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抑郁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观察组)和脑卒中后非抑郁组(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57例。检测患者入院后第2天BDNF、Hs-CRP及IGF-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评估BDNF、Hs-CRP及IGF-1水平和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BDNF水平更低(P0.05),Hs-CRP及IGF-1的水平更高(P0.05),NIHSS及mRS评分更高(P0.05);ADL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与抑郁评分呈现正相关(r=0.736,P0.05),IGF-1水平与抑郁评分呈现正相关(r=0.752,P0.05),BDNF水平与抑郁评分呈负现相关(r=-0.692,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BDNF、Hs-CRP及IGF-1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尿酸酶比色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1例ACI患者(ACI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UA和hs-CRP水平。采用NIHSS评分评价ACI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缺损亚组(≤5分)、中度缺损亚组(5~15分)及重度缺损亚组(15分)。结果ACI组血UA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与轻度缺损亚组比较,中度缺损亚组及重度缺损亚组的UA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重度缺损亚组UA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缺损亚组(均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与ACI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10—2018-10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收集病史资料及NIHSS评分,并跟踪观察1个月,以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P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中-重度抑郁症亚组(HAMD评分≥17分)。计算PSD患病率,并分析影响PSD患病率的相关因素(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吸烟、饮酒、既往有无脑卒中史),以及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HAMD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34.0%(51例),其中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64.7%(33例)。PSD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83.3%)显著高于非PSD组(30.3%;P0.05)。PSD组NIHSS评分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OR=5.231,95%CI=1.204~10.154,P=0.01)。结论 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患病率高,且NIHSS评分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NIHSS评分越高,PSD患病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及S100B水平对急性前循环供血区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CIAA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AAC患者121例,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1)、重度组(n=39)、极重组(n=26);根据半年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68,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n=53,mRS>2分)2个亚组。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极重组血清NSE及S100B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AAC患者NSE,S100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46,P<0.001;R=0.939,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治疗5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入院时、治疗1周、治疗5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5周,对照组轻度抑郁5例,中度抑郁17例,重度抑郁3例;观察组正常6例,轻度抑郁7例,中度抑郁10例,重度抑郁2例。观察组正常比例(24.0%)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而中度抑郁比例(40.0%)明显低于对照组(70.8%;P<0.05)。入院时、治疗1周,两组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周,两组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病人抑郁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与Nesfatin-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160例,依据其是否发生卒中后抑郁分组,包含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血浆Nesfatin-1水平,分析各因素和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患者中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是46.25%(74例),其中轻度是54.05%(40/74),中度是28.38%(21/74),重度是17.57%(13/74)。不同抑郁程度的脑卒中患者的肥胖的发生率、病灶位置与血浆Nesfatin-1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重度抑郁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轻度、中度抑郁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重度抑郁和病灶位置、NIHSS与血浆Nesfatin-1水平具有明显的关系(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病灶位置、血浆Nesfatin-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肌红蛋白(Myoglobin,Mb)、尿酸(Uric Acid,U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测定血清Mb、UA水平,均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再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28例)、轻度狭窄组(37例)、中度狭窄组(35例)和重度狭窄组(38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狭窄组患者血清Mb、UA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 0. 01),且重度狭窄组Mb、U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 0. 05),中度狭窄组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Mb及UA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二指标在各狭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Mb、UA可能是血管炎性标志物,其水平高低可反映颈动脉狭窄程度,值得基础及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血清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5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hs-CRP、MMP-9水平;按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血尿酸、hs-CRP、MMP-9水平,并分析相关性;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血尿酸、hs-CRP、MMP-9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尿酸、hs-CRP、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度组血尿酸、hs-CRP、MMP-9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血尿酸水平、hs-CRP、MMP-9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尿酸、hs-CRP、MMP-9水平及mRS评分较预后良好组显著升高(P<0.05)。血尿酸水平、hs-CRP、MMP-9水平与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社会支持评分高低,将298例样本分成低度社会支持组(80例)、中度社会支持组(175例)、高度社会支持组(43例),分析组间NIHSS、ADL的差别。结果不同支持分级NIHSS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社会支持组和高度社会支持组A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社会支持组和高度社会支持组A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社会支持组和中度社会支持组AD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和ADL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r=0.258)。结论增加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伸卒中单元(ESU)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91例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患者按居住社区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ESU组43例,ESU组由卒中专家小组和社区卫生机构每月定期进行健康咨询、体格检查、康复指导、心理测评和干预治疗,对照组出院后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2组患者于卒中单元治疗出院时、发病6月、12月时采用NIHSS、ADL、HAM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2组HAMD、SSS、ADL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发病6月及12月ESU组NIHSS、ADL、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改善,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减少,无抑郁患者病例数增多,而对照组发病6月时HAMD评分较出院时明显增加,12月时评分较出院时无明显差异,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增加。结论 ESU社区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共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PSD组)和非抑郁组(NPSD组);PSD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胆红素(TBIL)和尿酸(UA)水平。结果纳入的230例患者中,PSD组患者106例,NPSD组患者124例,两组患者的ALB、TBIL、UA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D轻度组患者51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26例,各组患者的ALB、TBIL、UA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有精神疾病家族史、非首发卒中均是PSD的危险因素,ALB和UA是PSD的保护因素。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参与了PSD的发生,PSD患者存在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失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天津市安定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8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门急诊就诊,诊断老年脑卒中且未抑郁患者72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NIH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评估以及进行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GDS评分与NIHSS和ADL评分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病变部位不同于非抑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皮质醇水平均高于非抑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患者NIHSS评分更高,ADL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抑郁程度增加,患者NIHSS评分更高,ADL评分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DS评分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ADL评分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3.
