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试细胞的生长曲线,检测不同浓度的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半定量RT-PCR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①MTT比色法显示,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②当醛固酮浓度增加到800μg/L后,其增殖抑制率不再升高,而此浓度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率达到峰值的26.5%±3.3%;③经过醛固酮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结论醛固酮通过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血管渗透因子 (VPF)对内皮细胞 (EC)分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随机分为 6组 (n=6 /组 ) :1正常对照组 ;2 VEGF 1ng/ m l;3VEGF 10ng/ m l;4VEGF 10 0 ng/ m l;5低氧组 ;6低氧组 +VEGF 10 0 ng/ m l。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的 NO2 - ,NO3 -的含量以反映 NO水平。结果 :VEGF促进正常 EC分泌 N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低氧损伤 EC,使其分泌 NO减少 ;VEGF 10 0 ng/ ml预处理可保护 EC免受低氧损害 ,保持正常分泌 NO的功能。结论 :VEGF能够调节 EC的功能 ,为其促血管形成作用中 EC分裂、增殖、迁移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腺病毒的人工血管模型。方法测定ad5-EGFP转染EAhy926转染率,观察人工血管携带腺病毒在静水中的释放情况及人工血管上内皮细胞的黏附情况,构建ad5-VEGF165-IRES-EGFP转染EAhy926,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VEGF基因水平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VEGF蛋白水平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内皮细胞活性。结果ad5转染EAhy926的最适感染复数(MOI)为200。人工血管上携带的病毒静水中能在人工血管上保留1 h左右,逐渐释放。扫描电镜显示内皮细胞在人工血管上吸附。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电泳图中,ad5-hVEGF165转染组均可见564 bp条带,而ad5-Null组和空白组均未见此条带。ad5-hVEGF165组培养液中hVEGF165蛋白浓度在各时间点均高于ad5-Null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5-hVEGF165组噻唑蓝试验后第3、5、7天测得的OD值高于ad5-Null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携带VEGF基因腺病毒的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脐静脉山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凼子(VEGF)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AGEs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用BSA及小同浓度的AGEs孵育24h及400mg/L的AGEs孵育0、12、24及36h,采用原位杂交及Westem blot方法检测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100、200及400mg/LAGEs孵育24h后,VEGF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BSA对照组(P〈0.05),在用400mg/LAGEs分别孵育12.24及36h后,各组内皮细胞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也明显高于0h对照组(P〈O.05)。结论AGEs可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表皮角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用的机制。方法购制人表皮角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双腔通透性测定试剂盒建立细胞共培养模型,应用浓度为15 ng/ml的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21和VEGF165作为对照组。利用荧光酶标仪测定不同时间段FITC-dextran量变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改变。采用Griess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共培养模型中,血管内皮细胞、表皮角质细胞生长良好,以连续单层形式存在;内池中VEGF121水平在5、30 min、1、2、3、4、5、6 h显著高于VEGF165(P0.05);在0、1、5、10 min,共培养模型内池中NO的含量低于VEGF121刺激组(P0.05),但高于VEGF165刺激组(P0.05)。结论 (1)表皮角质细胞分泌VEGF有时间依赖性,其中VEGF121含量较VEGF偏多。(2)表皮角质细胞分泌物可诱导NO产生,其能力介于VEGF121和VEGF165,因此考虑表皮角质细胞分泌物中引起NO产生增加的主要成分为VEGF。(3)表皮角质细胞分泌物可引起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其能力介于VEGF121和VEGF165,且数值接近于VEGF121,因此考虑表皮角质细胞分泌物中VEGF121较VEGF165含量高,且VEGF121较VEGF165引起血管通透性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并与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 :采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肾小球内皮细胞 (MG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接种于细胞培养嵌套的微孔滤膜 (孔径 0 4 5 μm)上 ,待细胞生长融合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VEGF作为处理因素 ,以生物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 (biotin BSA)作为通透性指示剂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biotin BSA通过细胞单层的百分数。  结果 :正常培养条件下 ,生长在滤膜上的MGEC和HUVEC单层的通透性没有明显差异。VEGF可显著增加MGEC和HUVEC的通透性 ,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1μg/LVEGF作用 12h可使MGEC对白蛋白的通透率增加近 2 5 % (0 31± 0 0 3vs 0 2 5± 0 0 3) ;VEGF浓度达 10 μg/L始显著增加HUVEC通透性 (0 2 8± 0 0 7vs0 2 1± 0 0 4 ) ,且远小于MGEC通透性增加的幅度 (P <0 0 1) ;VEGF浓度达 5 0 μg/L时 ,其增加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基本达到饱和。 