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培计划(2012)—示范性项目”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各省(区、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幼儿园、特殊教育、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培训者进行示范性培训。“国培计划(2012)-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初中化学班是江西师范大学承担的国培项目之一。针对来自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上海、四川、云南和重庆等11个省、市的近50位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的调查,介绍了教师教研素质、学校教研活动和学校教研评价制度,提出要加强初中化学教师的教研行动力,加强初中学校教研组建设,营造良好化学教研活动氛围。  相似文献   

2.
学科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为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提供学科功能分析。收集在大概念课例“物质成分的探究”研讨过程中的研讨视频、教师访谈录音、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等数据,利用学科功能分析要素通过定性内容分析法分析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干预下初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的特征及变化,从而探寻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教师的学科理解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转变。同时也证实了专业学习共同体干预下基于学科理解的大概念课例研讨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提供新的视角和范式。  相似文献   

3.
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反映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重要标准,对其重视和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学习和专业成长。在查阅国内外有关实践性知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前期化学教师访谈内容,编制了“中学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内201位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河北省内2/3以上的中学化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处于中等水平以上。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自我学习与反思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性别、工作环境、教龄、职称、教研方式等不同的化学教师,其实践性知识水平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刘莉莉 《化学教育》2009,30(3):25-26
化学教研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如何提高我区化学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课例分析”基础上,进行了理念上更新,模式上创新,提出有效教研模式——“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教师培养策略,并在全区化学教研活动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刘岩 《化学教育》2014,35(23):40-43
针对当前区域教研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小分队视导"这一新型教研方式的工作特点和以问题为核心、以课例为载体、以名师为示范、以反思为宗旨、以"教学新时空"为平台、以反馈为手段,来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莉莉 《化学教育》2009,30(12):37-38
有效的校本教研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提高我区化学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笔者采用“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教研模式,通过网络直播方式,使全区化学教师全程学习、观摩、研讨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爱华  孙志学 《化学教育》2018,39(11):81-81
正如何通过有效的学科教研活动提高全区域教师专业素养是值得教科研部门重视的问题。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家引领、名师指教、教科研氛围,而把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与整个区域的学科教研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生、全员提升"的教研目标。"王爱华名师工作室"[1]主动和全市初高中化学教研接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展示与发展的平台,从而促进全市初中化学教师专  相似文献   

8.
钱胜 《化学教育》2014,35(13):52-55
教师培训是教研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提升一线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就重庆初中化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最希望培训的内容依次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实验教学的策略、命题的技巧、现场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论文的撰写技巧等。  相似文献   

9.
朱永侃 《化学教育》2010,31(7):46-49
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并促成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背景下教研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及听课后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梳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层区域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和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陆军 《化学教育》2005,26(6):35-36,44
随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口号逐渐深入人心,教研论文已经成为化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中学化学教研论文的撰写和青年教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多数区域中学教师专项培训的痛点在于培训主题泛化、内容拼盘化、评估弱化,导致成果少、收效差、获得感少等结果;难点在于如何找到成人短期培训的“药方”。而主题培训的一体化设计就是破解以上难题的突破点。在以往的“国培计划”与“省培计划”的多年培训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培训“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整体设计框架及具体实践方案。以华南师范大学“省培计划”高中化学班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7天集中培训为例,检验了主题培训一体化设计的实践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主题一体化的“1+1+4”教师培训范式。调查结果显示,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主题培训一体化设计在实践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宇峰 《化学教育》2014,35(21):48-50
根据对化学复习课的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训一体”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项目。从案例分析中总结出以下结论:教师培训要从实际教学问题切入,在教师的充分交流基础上共享经验,通过“做中学”在体验中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了解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探寻教研员专业发展与教研工作的有效策略,以广东省123名中学化学教研员为基础样本展开问卷调查,对14名化学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展开访谈,对其基本信息、专业情意与状态、专业能力与发展及区域教研活动的组织情况进行关联分析,找寻其中的变化规律,了解问题与需求,为教研员的发展和教研工作的优质开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刘凯钊 《化学教育》2018,39(3):33-37
“世界咖啡”是一种允许较多人同时参与某一主题研讨的活动模式。把这一研讨模式运用于教师听评课的区域教研活动中,能满足较多教师之间的深层交流与互动,并有利于解决当前区域教研活动难以深入交流与互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红娟  娄珀瑜  铁煜 《化学教育》2018,39(11):48-53
利用“整合技术的化学教学知识”框架设计西部地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对参加“国培项目”的陕西省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TPCHK主要解释的9个变量入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对特定主题下的学情分析、中学化学实验改进能力、化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作用等内容方面存在教学实践的执行困难,培训可通过分析参训教师实际教学中的课例、组织学习共同体,借助案例和活动的形式,促使培训内容较大程度符合教师培训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
史红霞 《化学教育》2011,32(1):45-48
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农村化学教师的科学观念教学行为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实践研究以短期培训为基本方式,所建设的培训课程包括以科学认识的基本任务,科学本质观、化学基本观念等为基本研讨专题,以基于科学观念的“分子”、“原子”、“原子结构”教学设计体验、范例认同研讨以及“化学键”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为基本内容。所得结论是:(1)短期专题课程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必要形式;(2)以科学观念及其价值研讨为先导,进行体验设计-范例认同研讨、教学设计研讨、实践和反思,可以较为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柳方生 《化学教育》2022,43(16):126-129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肥城市教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签订“高中化学名师发展基地项目”,围绕高中教师特别关注的教材教法、课程衔接、科普教育、教研与论文写作、高考指导等主题,形成了“教学研训立体化”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教学名师,催生出县域高中与优质高师教育共建教师研训共同体新样态。  相似文献   

18.
李秀华  胡志刚 《化学教育》2021,42(23):113-113
针对中学化学教师教育研究的有效性欠佳,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需求与有关培训和评价之间互相隔离、缺少联系、整体性考虑不足等问题,《有效教研——化学人本智慧教育探索》(王晓聪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一书力求回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部专著的创新性体现在思辨、实证与行动3种典型的教育研究范式上. 1 思辨研究特色 专著实现了教育研究的理论创新.把专著命名为《有效教研——化学人本智慧教育探索》,提出了"人本智慧教育论"的核心理念与教育主张,并以我国的经典智慧——王阳明的"阳明心学"和季苹教授阐述的"教学知识论"作为理论基础,体现了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9.
解吉普 《化学教育》2010,31(5):48-49
为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新教材内容体系导致某些地区的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不协同”的现状,从化学学科组(教研组)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学化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激励、活动带动、骨干引路、青蓝结对、学习培训、评价鞭策”等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陆泉芳 《化学教育》2006,27(7):60-62
化学奥林匹克推动了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培养了竞赛选手的综合素质。从竞赛内容看,可以称之为一种“中间化学”、“前沿化学”、“艺术化学”。目前竞赛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基础理论而轻实践,重奥赛选手而轻教师,重教学而轻研究,少数省、市、自治区还存在重教师辅导而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