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甲壳素纤维的性能特点,分析和探讨了甲壳素纤维与涤粘混纺纱的工艺参数,为提高混纺纱产品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甲壳素和细旦粘胶纤维混纺纱的工艺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甲壳素和细旦粘胶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甲壳素纤维粗、强力低及Modal纤维抱合力差、与棉混纺成纱性低的特点,为了成功开发出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多组分混纺纱线.采用条子混合,各工序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增大捻系数、低车速、高相对湿度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详细介绍了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麻/细旦粘胶/天丝混纺纱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麻纤维混纺纱为例,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黄麻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黄麻纤维、细旦粘胶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罗布麻纤维和牛奶蛋白质纤维的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罗布麻/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罗布麻/牛奶蛋白质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三种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经对比分析后认为纺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应首先将棉纤维开松、除杂、梳理、制成生条后再撕断,然后与毛、甲壳素纤维进行混和。实践证明,这种工艺流程虽长,但可纺性好,可操作性强,成纱质量稳定,落棉可以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三种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经对比分析后认为纺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应首先将棉纤维开松、除杂、梳理、制成生条后再撕断,然后与毛、甲壳素纤维进行混和。实践证明,这种工艺流程虽长,但可纺性好,可操作性强,成纱质量稳定,落棉可以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异型涤纶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原料性能,分工序叙述了异型涤纶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转杯纺纱的工艺,同时指出了利用转杯纺生产这种混纺纱支必须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型绿色环保圣麻纤维和Modal纤维的性能,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混纺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甲壳素纤维的可纺性,以精梳彩棉/莫代尔/甲壳素纤维60/30/10 14.6 tex混纺纱为例,分析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工艺配置、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使半制品及最终成纱质量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纱线既具有纤维素纤维的良好手感和性能,又能体现甲壳素纤维的功能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永久性负离子粘胶纤维和玉米纤维的性能特点, 通过工艺试验, 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负离子粘胶纤维和玉米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 探讨了提高混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三角形光涤纶纤维和有光涤纶纤维的性能,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混纺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博 《纺织科技进展》2009,(4):34-35,42
介绍了负离子丙纶纤维的特点,根据负离子丙纶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特点,通过工艺实验测试,分析了纺纱工序影响混纺纱质量的一些因素,探讨了提高混纺纱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工艺试验和专题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Tencel/涤纶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纱线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博 《国际纺织导报》2013,(10):23-24,26-28
为纺制性能良好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提高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对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混条工艺,并在各工序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提高了纤维的可纺性,改善了半制品和成纱质量,生产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满足了产品质量的要求。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3种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甲壳素/牛奶蛋白/棉纤维混纺纱的产品特性,重点介绍了该混纺针织纱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特点。通过调整原料比例,对牛奶蛋白纤维作预处理,以及对精梳棉、混纺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配置,特别是对各生产工序中相对湿度的掌握,使混纺纱成纱质量良好。该产品是制作各种高档针织内衣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竹浆纤维与Coolmax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制定合理的混纺纱工艺配置及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竹、棉、Coolmax三组分混纺纱在棉型纺织设备上加工的目的,并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为竹浆纤维三组分混纺纱线加工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甲壳素纤维/牛奶蛋白纤维/棉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甲壳素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和棉纤维的特性,介绍了这三种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牛奶蛋白纤维生产前必须经过预处理,以提高其可纺性。粗纱、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控制,各工艺车速偏低控制。并、粗、细车间相对湿度应偏大控制。采用开发出的纱线加工的针织面料外观华贵,穿着舒适,有良好的抗菌保健作用,特别适合制作高档内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麻纤维及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对比,探讨两纤维混合纺纱的工艺路线,并根据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对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配置作了介绍。通过优选上车工艺,可以生产优质的大麻/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