5 0 μg/LVEGF作用 0 5h即可使MGEC和HUVEC的蛋白通透率分别增加 10 0 % (0 12± 0 0 2vs0 0 6± 0 0 1)和 6 0 % (0 0 8± 0 0 3vs0 0 5± 0 0 1) ,并至少持续到 12h。  结论 :首次在体外直接证实了VEGF具有增加MGEC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再生是血管内膜损伤或剥脱后的主要修复方式。本研究在自行成功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1 65)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hVEGF1 65基础上 ,将hVEGF1 65裸质粒DNA直接转染球囊损伤后的血管壁 ,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再生以及内膜增生的影响 ,为血管损伤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 2 4只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在氯胺酮和安定复合麻醉下 ,制备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术后即刻 ,治疗组经扩张导管在损伤的局部动脉腔内给予pcDNA3 hVEGF1 65质粒DNA 5 0 0 μ…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内酯醇对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佛波脂(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生成与分泌可能是其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瘦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瘦素刺激原代培养的HUVECs,检测HUVECs表达VEGF的情况。结果: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瘦素浓度的升高,VEGF蛋白及VEGF mRNA的表达也随之升高,经统计学检验有相关性;在相同瘦素浓度下,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VEGF蛋白及VEGFmRNA的表达也随之升高,且有相关性。结论:瘦素可以刺激HU- VECs表达VEGF而且呈时间和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以辛伐他汀干预,观察其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在不同水平辛伐他汀对促炎症因子的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由此推断辛伐他汀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症反应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研究青藤碱(SIN)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HUVECs.用TNF-α诱导HUVECs表达VCAM-1,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SIN(0.25、0.0和1.0 mol/L)或地塞米松(1.0×106mol/L)分别进行或联合进行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VCAM-1表达.结果 与TNF-α刺激组相比,SIN干预组细胞表面VCAM-1表达下降,抑制作用以1.0 mol/L最为显著.联合地塞米松(1.0x106 mol/L)进行干预,可加强SIN对TNF-α诱导的V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SIN可抑制TNF-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青藤碱与地塞米松对TNF-α诱导的VCAM-1表达的抑制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Staurosporine (STS)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表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mRNA及蛋白的影响,探讨尼古丁所致内皮细胞纤溶紊乱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3~6代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STS组,STS组分别以20、50、100μmol/L STS预处理细胞30 min,再与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PA与PAI-1蛋白含量,RT-PCR检测PAI-1 mRNA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值均<0.05);不同浓度STS组PAI-1 mRNA与蛋白表达较尼古丁组降低(P值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以100 μmol/L STS组作用为著,但PAI-1 mRNA与蛋白表达仍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各组间t-PA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STS通过阻断蛋白激酶C通路的信号传导可部分减弱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实验分别观察亚砷酸钠对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的影响;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c-Jun、c-My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亚砷酸钠浓度增加,漂浮的细胞越来越多;细胞增殖抑制率越来越高;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大多数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呈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亚砷酸钠下调HUVEC的c-Myc mRNAs水平。结论亚砷酸钠通过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提示其在地砷病引起的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15b-PEP-1-SOD1,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PEP-1-SOD1能否转导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及转导的PEP-1-SOD1融合蛋白能否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15b-SOD1和pET15b-PEP-1-SOD1,分别转化基因工程菌BL21(DE3),表达出N端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SOD1和PEP-1-SOD1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这种融合蛋白的转导能力及其在细胞内的活性。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的PEP-1-SOD1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存率、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PEP-1-SOD1融合蛋白能高效地转导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特点,2μmol/L PEP-1-SOD1-30min组SOD1酶活性为(60.88±6.73)U/ml,显著高于对照组酶活性(41.06±4.19)U/ml,P〈0.01,转导入细胞内的PEP-1-SOD1融合蛋白的活性可以维持至24h。