吴芳  刘悦  蔡志友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2):142-145+14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组,每组各60例,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评定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神经功能缺损指标(NES、S100B)及H-FABP、CD26P水平,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H-FABP、CD26P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重度组与中度组NIHSS评分、NES及S100B水平均高于急性脑梗死轻度组,而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FABP、CD26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重度组与中度组高于急性脑梗死轻度组,而中度组血清H-FABP、CD26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CD26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H-FABP、CD26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推测临床可参照血清H-FABP、CD26P水平来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161例AIS患者(AIS组)及110例其他患者(对照组)起病第1、3、10 d的血清VE-cad水平。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缺损亚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各时间点血清VE-cad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与轻度缺损亚组比较,中度和重度缺损亚组各时间点血清VE-cad水平显著增高(均P0.05)。与中度缺损组比较,重度缺损组血清VE-cad水平显著增高(P0.05)。AIS患者发病第1 d、第3 d、第10 d的血清VE-cad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884,r=0.809,r=0.717;均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缺损亚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第3 d及第10 d VE-cad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 d(P0.05)。结论 VE-cad参与了AIS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是预测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预后的一个重要血清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患者入院当天按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2组:NIHSS评分0~4分组50例、5~15分组76例,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测定血清UA水平,用等级相关分析来检验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U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UA高于对照组(P<0.01),NIHSS评分5~15分组血清UA高于NIHSS评分0~4分组(P<0.05)。结论血清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脑电图异常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对照者116例作为对照。并根据脑电图结果分为脑电图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再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检测血清FGL2、CyPA水平,分析血清FGL2、CyPA水平、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癫痫组癫痫发作1 h、24 h血清FGL2、Cy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发作24 h时患者血清FGL2、CyPA水平低于发作1 h时(P<0.05)。癫痫发作1 h、24 h异常组患者血清FGL2、CyPA水平高于癫痫发作1 h、24 h正常组(P<0.05)。癫痫发作1 h、24 h重度组血清FGL2、CyPA水平高于癫痫发作1 h、24 h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亦高于轻度组(P<0.05)。癫痫组MoCA评分总分及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癫痫发作1 h、24 h血清FGL2、CyPA水平、脑电图异常程度均与癫痫患者Mo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80例ACI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治疗半年后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应用TCD测定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检测患者血清GFAP水平。分析TCD参数及血清GFAP水平与AC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度组和中度组PI、RI值及血清GFA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又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Vm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度组又低于中度组(P<0.05)。ACI患者NIHSS评分与PI、RI及血清GFA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Vm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PI、RI及血清GFA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Vm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基底动脉Vm、PI、RI及血清GFAP水平均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02—2020-02开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S-100β、NSE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S-100β、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大面积梗死患者S-100β、NSE水平高于腔隙性梗死和小面积梗死患者(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1分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高于NIHSS评分16~30分和≤15分患者(P<0.05);血清S-100β、NSE水平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NIHSS评分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升高,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SP、IL-18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28例高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抑郁组(40例)、中度抑郁组(45例)、重度抑郁组(43例);另选择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的血清BDNF、SP、IL-18水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结果对照组的血清DBNF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重度抑郁组,SP、IL-18水平显著低于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轻度抑郁组的血清DB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WHOQOL-BREF总分显著高于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DNF、SP、IL-18水平对预测高龄患者抑郁症程度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与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34~82岁,平均57.64岁;脑梗死43例,脑出血33例。于病程2周后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抑郁程度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BDNF蛋白含量。根据量表测评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PSD组)和脑卒中后非抑郁组(非PSD组)。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PSD 42例,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5.26%,其中轻度抑郁30例(39.47%),中度抑郁患者8例(10.53%),重度抑郁患者4例(5.26%);非PSD组34例。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提示PSD组患者血清BDNF含量较非PSD组患者明显降低(P<0.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BDNF含量的表达变化与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7,P=0.024(双侧)。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脑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显著降低,且脑卒中后抑郁程度与脑卒中恢复期血清BDNF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脑卒中患者血清BDNF含量在预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