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补肾调更汤治疗女性绝经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103例女性绝经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1)。对照组口服替勃龙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补肾调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包括TC、TG、LDL-C、HDL-C)与性激素(E2、LH、FSH)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水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降低,HDL-C升高,组内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更大。两组治疗前各项性激素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E2升高,LH、FSH降低,两组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LH、FSH低于对照组,E2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性激素水平改善幅度更大。结论:中医补肾调更汤在女性绝经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可发挥调摄阴阳、补肾益精作用,缓解患者症状,并促进血脂、性激素水平的恢复,效果理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围绝经期症状与血脂水平、血清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四组,分别是育龄对照组(n=60)、围绝经期组(n=60)、绝经早期组(n=65)及绝经晚期组(n=65),分别对其进行睾酮(T)、血清雌二醇(E2)、三酰甘油(TG)、卵泡刺激素(FSH)以及总胆固醇(TC)测定,调查绝经指数(KMI),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相比较育龄对照组而言,围绝经期组、绝经早期组以及绝经晚期组的T、E2水平下降明显,且FSH水平升高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育龄对照组比较,绝经晚期组、绝经早期组以及围绝经期组的TG、TC水平升高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TC与KMI呈现出正比关系,则TG则与KMI呈现出反比关系。结论:睾酮和雌二醇在女性绝经后明显下降,而卵泡刺激素明显上升,并且血清雌二醇与绝经指数呈反比关系,加强围绝经期女性的血脂水平和血清性激素监测,有助于改善绝经症状,使女性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丹地剂对去卵巢高脂雌鼠雌激素受体α、β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地剂对去卵巢高脂雌鼠ER(α、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8周龄雌性大鼠建立去卵巢高脂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去卵巢+丹地剂组(丹地组),去卵巢+苯甲酸雌二醇组(雌二醇组),去卵巢+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8只,丹地组每天每只大鼠灌饲丹地剂,含生药量6g,共6周;雌二醇组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按每鼠每3天1次皮下注射0.2mg,共12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早晚各一次灌胃,共6周。RT-PCR法分析ERα、ERβmRNA表达,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血脂、放免法测FSH、E2,硝酸还原酶法测NO。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丹地组能明显降低TC、TG,差异有显著性(P〈0.01),升高HDL—C(P〈0.05),E2上升(P〈0.05),NO明显上升(P〈0.01),ERα、ERβ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地剂具有调高去卵巢高脂大鼠主动脉ERα、ERβmRNA的表达及升高血清NO的作用,并可改善血脂,该作用为其在绝经女性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去势高脂雌鼠ER(α,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去势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黄组、雌二醇组、对照组共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六味地黄丸(2.4g/d/ 只)、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0.2mg/3d/只)、生理盐水,观察6周。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血脂、放免法测 FSH,E2,硝酸还原酶法测NO,RT-PCR法分析ERα,ERβ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黄组能明显降低TC,TG,有显著性差异(P<0.01),升高HDL-C(P<0.05),E2上升(P<0.05),NO明显上升(P< 0.01),ERα,ERβ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改善血脂作用,并可调高去势高脂大鼠主动脉ERα,ERβmRNA的表达及升高血清NO的作用,该作用为其在绝经女性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去势对雌兔性激素的影响和血脂的变化及高脂饲料与普通饲料喂养后血脂的变化.方法 27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去势+普通饲料组(B)、去势+高脂饲料组(C),每组9只,去势组切除卵巢,假手术组只切开不摘除卵巢,手术后,各组分别喂以相应饲料,12周后抽血检测,采用酶法检测血脂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E2水平,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FSH、LH水平,B、C组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C、LDL、HDL水平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水平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势早期对雌兔E2影响不大,但有升高FSH和LH水平的作用,对血脂的影响不大;高脂饲料对去势雌兔血脂水平影响较为明显,有升高TC、LDL、HDL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血脂及相关激素水平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LH、FSH、E2,用酶法测定TCH、TG,用直接法测定HDL-C、LDL-C.结果:试验组(绝经后女性)与对照组(健康未绝经女性)比较,LH、FSH、TCH、TG、LDL-C明显增高,E2明显降低,HDL-C变化不明显,各项指标变化均有一定规律.结论:对绝经后女性机体基础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7.
补肾调肝清心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补肾调肝清心方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中药组(采用补肾调肝清心方)25例与激素替代疗法(HRT)组15例,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检测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E2、FSH、LH及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HRT组为67.3%。两组治疗后HAMD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浆5-HT下降(P<0.01),NE升高(P<0.05),5-HT/NE比值下降(P<0.01);两组血清E2升高(P<0.01);中药组FSH下降(P<0.01)、LH下降(P<0.05),FSH/LH比值下降(P<0.01);HRT组FSH/LH比值下降(P<0.05)。B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HRT组治疗后升高(P<0.05)。结论补肾调肝清心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其机制可能与以下作用有关:(1)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2)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3)协调神经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8.
