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4种分化抑制因子Id蛋白和基因在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9例肺癌和3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Id1、Id2、Id3、Id4蛋白表达水平;应用RT-PCR方法研究30例肺癌标本中Id1、Id2、Id3、Id4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肺癌中4种Id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与4种Id蛋白和基因的高表达无关(P>0.05);Id1、Id2、Id3蛋白在分化差与分化好的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d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d1、Id3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以及在分化程度差与分化程度好的标本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Id基因作为癌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表达高低与肺癌的恶性程度有关,有可能成为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周峰  茅国新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2):1076-1080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和β-链蛋白(β 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WT1和β catenin蛋白在48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2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 WT1蛋白在N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10.0%(P<0.05),β-catenin蛋白在N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2.9%和15.0%(P<0.05)。WT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直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和pTNM分期均无关(P>0.05);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与组织分化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直径、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NSCLC中WT1蛋白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1,P<0.05)。结论 WT1和β-catenin蛋白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XC类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86例NSCLC组织标本、13例胸壁肺癌转移瘤标本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XCR4、VEGF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正常肺组织、NSCLC组织、胸壁转移瘤组织中CXCR4的表达依次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VEGF在胸壁转移瘤、正常肺组织、NSCLC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SCLC组织中CXCR4、VEGF的表达分别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CXCR4、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XCR4-VEGF信息通路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过程中起作用,CXCR4、VEGF可作为监测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指标,针对CXCR4的靶向治疗可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NSCLC患者的病变肺组织(肺癌组)以及10例正常或肺良性疾病患者肺组织(对照组)livin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2者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00例NSCLC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68.0%、survivin为62.0%,而在正常和癌旁组未检出阳性结果;l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livin表达率高(P〈0.05).62例survivin阳性样本中有38例livin呈阳性。结论:livin和survivin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survivin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livin基因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Twist和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wist和VEGF蛋白在61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选取61例配对的癌旁组织和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Twist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和7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Twist和VEGF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wist与VEGF在NSCLC组织中呈正相关(r=0.738,P<0.01)。NSCLC中Twist阳性与阴性表达者的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3%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与阴性表达者的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5%和85.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st和VEGF高表达的NSCLC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两者可能在NSCLC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及其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Livin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NSCLC组织中LivinαmR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结果:58例NSCLC组织中LivinmRNA表达阳性率为74.1%,而在癌旁组织低表达(5.1%,P〈0.01)。Livin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瘦素和瘦素功能性受体OB-R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瘦素和OB-Rb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NSCLC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OB-Rb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将其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瘦素与OB-Rb的mRNA在肺癌组织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瘦素蛋白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和26.3%(P〈0.005),OB-Rb蛋白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和31.6%(P〈0.010);瘦素和OB-Rb蛋白与NSCLC细胞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瘦素与OB-Rb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也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瘦素和OB-Rb在肺癌组织表达上调,瘦素可能是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促肿瘤生长因子。瘦素和OB-Rb在NSCLC的促癌作用没有直接的协同效应,可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机制参与NSCLC的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MLH1与MGM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42例癌旁组织标本的hMLH1与MGMT蛋白表达情况,在SPSS 13.0统计软件上应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为54.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4.3%(P〈0.0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癌组织为4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6.7%(P〈0.05);但其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hMLH1与MGMT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hMLH1与MGMT蛋白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rtact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cortactin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Cortactin 在正常肺组织的血管旁平滑肌细胞胞浆中阳性表达,其阳性率为22.1% (17/77).