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工业性气藏的突破再次引起了学者对盐下烃源岩的关注,但目前盐下源岩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无法充分认识其发育规模和成藏意义.本文通过实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盐下烃源岩发育环境以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育规模进行了评价,认为古气候、陆源输入、海平面变化共同影响了有机质富集,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接近物源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沟组盐下烃源岩古气候指标C值为0.17~0.63,Sr/Cu比值总体大于10,Sr/Ba比值介于1.02~92.77,V/(V+Ni)比值介于0.23~0.79,V/Cr比值介于0.11~2.31,P/Ti比值介于0.03~0.43,Babio质量分数为4.39×10-6~311.42×10-6,主要形成于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下的富氧—贫氧环境,水体盐度较高,初级生产力总体偏低.有机质富集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古气候、古盐度同时影响着研究区氧化还原环境与生产力,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较大.马家沟组盐下烃源岩发育较好层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下热水2H、18O、13C、14C、34S分布特征的研究,阐述了关中盆地腹部与其周边地区地下 热水环境同位素异同现象及其水文地质意义,论证了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的补给循环及其赋存环境特征。研究表 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中环境同位素δ(18O)、δ(D)、δ(13C)、δ(14C)、δ(34S)的分布除δ(D)外均呈现中部富集、周边 贫化趋势,指示关中盆地腹部咸阳及西安城区1500m以下地下热水赋存环境相对封闭;地下热水滞留时间较 长,以碳酸盐矿物溶解为主的水岩反应强烈,热储层中碳酸盐溶解对地热水中的HCO- 3、δ(18O)、δ(13C)随深度 增加趋势有明显贡献,δ(D)在盆地中部的贫化指示地下热水补给时的温度偏低,根据补给高程计算,西安、咸阳 城区地下热水分别为秦岭和北山末次冰期雪水补给。  相似文献   

3.
陆相盆地中沉积岩类、动植物化石的化学成分受沉积时的古环境气候控制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和化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明显区别 ,因此运用地球化学指标来反演古环境气候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反映中、新生代全球气候演化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包括稀土元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并以四川盆地为研究对象 ,根据中、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化学成分特点指出 ,该盆地侏罗纪时总体属温湿气候环境 ,但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中反映高温环境的稀土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喜温湿气候型元素 (如 Ba,Cs,Rb,Sc,Hf,Zr Co,Cr)亏损、暗示陆地植被吸附量和粘土矿物吸附作用的 K+含量变低、以及反映干旱气候的 Ca含量明显增加 ,这些特征揭示 :自晚侏罗世开始 ,盆地环境气候具有从潮湿向偏干旱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岩溶特征及对气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古岩溶主要发育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盆地东南部古岩溶普遍发育.根据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地层残余厚度,古岩溶地貌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种类型.据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岩心分析,岩溶斜坡孔隙裂缝发育,并有着良好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激光微取样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激光微取样技术是利用高能聚焦激光束与碳酸盐岩样品作用 ,热分解产生CO2 气体 ,经真空提纯净化后送质谱仪分析测定其C、O同位素值。其空间分辨率优于 2 0 μm ,能有效地对碳酸盐岩各细微组分结构分别取样 ,以满足同位素地质学研究的需要。经标样测定 ,δ1 3C和δ1 8O的最好分析精度可达± 0 .2 2‰ (σ) ,与常规磷酸分解法分析精度相当 ;δ1 3C无明显分馏现象 ,δ1 8O分馏明显 ,但对同种矿物是一个常量 (方解石偏负 1 .72‰ ;白云石偏负 1 .59‰ )易于校正。激光微取样主要应用于碳酸盐储集岩样品碳、氧同位素分析 ,能较好地解释油气储层孔隙演化和成岩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认识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二叠系海平面变化及沉积演化特征,选取陕西省镇巴县杨家湾典型剖面,以岩石学特征研究为基础,结合C-O-Sr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海平面、古盐度、古温度变化来综合分析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二叠系的沉积演化特征。C-O-S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13C值为-1.67‰~5.85‰,平均值为2.76‰; δ18O值为-7.26‰~-3.44‰,平均值为-6.24‰; 87Sr/86Sr值为0.707 147~0.708 133。C-O-Sr同位素组成所反映的古海平面、古温度(12.0 ℃~25.2 ℃,平均值约为21.0 ℃)、古盐度(盐度指示剂为120.88~135.90,平均值为129.84)特征表明:研究区处于水体流通较好的温暖—炎热的高盐度区,且全球海平面升降事件对研究区碳酸盐同位素组成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研究区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具有一致性,即栖霞初期的快速海侵后进入相对平稳、缓慢下降阶段,茅口初期经历大规模海侵与茅口末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吴家坪初期经历大规模海侵及中期海退,长兴初期海平面上升。综合分析沉积特征可知,研究区经历了由古海平面变化及构造运动控制的开阔台地→台地边缘→陆棚→缓坡环境的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古盐度对恢复沉积时期古地理环境、认识古环境变化与机理、了解生油岩系和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古盐度示踪是一种成熟可靠的方法。介绍硼法、元素丰度及元素比值法、元素散点图、同位素法和沉积磷酸盐法等几种常用于恢复古盐度的地球化学方法,并分析其局限性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使用铌精矿代替铌铁合金在精炼炉的环境下进行直接合金化炼钢的过程,使用FactSage软件进行还原剂为C时,不同Nb2O5活度系数、温度、碱度、渣成分下[Nb]/Nb2O5值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综合分析结果表明,Nb2O5活度系数成为影响其还原进入钢液的重要因素之一;C作为还原剂时的有利条件为高温、低碱度、低(FeO);(TiO2)对于[Nb]/Nb2O5的影响较小.使用《矿物炼钢》中类似体系的共存模型结果计算了C还原Nb2O5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和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C还原Nb2O5反应的AG随碱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LNb随碱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碳同位素的变化与生物演化及大气含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碳循环是构成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基础,碳循环的研究关系到重建古大气、古海洋和古环境演变的历史.碳酸盐岩地层中碳同位素突变的存在可以进行大区域性的、全球性的地层对比.目前,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均发现了古元古代2.20~2.06 Ga期间存在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正异常的Lomagundi事件,同时期的华北克拉通也相继发现了碳同位素异常的现象.古元古代不寻常的碳同位素正异常指示当时有较大的有机质埋藏速率,而正异常向负异常的扰动,说明可能发生了有机质的大规模氧化.  相似文献   

