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连续5年研究了不同根域宽度处理对其产量指标、果实品质、枝条贮藏营养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宽度100 cm、80 cm和60 cm处理的果实穗质量和粒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0 cm处理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均显著降低,40 cm处理降低了果实产量。果实品质方面,与对照相比,根域宽度100 cm和80 cm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花青素含量,40cm处理则显著降低了各项品质指标。枝条贮藏营养方面,根域宽度100 cm和80 cm处理显著提高了枝条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60 cm和40 cm处理则显著降低了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根域宽度100 cm和80 cm处理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鲁中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的影响,以‘摩尔多瓦’为试材,在棚架式避雨栽培模式下行间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和鼠茅草,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草种类对‘摩尔多瓦’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三叶草外,其他生草种类均降低葡萄可滴定酸含量,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的改善。与对照相比,黑麦草提高穗质量、粒质量及果粒纵横径;鼠茅草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性糖含量。因此,鲁中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黑麦草对葡萄果实的外观影响较大,鼠茅草对葡萄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本研究为鲁中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园生草种类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寒冷凉区(海拔2450m)红地球葡萄设施延后栽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在花后进行了赤霉酸蘸穗处理,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果实的纵横径、粒重、产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都有所增加,而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其中花后20d以5.0mg/kg赤霉素溶液处理1次效果最好,果实纵横径、粒重和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且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热激以及结合乙醇、CaCl2、氯酸钙、双乙酸钠4种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单一热激处理相比,4种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巨峰葡萄的贮藏保鲜效果,有效降低葡萄的腐烂率,保持果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抑制果梗褐变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减缓果实MDA含量的增加和PPO、POD活性的升高。其中以热激结合1%CaCl2处理效果最好,防腐保鲜效果优于SO2处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叶面肥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及树体贮藏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喷施叶面肥对提高葡萄果实品质、改善贮藏营养的作用,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于生长季中后期进行3次各种氨基酸及氮、磷、钾的喷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谷氨酸、多肽能显著增加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58.2%和47.2%;果实糖含量提高17.90g/L、11.48g/L;一年生枝条的淀粉含量提高67.3%、64.1%;喷施KH2PO4能显著提高枝条中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含量,较对照增加74.7%、27.7%;喷0.15%纯磷使枝条淀粉含量增加48.9%;喷施尿素使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提高60.3%、36.9%.各种处理综合看,生长中后期喷施氨基酸源叶面肥能够显著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增加枝条中C、N贮藏营养及枝条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贮藏温度对巨峰葡萄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巨峰葡萄的品质变化规律,进一步开发鲜食葡萄的市场,更好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巨峰葡萄(Kyoho)为试材,于0、5、10、25℃(室温)的条件下贮藏,通过对贮藏过程中果实相关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巨峰葡萄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贮藏温度对巨峰葡萄的外观影响极大,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很小。而且低温贮藏能有效保持葡萄果实采后品质,增加贮藏期,其中0℃贮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4年生露地栽培巨峰葡萄(砧木为贝达)为试材,研究氨基酸硒对其果实品质和叶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峰施用氨基酸硒处理后,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果粒横径、纵径、单粒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及SOD活性显著提高;改善叶片质量,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厚度、比叶重、叶绿素a、叶绿素a/b值、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葡萄园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和清耕4种处理,研究土壤不同保护性措施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地膜和生草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果粒重达到12.24g,较清耕提高22.40%;穗重998.23g,较清耕提高20.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清耕提高12.30%,达到13.88%;有机酸含量为0.36%,较清耕降低50.68%。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也能显著改进葡萄品质,秸秆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喷施叶面肥对提高葡萄果实品质、改善贮藏营养的作用,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于生长季中后期进行3次各种氨基酸及氮、磷、钾的喷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谷氨酸、多肽能显著增加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58.2%和47.2%;果实糖含量提高17.90g/L、11.48g/L;一年生枝条的淀粉含量提高67.3%、64.1%;喷施KH2PO4能显著提高枝条中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含量,较对照增加74.7%、27.7%;喷0.15%纯磷使枝条淀粉含量增加48.9%;喷施尿素使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提高60.3%、36.9%。各种处理综合看,生长中后期喷施氨基酸源叶面肥能够显著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增加枝条中C、N贮藏营养及枝条含水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为实验药剂、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为对照药剂,设置5个浓度在葡萄绒球期灌根,处理7、15、25d后测量葡萄生长指标,果实成熟后测定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对葡萄芽纵径、横径、果粒直径均有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与清水对照相比,10%S-诱抗素2500倍液灌根后7 d对葡萄芽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纵径和横径促进率分别为34.23%和26.16%;施用2500倍液增产效果最好,果粒重和果穗重增长率分别为6.38%和30.01%。