在NSCLC 组织中,Cortactin 于癌细胞胞浆阳性表达,其阳性率为58.4%(45/77),与正常肺组织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ortactin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ortactin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结论:Cortactin阳性表达高低与NSCLC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NSCLC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主要是以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tor receptor,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女性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指导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比分析10例非恶性肺组织中EGFR的表达,用Cox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EGFR在62例女性NSCLC中的表达率70.97%,在非恶性肺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GFR在女性腺癌的表达高于鳞癌(P<0.05),尤其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更高(P<0.05);EGFR表达与女性NSCLC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EGFR高表达的女性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是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女性NSCLC中EGFR的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EGFR在女性NSCLC中高表达,可作为判断女性NSCLC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还对NSCLC女性患者的靶向治疗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黄酸受体3(RARRES3)和迁移侵袭增强因子1(MIEN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两者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本院行手术切除的86例NSCLC组织及72例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ARRES3和MIEN1的表达情况并根据二级计分法将其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部分,分析两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类型、TNM分期、T分期、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RARRES3和MIEN1的阳性颗粒均位于细胞质中,且NSCLC组织RARRES3以低表达为主,其高表达率为29.07%(25/86),低于癌旁组织的55.56%(40/72),NSCLC组织MIEN1以高表达为主,其高表达率为62.79%(54/86),高于癌旁组织的31.94%(2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RARRES3和MIEN1蛋白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RARRES3蛋白亦与肿瘤大小有关,MIEN1蛋白与分化类型有关(P<0.05);RARRES3和MIEN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11,P=0.000)。组织RARRES3和MIEN1表达在NSCLC诊断中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5和0.779,85.1%和75.4%,79.2%和83.3%,且RARRES3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2.5个月,高于低表达组的16.0个月,MIEN1高表达者的中位OS为15.5个月,低于低表达组的28.0个月(P<0.05)。结论 RARRES3在NSCLC组织中低表达,而MIEN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早期宫颈鳞癌癌周组织及盆腔淋巴结中podoplanin及HPV16/18抗原的表达,寻求早期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标记物.方法:选取宫颈鳞癌57例,每例取1-3个淋巴结,共选取淋巴结103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odoplanin及HPV16/18的表达.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癌周组织、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癌周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odoplanin的阳性率分别为76.2%(16/21),41.7% (15/36),27.2%(6/22).在淋巴转移患者的转移淋巴结,未转移淋巴结,及淋巴无转移患者的淋巴结中HPV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89.3% (25/28),60.0% (18/30),4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盆腔淋巴结中HPV16/18和podoplanin抗原,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Podoplanin可以作为检测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MP-9、TIMP-1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黎联  梅同华  周向东  张新高 《癌症》2009,28(1):76-81
背景与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6,MMP-26)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本实验通过检测MMP-26蛋白在浸润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浸润前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26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2例NSCLC、14例非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MP-26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6蛋白高表达率在正常肺组织中为0(0/10),在非典型增生巾为14.3%(2/14),在NSCLC中为59.7%(43/72)。MMP-26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高于在非典型增生及正常肺组织中(P〈0.01),在非典型增生中高于正常肺组织中,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6蛋白表达与NSCLC分期(P〈0.05)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分化无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MP-26表达和临床分期是有意义的NSCLC预后指标(P〈0.05)。MMP-26蛋白高表达的NSCLC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分别为log-rank=19.34、23.2,P〈0.001、0.001)。结论:MMP-26蛋白高表达与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NSCLC进展和预测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5A2,EIF-5A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66例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IF-5A2表达情况,并对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IF-5A2在NSCLC中呈高表达(P〈0.001)。EIF-5A2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在多因素分析中EIF-5A2及淋巴结转移是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EIF-5A2在NSCLC中高表达且预后差,对肿瘤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TFPI-2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TFPI-2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SCLC中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的患者中TFPI-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8%、25.0%和40.0% (P <0.01),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FPI-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38.1% (P <0.01),肿瘤直径>5cm和≤5cm的患者TFPI-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0%、77.5% (P <0.01).临床分期为Ⅰ、Ⅱ、Ⅲ期的患者中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5%、83.3%和93.3% (P<0.01),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4%、85.7% (P <0.01),肿瘤直径>5cm和≤5cm的患者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0%、52.5% (P <0.01).NSCLC组织中TFPI-2的低表达与MMP-9的高表达呈负相关(r=-0.476,P=0.001).结论:TFPI-2的低表达和MMP-9的高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FPI-2可能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NSCL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DAC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DAC6在70例NSCLC组织和18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NSCLC组织中HDAC6阳性率为58.57%,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的16.67% (P <0.01);NSCLC组织中HD...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NSCLC组织和24例良性肿瘤组织中TNF-a、GLUT-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及两者相互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的GLUT-1、TNF—a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P〈0.05)。TNF-a组:晚期组织(Ⅲ)明显高于中、早期(II、I)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N2组明显高于N,组(P〈0.05)。GLUT-1组:中低分化组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N2组明显高于N1组(P〈0.05)。GLUT-1与TNF-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NF—a、GLUT-1在NSCLC组织中的过表达与肺癌的生长、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联合两者的检测有助于判断NSCLC的转移、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