10.
层序地层研究表明,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末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 现了一次与全球同步的大规模海侵,形成了一个向上变深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沉积层序。垄头组顶部和竹竿坡 组分别是海进体系域(TST)的下、上部分。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垄头组顶部自下而上δ(18O)持续增大,而 δ(13C)先逐渐增大,后在顶部界面附近快速下降,反映了垄头组顶部在暴露环境下氧化作用的结果。竹竿坡组 δ(13C)自下而上逐渐增大,δ(18O)总体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反映了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认为,海进体系域的 δ(13C)和δ(18O)演化不但反映了海平面和沉积环境变化,同时对密集段(CS)、层序界面和古暴露面等也有很好 的识别作用,在层序地层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家沟河贯穿哈尔滨市城区。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昔日清盈的天然河道,已变为浊臭的污水沟。本文就马家沟河水变清整治对策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准层序与白云石有序度的对应关系,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资料、镜下薄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经典层序地层学准层序的理论来讨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准层序中碳氧同位素、白云石有序度与储层物性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在研究区,位于准层序顶部后期形成的岩石受暴露、降雨以及溶解作用的影响,白云石有序度普遍高于底部先期形成的白云石,这种关系在研究区与孔隙度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准层序与白云石有序度及储层物性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准层序的顶部白云石有序度比较高,储层物性比较好;准层序的底部白云石有序度比较低,物性比较差。  相似文献   

13.
Through a combined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C and O isotopes, Mg and Sr trace elements of a stalagmite from Heshang Cave, Hubei, with uranium-series dating, alaeo-palaeoclimatic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rom 19.0ka to 6.9ka in the Hubei area is obtained. The Average resolution is 17a, and the local resolution is 7a.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1) from 19.0-16.6 kaBP: C and O isotope is lighter, the climate is cold and wet;(2) 16.6-11.1 kaBP: C, O isotope is a little heavy, temperature rises, rainfall is inclined to be little;(3) 11.1-10.3 kaBP: an excursion during dry and hot period responds to Younger Dryas Event;(4) 10.3-6.9 kaBP: C, O Isotope is lighter, but Mg/Sr value is bigger, which shows temperature is continuing rising and rainfall is greater. These reflect the variation tends from wet-cold climate, to dry-hot climate, and to wet-warm climate in history, and some climatic variation trends of thousand years and hundred years cycle are  相似文献   

14.

