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3CL蛋白酶抑制剂为当前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对其专利信息的分析有助于此类药物的研发和创新。本文运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依据检索得到的全球抗冠状病毒的3CL蛋白酶抑制剂相关技术的专利数据,对3CL蛋白酶抑制剂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专利区域分布状况、重要申请人、专利技术主题以及重点药物研发进展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动态,有助于国内制药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早进行专利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宏观数据对抗糖尿病药物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列汀类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对列汀类药物的专利申请态势进行了合理预测;并通过对重点关注的申请人进行剖析,比较了3种不同类型制药企业(美国默沙东、以色列梯瓦、中国恒瑞)在列汀类药物专利布局上的异同,为国内制药企业提供药物专利信息运用和专利布局方面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 3CL蛋白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方法 基于SARS-CoV-2 3CL蛋白酶的晶体结构(PDB ID:7K3T和7SI9),从PubChem数据库中筛选得到SARS-CoV-2 3CL蛋白酶的特异性抑制剂nirmatrelvir的结构类似物,使用Autodock进行非共价分子对接,使用AutoDockFR进行共价分子对接,采用Pymol和Ligplot软件对SARS-CoV-2 3CL蛋白酶和小分子进行相互作用模式分析,最后使用AMBER18进行小分子化合物与SARS-CoV-2 3CL蛋白酶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验证分子对接结果,使用SwissADME对化合物进行成药性分析。结果 将78个nirmatrelvir结构类似物与SARS-CoV-2 3CL蛋白酶进行虚拟筛选和分子对接,得到了2个与nirmatrelvir作用相当的小分子化合物(PubChem ID:57842...  相似文献   

4.
Bcr-Abl抑制剂是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靶点类药物,因靶点类药物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少,其中有些已成为治疗CML的一线用药,Bcr-Abl抑制剂也因此成为抗CML药物的研究热点。本文以Bcr-Abl抑制剂的专利公开信息为基础,从公开时间、区域分布等分析Bcr-Abl抑制剂的研究发展态势,并通过技术主题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研发进展,最后选取国内外各1家企业对其药物研发后续专利申请进行分析,以期为该类药物的研发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5.
血管黏附蛋白(VAP)与众多疾病的发生相关,是众多疾病治疗的靶点。本文通过运用CNABS,DWPI,Sipoabs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分析,统计涉及VAP-1的专利申请,从专利的年申请量、申请人、技术领域、涉及的疾病治疗领域进行分析,供相关药物研发企业参考,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涉及VAP-1的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偏少,申请主要来源于欧美日等西方国家,涉及VAP-1的药物研发公司还没有完成相关专利的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申请人在相关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6.
免疫抑制剂的中国专利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国内有关免疫抑制剂的专利申请状况和研发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专利文献,对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时间、区域、申请人、技术热点等方面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 国内免疫抑制剂相关专利的数量自2005年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截止2017年8月有效专利的比例为27.95%;且专利集中程度高,全球专利多集中在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国内的专利申请中也不乏外国企业;国内医药企业的申请量和研发实力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目前免疫抑制剂专利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杂环化合物和肽类物质,以及免疫球蛋白类药物。国内医药企业可以考虑产学研合作,并重视对失效专利的挖掘和再利用,以提升研发实力,获取更多的研发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综述目前国内外主要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针对SARS-CoV-2的分子结构及感染机制,从药物阻断病毒机制、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治疗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批准上市的小分子药物进行论述总结。结果 根据SARS-CoV-2目前的流行变异株特点,小分子药物以其特有的优势正表现出巨大潜力。其中,国内外以蛋白酶抑制剂和与依赖RNA的RNA聚合酶抑制剂为重点,抗SARS-CoV-2小分子新老药物的研发已取得重大进展。结论 小分子抗SARS-CoV-2药物可作为防疫的有力武器,早期应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重症率、住院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曹倩  曹梦超 《中国药房》2023,(8):961-967
目的 为我国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支撑,为相关药物研发机构的技术开发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专利分析法,以HimmPat专利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对截至2022年2月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且已公开的PROTAC技术相关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对其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主要申请人、技术来源国、技术主题及改进路线等专利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本研究共纳入专利133件。PROTAC技术在我国开始进行专利申请的时间较晚,申请人数量从2015年的2家发展到2020年的30家,申请量从2015年的2件增长到2020年的38件,年度专利申请量和申请人数量都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但单个申请人年均申请量仍不足2件,表明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技术的发展期早期;Arvinas、海思科、海创药业等申请人的申请数量位居前列。国内申请量虽领先于国外来华申请量,但国内专利申请的平均简单同族申请量及平均简单同族国家量仅为1.5,远低于国外来华申请量,反映出国内申请在“质”的层面仍有提升空间。PROTAC技术最初的改进主要集中在E3连接酶配体和靶点、配体的选择,之后陆续出现新型PRO...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抗体药物偶联物相关技术的全球专利和中国专利的申请情况,帮助研发人员了解该技术在全球和国内的发展现状.从靶标和小分子毒素这2个角度,分析抗体药物偶联物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热点靶标和小分子毒素.此外,介绍了抗体药物偶联物相关技术的主要专利申请人的专利布局情况.通过上述统计分析,为中国本土企业提升抗体药物偶联...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引起2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与最重要的病原,属于国内外的研发热点。本文以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专利申请文献为基础,对其技术发展现状、国内外专利申请态势、技术分布、重点申请人等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表明欧美发达国家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研究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我国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王蕾  丁永斌  杨大为 《中国药房》2023,(22):2695-270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新靶点口服药专利概况,为国内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方向和专利布局等提供参考。方法以HimmPat数据库中全球专利数据为基础,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发展趋势、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等多个角度,对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PTP-1B-IN)、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11β-HSD1-IN)3类2型糖尿病新靶点口服药相关专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检索得到GKA类专利1 649件,PTP-1B-IN类专利709件,11β-HSD1-IN类专利592件。全球主要申请主体为各大药企,其掌握了药物化合物的核心专利;其中GKA类药物的研究更成熟,专利申请量更大,企业布局更全面。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PTP-1B-IN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可以发挥传统中药资源优势,提升研究实力,可考虑从核心技术挖掘、工艺路线探索、专利布局、产学研合作、构建专利池等方面提高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冠状病毒疫苗全球相关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婷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9):1706-1711
