝纫机的设计及安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缝纫机供线量和需线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纫机中供线量、需线量是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和术语,本文对缝纫机工作过程中供线量和需线量的概念、实验测法、理论计算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横针工作状况时需线量随左右针转化而产生振荡的分析方法,最后,用实验验证了供线量、需线量及两者关系的理论。 供线量和需线量是缝纫机研究和设计、生产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术语,很多人进行过专门研究,提出了许多见解和定义,但是都不够完整和准确,而且也不统一,以至给研究工作和技术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对闭合传动的两自由度五杆缝纫机送料机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和轨迹优化研究。编制的仿真软件可实现全部结构参数的动态输入,动态仿真。它可实时获得各运动构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及表征送料机构主要特性的参数和机构的仿真动画,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参数的调整而获得不同的针距及倒车和顺车运动并给出倒顺车的误差。GC-8-1型双针缝纫机的仿真实例表明,通过轨迹优化得到的基本参数可达到正、倒车轨迹高度吻合(正倒车误差=0.23%)和送料轨迹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理想效果。闭合传动的两自由度五杆送料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及动态仿真软件可为缝纫机的设计及安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Sim Mechanics的机电产品组成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目前几种产品建模方法的特点。比较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组成的现有划分方法。针对以广义执行机构为主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组成划分,提出了结合Matlab软件的SimMechanics工具箱建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广义执行机构模型、传感器模型和控制策略模型的机电产品组成对象建模的方法,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方案生成后的进一步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文章以特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的横针机构子系统为例,阐明了这种建模方法和仿真技术的具体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高缝纫机设计水平是使我国缝纫机生产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所在.文中提出了要加强缝纫机的需求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提高新产品开发的自觉性;提出加强缝纫机机理研究,深入掌握缝纫机设计规律,提高缝纫机设计水平;提出了开展缝纫机创新设计基础研究,提高缝纫机设计的创新性;提出掌握机构分析和综合理论,实现缝纫机机构参数优化设计;提出加强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实现缝纫机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使缝纫机产品更加现代化;提出加强机构动力学研究,提高缝纫机的动态性能;提出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构,联合攻克缝纫机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偏差分组结合的原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GG2-1型曲折缝工业缝纫机中的横摆针机构进行了运动轨迹分析。采用横摆针机构实现Z型缝迹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是该机的主要特点,同时其装配质量明显地影响整机的产品精度。在不改变现有产品中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用优化组合方法得到了组成机构的构件与机壳间的最佳组合,使产品的装配质量有较大的改善,并可为今后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文中所采用的方法及计算软件也可应用于其他机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缝纫机( 八针电脑缝纫机) 的机械系统及电控系统的设计,指出这种缝纫机不仅能有效地控制自动化缝纫过程中断线、跳针等问题,而且可方便地设定针距及变换产品规格,整机的实用性能、可靠性及柔性良好,并且对研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空间多封闭形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以一工业缝纫机中常见的八杆三封闭形弯针机构为例,分析弯科尖点运动的空间连杆曲线,建立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最优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机构的缝纫性能有很大提高。本文的空间三封闭机构优化设计方法对于空间复合机构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邸义  田中旭  马雷 《机电工程》2006,23(3):34-36
运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对缝纫机抬牙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对其重要部件(抬牙曲柄)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为设计高质量的缝纫机抬牙机构提供了保障。友好的人机界面,可视化的图形分析结果,使缝纫机抬牙机构的设计计算变得简单易行,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了电子套结缝纫机送料机构的运动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几种电子套结缝纫机送料机构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案,并将这几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优缺点和最佳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摆脱缝纫机产品长期以来处于仿制的局面,必须重视缝纫机产品的创新设计。本文就缝纫机产品创新设计有关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引起缝纫机行业对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的重视,为我国缝纫机设计与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文中简单介绍了我国初步的研究成果--缝纫机机构系统方案设计知识库及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希望在缝纫机设计中加以应用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缝纫机强国的梦想,必须努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本书重点放在现代缝纫机设计上,共12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阐明缝纫机线迹形成原理和缝纫机基本性能要求;缝纫机运动协调和主要机构的运动和动力分析、缝纫机  相似文献   

20.
14岁就当学徒工的江洪涛,迄今在缝纫机针行业已辛勤耕耘了40多个春秋。他培练生产中的每一道工序,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技术,学习文化知识,使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机械工程师。他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产,并热心技术协作工作,所以又担任了上海缝纫机针二厂技协副主任职务,在厂内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新热潮。许多“怪针”更出于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