Through a combined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C and O isotopes, Mg and Sr trace elements of a stalagmite from Heshang Cave, Hubei, with uranium-series dating, alaeopalaeoclimatic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rom 19.0ka to 6.9ka in the Hubei area is obtained. The Average resolution is 17a, and the local resolution is 7a.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1) from 19.0-16.6 kaBP: C and O isotope is lighter, the climate is cold and wet; (2) 16.6-11.1 kaBP: C, O isotope is a little heavy, temperature rises, rainfall is inclined to be little; (3) 11.1-10.3 kaBP: an excursion during dry and hot period responds to Younger Dryas Event; (4) 10.3-6.9 kaBP: C, O isotope is lighter, but Mg/Sr value is bigger, which shows temperature is continuing rising and rainfall is greater. These reflect the variation tends from wet-cold climate, to dry-hot climate, and to wet-warm climate in history, and some climatic variation trends of thousand years and hundred years cycle are got.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焦作云台山与青龙峡景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的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分析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家沟组主要为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划分为潮坪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及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开阔台地3个沉积亚相;其沉积演化特征显示出7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变化从潮间带(潮上带)沉积开始,海水逐渐加深变为潮下开阔台地沉积,然后海水逐渐变浅,过渡到潮间带沉积,总体上反映了马家沟组沉积期经历了7次较完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研究云台山与青龙峡景区马家沟组沉积环境和沉积演化对于恢复该区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和丰富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信息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渐新统安集海河组代表了天山新生代快速隆升之前北缘的湖相沉积,其顶部至上覆沙湾组沉积相变反映了天山隆升对周缘地区环境的影响。对安集海河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安集海河组湖相灰岩夹层进行系统采样,通过沉积相分析、氧碳同位素测定,还原安集海河组时期湖泊环境特征及末期的演变。结果表明:安集海河组整体属于典型的深湖和半深湖亚相沉积,顶部为滨湖沉积;该组δ18O值与δ13C值整体较高,δ18O值在中部偏高,下部和上部相似而较中部稍低,顶部显著偏负,δ13C值在中部明显偏负,下部变化较大但比中部稍高,上部显著偏正;区域气候资料与大气环流模拟表明,该时期氧碳同位素变化不受降水来源和季风等因素的影响。综合沉积相分析与氧碳同位素试验结果,安集海河组大部分时期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末期接近沙湾组时期气温出现明显下降,气候变为干旱寒冷;全球平均气温在安集海河组末期未出现显著变化,因此,这一区域气候变化可能更多地与印度—亚欧板块碰撞远程效应导致的天山活化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G区块位于伊陕斜坡南部,构造平缓,断裂不发育。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前人研究表明马家沟组储层品质是影响其成藏的主要因素,古岩溶斜坡带储层品质较好,为其成藏有利区。为了展现马家沟组顶部构造特征,寻找储层有利区,根据G区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品质分析、测井特征分析,使用频次直方图法对测井曲线进行一致性校正,在此基础上对各井进行精细标定,并完成该区的地震解释;利用测井速度曲线,构建G区块速度场,绘制马家沟组顶部深度域构造图,并最终给出储层有利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以图们江流域7个气象站1965— 2018年共54年的年平均气温数据为研究数据,运用EOF分析、滑动平均法、Mann - Kendall检验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从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和突变等方面研究了图们江流域的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合成分析研究了气温对海洋环境的响应,并结合R/S分析预测了图们江流域的气温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1965— 2018年图们江流域的气温出现多次冷暖波动,但整体呈上升的趋势; 流域内的升温率为0.261 ℃?10a-1,该值与中国东部地区的升温率一致; 流域内气温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91年; 1998— 2018年出现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其中1998— 2012年呈降温趋势,这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定的“全球变暖间断期”一致; 流域内未来15~20 a的气候变化趋势与1965— 2018年的趋势相反,即存在降温趋势,但这仅是变暖大趋势下的短期扰动; 黄海和东海局部海域的海温下降以及海温周期变化是图们江流域的气候出现变暖停滞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9.
水温是水环境中重要的影响因子,青藏高原由于独特而复杂的高原气候及水文地形特征,会对河道的水温情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雅鲁藏布江干流多年长系列气象、水文及水温资料为基础,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水温影响因子进行了识别,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水温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上游拉孜和奴各沙站点,影响这两个区段水温的主要因素为气象,且气温影响起主导作用;而对于下游羊村和奴下站点,影响这两个区段水温的主要因素为上一站水温,即上游水温对这两个站的水温影响较大;年际水温表现出微弱增温趋势,且增温率从上游到下游在增大;随着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温也在逐渐升高,但由于融雪径流补给使得奴下站水温升温偏缓、最高水温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