基于以往涉及冠状病毒疫苗的相关专利信息,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自从2002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系统综合征(SARS)暴发以来,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申请量在2003年达到高峰;自从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暴发以来,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申请量在2012~2015年有小幅增长。从重点申请人和疫苗类型的分析得出,目前针对冠状病毒以核酸疫苗、灭活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为主,这也与我国和美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类疫苗类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疾病。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首选。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使用方便,且适用于轻中症患者。目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抑制剂、膜融合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3CL蛋白酶抑制剂。归纳了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为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简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重点专利等,梳理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技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侯琴  周琼  赵春霖  张竞赛 《药学研究》2019,38(5):303-306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简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重点专利等,梳理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技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SARS-CoV-2所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急需开发更多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由于用于直接筛选传染性强的烈性病毒抑制剂的P3实验室有限,因此有必要针对病毒蛋白酶等相关靶标开发快速、高效的筛选方法。在病毒复制周期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因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在人体内无同源酶,成为药物设计的理想靶标。本文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两个层面,综述了已报道的SARS-CoV-2 Mpro抑制剂筛选方法与应用实例,期望对SARS-CoV-2 Mpro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全球已获批上市与正在研发中的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小分子JAK抑制剂药物品种情况,对5个重点药物磷酸芦可替尼、巴瑞替尼、乌帕替尼、迪高替尼、阿布昔替尼的研发进展以及其涉及在多个不同技术主题如化合物、新用途等方面已公开的专利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生物医药企业在进行立项与开发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小分子JAK抑制剂以及进行新的专利挖掘、专利保护与专利布局时,提供有效的产品信息和专利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梳理抗新型冠状病毒复制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VV116)的研发历程和全球专利布局情况,明确其核心技术创新路径和专利保护策略,为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专利挖掘与布局提供借鉴。方法 在专利数据库和期刊数据库中全面检索VV116专利申请、授权情况,并进行文献统计和实证分析。结果 VV116采用氘代策略成功突破国外原研药的专利壁垒,并在短时间内围绕其核心化合物的产品、用途、制备方法、晶型多个方面完成了高价值专利组合物构建,还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途径在全球10余个国家构筑了海外专利保护网。结论 VV116成功研发体现了我国创新药企及科研院所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治药物上的高水平创造和高质量保护,对推动国内创新药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曦  刘跃  尤宇 《中国药房》2021,(9):1038-1044
目的:协助企业了解医药中间体行业相关的技术点和发展趋势,为医药中间体应用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支持。方法:将医药中间体涉及的核心技术列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四级,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SIPO)及合享(INCOPAT)、智慧芽(PatSnap)专利数据库中2020年2月2日之前公开/公告的医药中间体专利数据。运用专利分析方法分析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趋势以及专利申请人,同时对医药中间体二、三级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运用SPSS 24.0软件对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的申请数量进行曲线拟合预测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专利12103条;二级技术分类下,抗生素类药物中间体专利有331条,解热镇痛药物中间体专利有474条,心血管药物中间体专利有1227条,抗癌用医药中间体专利有1550条。全球与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数量均逐年递增,中国大陆的专利申请数量是最多的,其中江苏、上海、山东等省份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3位;排在前10位的专利申请人中有8家为我国国内企业或高校,他们也在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人构成中排名前2位。医药中间体二级技术中,心血管药物中间体专利申请数量占比最大(占32%),其次是抗癌用医药中间体技术(占30%);三级技术中,医药中间体在产品(占35%)、方法(占35%)和用途(占28%)上均有专利申请。我国医药中间体专利申请数量的曲线拟合显示,当前申请趋势与三次曲线模型拟合程度最高,并预测我国2020、2021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688、781件。结论:医药中间体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高校与企业都具备相当的研发实力;企业除了在技术创新上有所发展外,还可以考虑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以及企业间的专利交叉许可,助力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概况,按药物不同的抗病毒作用特点进行分类,分别介绍了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抗肝炎病毒药物,抗疱疹病毒药物,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抗流感病毒药物,其中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细胞进入抑制剂以及免疫调节药几个方面:抗肝炎病毒药物从生物类药物,核苷类药物,免疫调节药几个方面,抗流感病毒药物从M2抑制剂及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两个方面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