清热痤疮片治疗女性迟发性寻常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清热痤疮片治疗女性迟发性(≥25岁)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迟发性寻常痤疮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中药清热痤疮片和安体舒通、四环素、甲硝唑三联疗法,并选取≥25岁健康女性10例为健康人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及健康人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E2水平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T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水平明显下降(P<0.01),E2水平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E,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清热痤疮片治疗女性迟发性寻常痤疮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清T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药补肾法对绝经妇女血脂及性激素的影响 ,选择自然停经者 6 0例 ,其中 30例用补肾法 ,另 30例用安慰剂法 ,疗程为 30天。治疗前后均检测雌二醇 (E2 ) ,孕酮 (P) ,睾酮 (T)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中药组E2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T水平无明显变化 ,TC ,TG及LDL C下降 ,HDL C升高 ,安慰剂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补肾法能改善绝经妇女血脂代谢和提高其性激素水平 ,从而发挥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穴推拿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E2、FSH、LH水平的影响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13例门诊病人按诊疗先后随机分为3组,足穴推拿组5例、中药泡脚组32例、更年安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中性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足穴推拿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血清FSH、LH水平明显降低,与更年安组比较,血清FSH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中药泡脚组比较,升高血清E2、降低FSH、LH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足穴推拿治疗后症状总评分明显改善,优于其它两组(P〈0.05,P〈0.01)。结论:足穴推拿疗法能提高围绝经期妇女血清性激素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益寿调脂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脂质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益寿调脂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血脂及脂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临床选取16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益寿调脂片,每次4片,每天3次;对照组服用舒降之,每天l片,睡前服;两组疗程60天。观察其疗效及对脂质调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对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AI)、载脂蛋白B(apoB)疗效显著,并能显著降低TC/HDL-C及升高apoA/apoB的比值。其中,TC、AI、apoB疗效与舒降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G疗效明显优于舒降之(P<0.01),LDLC的疗效则不如舒降之显著(P<0.01)。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两组疗效均不理想。本方治疗高脂血症的总有效率为91.9%,个体疗效中除降TG和升高HDL-C作用明显强于舒降之组外,其余治疗效果与舒降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期间本方剂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结论:益寿调脂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脂蛋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女性冠心病患者绝经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女性冠心病患者 73例 ,分绝经前及绝经后组 ,然后分别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 HDL -C)含量。结果 :冠心病组的 TC,TG,LDL -C均高于对照组 ,HDL -C,HDL -C/TC则低于对照组 ;冠心病绝经后组的 TC,L DL -C显著高于绝经前组 ,HDL -C/TC低于绝经前组。结论 :女性冠心病患者绝经后 TC,L DL-C增高 ,HDL-C/TC则较绝经前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粉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仙人掌粉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基础饲料、基础饲料加高、中、低剂量仙人掌粉饲喂正常大鼠,观察仙人掌粉对正常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动脉硬化指数(AI),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影响。将造模成功的高血脂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和仙人掌粉高、中、低3剂量组,后者按高、中、低3种剂量给予样品。以上各组继续喂饲高脂饲料,3周后分别取血测定上述指标。结果:仙人掌粉对正常大鼠血清TC有降低作用,但与正常饲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正常大鼠TG,HDL C无影响。能明显降低正常大鼠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对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仙人掌粉高、中、低3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LDL C,AI(P<0.01),TG(P<0.05),且其降脂作用与给药剂量有关。结论:仙人掌粉对正常大鼠及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均有调节作用,而对后者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血清hsCRP,cTn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AMI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UAP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TC,TG,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s-CRP与cTn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及血脂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市居民血脂水平,为筛查血脂异常人群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1 250名18~75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血脂检测资料分析。检测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总胆固醇(TC),并按年龄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本组血脂异常者共有245例,所占比例为19.6%。血清TG、HDL-C、LDL-C、TC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宣传和开展对健康人群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的积极监测,对血脂升高者适当给予药品治疗以降低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发病率,从而更加健康科学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瘦素和抵抗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质代谢、瘦素和抵抗素的影响。方法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游离脂肪酸(FFA)]、骨骼肌组织甘油三酯(mTG)、糖耐量(OGTT)、空腹血糖(FB6)、血清胰岛素(INS)及体重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瘦素和抵抗素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大鼠血清TC、TG、apoB、FFA、mTG及FBG水平均明显降低,而HDL-C与apoA1水平显著升高,OGTT改善,大鼠体重减轻,瘦素和抵抗素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调节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质代谢,同时能降低瘦素和抵抗素的水平,这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索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五首活血化瘀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载脂蛋白的影响,比较其作用间的异同。方法: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载脂蛋白及主动脉的病理改变。结果:血府逐瘀汤显著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以及TC/HDL—c、TG/HDL—c比值(P<0.01),亦能降低apoB105含量(P<0.05),升高apoAl/apoBl00比值(P<0.05);活络效灵丹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含量以及TC/HDL—c比值(P<0.01),亦能降低TG、apoBl00含量以及TG/HDL—c比值(P<0.05),升高apoAl/apoB100比值(P<0.01);失笑散能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P<0.05);桃红四物汤明显降低血清TG含量以及TG/HDL—c比值(P<0、01),亦能升高apoAl含量(P<0.05);丹参饮亦能降低血清TC、LDL—c的含量(P<0.05)。形态学观察,各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斑块面积,降低斑块灰度(0D),改善主动脉病变。结论:五首活血化瘀方均有不同程度地调降脂、载脂蛋白代谢、抑制高脂喂伺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中以血府逐瘀汤、活络效灵丹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脂质代谢变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血瘀证与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应用 Olym pas AU6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检测 4 0例血瘀证和 35例非血瘀证糖尿病患者的 TCH、TG、apo A1 、apo B、HDL - C和 L DL - C,并与 2 5例健康人对照。结果 :糖尿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的 TCH、TG、L DL - C、apo 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而 HDL -C和 apo A1 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同非血瘀证组相比 ,血瘀证组 L DL - C明显升高 (P<0 .0 5 ) ,HDL - C和 apo A1 则明显降低 (P<0 .0 5 )。结论 :糖尿病时的血瘀证同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尤其与 HDL - C、apo A1 的降低以及 L DL - C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TAS)的关系。方法:125例为观察组进行中医分型,8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及B(apoAl、apoB)、脂蛋白(a)Lp(a)和总抗氧化活性(TAS)。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TC、Lp(a)水平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困脾证TG、LDL—C高于其他各型(P〈0.05),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TAS明显低于其他各型(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异常,总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血脂变化明显,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抗氧化活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