PEP-1-SOD1各浓度组均提高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存率,减少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量,降低丙二醛含量。结论PEP-1-SOD1融合蛋白能直接以天然有活性的形式转导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且能明显减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这种蛋白转导方式,为用SOD1防止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0mmHg、12 0mmHg、180mmHg三种压力培养对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 ,HUVECs)增殖的影响 ,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Captopril,Cap)干预后对HUVECs有否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Jaffe s法 ,取 4~ 6代HUVECs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 0mmHg、12 0mmHg、180mmHg三种条件培养 ,同一培养条件分为三组 :对照组、药物组 1[卡托普利 (Cap) ,1× 10 -6mol/L ,Cap1]、药物组 2 (Cap ,1× 10 -5mol/L ,Cap2 ) ,共九组。分别用MTT法、形态学方法观察并测定不同压力培养条件 16h、2 4h、4 8hHUVECs增殖情况。结果 与 0mmHg比较 ,12 0mmHg培养在 16h、2 4h、4 8h促进细胞增殖 (P <0 0 5 ) ,180mmHg培养 16h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 (P <0 0 5 ) ,而 2 4h、4 8h则对细胞生长呈现抑制 (P <0 0 5 )。用Cap干预后 ,在 1× 10 -5mmol/L、1× 10 -6mmol/L两种浓度范围 ,随着浓度的升高 ,180mmHg对HUVECs增殖的抑制作用得到控制 (P <0 0 1)。结论  12 0mmHg可促进HUVECs增殖 ;180mmHg 16h促进HUVECs增殖 ,2 4h、4 8h对HUVECs生长呈抑制作用 ,而Cap能改善 180mmHg对HUVECs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研究核因子(NF)-κ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拟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为五组对HUVECs进行培养,即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培养液培养30 min后换正常培养液再培养4 h)、缺血再灌注+0.1 mmol/L PDTC组、缺血再灌注+0.25 mmol/L PDTC组和缺血再灌注+0.5 mmol/L PDTC组。后三组均于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前1 h在培养液中添加相应浓度PDTC。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PDTC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TNF-α、ICAM-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模拟缺血再灌注刺激HUVECS上清液TNF-α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1、0.25、0.5 mmol/L PDTC均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TNF-α和ICAM-1的mRNA表达水平(P0.05)。0.5 mmol/L PDTC显著降低模拟缺血再灌注所诱导的TNF-α和I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PDTC通过沉默p65,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TNF-α和ICAM-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卡托普利对高压力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大气压、中压力、高压力培养对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Cap)对HUVECs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Jaffe’s法,取4-6代HUVECs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大气压(OmmHg)、中压力(120mmHg)、高压力(180mmHg)三种条件培养,分别用形态学、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观察各组培养16b、24h、48h HUVECs凋亡情况。结果 与大气压培养比较,中压力培养未见HUVECs凋亡,高压力培养凋亡百分率增加,48h达到最高(P<0.001)。两种浓度Cap均能抑制高压力培养对HUVECs的促凋亡作用。结论 高压力培养能诱导HUVECs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而Cap能减轻高压力培养对HUVECs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携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ACE2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有ACE2基因的质粒克隆模板pc—DNA3.1-hygro(+)一mACE2上钓取ACE2基因,并将ACE2基因重组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中,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ACE2,通过酶切、测序验证ACE2基因后,将pGC—FU—ACE2质粒和包装质粒pHelper1.0、pHelper2.0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获得携带ACE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entiviral—ACE2;然后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检测ACE2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携带ACE2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并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慢病毒浓缩液。目的基因ACE2能被重组慢病毒高效地导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并能高水平表达。结论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成功构建并能高效率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ACE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和更深入地探索ACE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