果实品质检测结果表明,施用10%S-诱抗素可显著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可滴定酸和原花青素含量。结论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可有效提高产量并改善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新型生物保鲜技术,使玫瑰香葡萄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良好品质并有效延长其货架期,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1×106cfu/mL~1×109cfu/mL)的酵母发酵液处理葡萄,在4℃条件下贮藏32 d,定期对葡萄的失重率、腐烂率和果粒病情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抗坏血酸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酵母处理能抑制葡萄果实失重率上升,可有效减缓葡萄的腐烂率和果粒病情指数的升高,减缓果实硬度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维持可滴定酸度和抗坏血酸含量。在一定范围,酵母发酵液处理可有效保护葡萄细胞膜系统。综合分析,1×109cfu/mL酵母发酵液处理玫瑰香葡萄效果最好,可使其在低温贮藏期间维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葡萄园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和清耕4种处理,研究土壤不同保护性措施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地膜和生草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果粒重达到12.24g,较清耕提高22.40%;穗重998.23g,较清耕提高20.7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清耕提高12.30%,达到13.88%;有机酸含量为0.36%,较清耕降低50.68%。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也能显著改进葡萄品质,秸秆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新型激素—481在巨峰葡萄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喷施2.5—1.67万倍的481激素,对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的影响,能使座果率提高,单粒重增大、单穗重和平均单株产量增加,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叶片中干物重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肥料组合对酿酒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以4年生赤霞珠葡萄为材料,分析了不同肥料处理下葡萄新梢的生长变化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在新梢摘心时,各配方施肥组合处理的新梢粗度和叶面积均大于CK,而新梢长度却低于CK。在果实成熟后,一些配方施肥组合可以显著影响果实穗重、粒重和果粒纵径等果实外在品质,但果实横径和果皮花色苷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一些配方施肥组合也可以显著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出汁率、总酸、还原糖和单宁等果实内在品质,但果实中VC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总体看来,T6处理(即萌芽期株施尿素27 g;膨果期株施尿素33 g、磷酸一铵33 g和硫酸钾32 g;转色期株施磷酸一铵27 g和硫酸钾58 g)对赤霞珠葡萄新梢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善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巨峰葡萄为实验材料,采用0.5 mg/mL芒果皮提取液与1%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葡萄果实,从腐烂率、失重率、相对硬度、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等方面对葡萄的保鲜效果进行评价,探讨芒果皮提取液复合涂膜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涂膜与单一涂膜组相比,复合涂膜能显著降低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率和失重率,减缓葡萄相对硬度下降的速度;并且显著抑制贮藏前期葡萄的呼吸强度,进而抑制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降低。由此可知,芒果皮提取液与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涂膜可用于巨峰葡萄保鲜。  相似文献   

16.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果实进行蓝色、绿色、白色、半透明和全遮光的套袋处理,比较套袋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颜色和理化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半透明套袋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能够促进‘巨峰’葡萄的转色,使果色更深;与不套袋相比,半透明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98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下降7.6%,总花色苷含量提升34.8%,且糖酸比高达31.87。综上结果认为,半透明袋最有利于改善乐山地区‘巨峰’葡萄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考察冰温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高浓度CO2处理对葡萄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葡萄新型无硫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切实的方法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冰温贮藏结合适宜外源高浓度CO2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葡萄果实的腐烂率和脱粒率,延缓果实硬度和咀嚼性的下降,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和可滴定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的上升,并对果梗褐变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比较不同浓度CO2处理的效果发现,10%和15%浓度的CO2处理对葡萄果实的保鲜效果较好,同时,这2种浓度CO2处理果实贮藏环境中气体浓度最终稳定在O2高于10%和10%~15%的CO2。综上所述,冰温贮藏条件下结合外源10%和15%高浓度CO2预处理可以作为保持巨峰葡萄贮藏品质和延缓果实衰老的有效处理技术,高于10%的O2+10%~15%CO2气体环境较适于巨峰葡萄冰温贮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节水处理和大水漫灌对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计了CK(1.02m3/株)、JS1(0.68m3/株)、JS2(0.51m3/株)3种灌水处理,生长期间测定红地球葡萄的果实纵横径大小,采收前测定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结果表明,与CK相比,JS1、JS2在果实膨大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提取液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连、大黄、丁香、甘草、肉桂的提取液为涂膜剂分别对巨峰葡萄进行涂膜,研究其对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中草药提取液涂膜处理葡萄后,均可延缓葡萄果实的衰老和品质的劣变。可减少葡萄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可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的下降速度。其中,丁香提取液对葡萄的保鲜效果最好,其次为黄连。  相似文献   

20.
LED不同光质对设施葡萄品质与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黑’葡萄作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LED补光处理对‘夏黑’果实品质与抗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所有补光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穗重、粒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补光处理(红光:蓝光=6:1)在提高果实穗重、粒重上效果最为明显,处理(红光:蓝光=9:1)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所有补光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葡萄对灰霉病的抗性,尤以处理(红光:蓝光=1:1)效果最为明显。葡萄穗长在所有处理中没有明显差异。因此,适宜的LED补光处理可有效提高设施葡萄的品质与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