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面部迷彩设计主观性强、背景相似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技术和深度学习的高融合面部迷彩设计方法。利用OpenCV视觉算法库和基于MediaPipe机器学习框架的FaceMesh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高融合面部迷彩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检测识别面部轮廓和特征点,提取背景特征并构建符合背景特性的迷彩斑块库,实现迷彩斑块在面部自动调用填充,自动生成与背景高度融合且符合面部特性的面部迷彩设计方案。通过建立相似度指标评价体系,对采用上述方法设计的面部迷彩的伪装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面部迷彩设计的科学性及伪装效果,为单兵在战场上快速精准地实施面部伪装提供了可靠且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背景图像迷彩伪装颜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彩涂层要达到良好的伪装效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迷彩颜色的确定.为提高迷彩伪装颜色设计的精度,分析了不同照明条件、大气气幕亮度及阴影对获取的迷彩颜色的影响,并根据相关色度学理论,对获得的背景图像进行校正,从而较好地补偿了以上3种因素产生的误差影响,为从理论和实践上精确地确认迷彩伪装颜色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地面设备为研究背景,分析伪装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介绍数码迷彩伪装国内外现状;分析介绍数码迷彩设计和优化过程,并以地面设备中车厢式车为例,进行数码迷彩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相似文献   

4.
变形迷彩伪装的技术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国家军用标准中与变形迷彩伪装有关的技术指标,并从侦察制导技术的发展出发,讨论了现有国军标需要扩展与补充的内容.建议光学伪装指标中增加对抗高光谱侦察的内容;建议斑点尺寸形状技术指标以面积、周长、伸长度、分散度和整体凹度等特征值给出量化的规定;建议重视热红外伪装相关技术指标的建立.实验表明热图迷彩效果不单纯由迷彩斑点的发射率决定,建议采用日间无风强日照条件下和夜间少云条件下斑点间辐射温差来评价热迷彩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增强伪装效果,缩小目标与背景的差别,提出了颜色特性与区域生长相结合的数字迷彩生成算法。算法由主色提取与目标伪装两部分组成。首先,由用户选定待伪装目标区,根据归一化颜色相似性差最小准则,应用均值聚类方法优选出背景主色;然后,利用自适应区域生长法对图像目标区域进行分割,按照颜色相似性准则,选取背景主色对目标区块进行填充;最后,采用数学形态学滤波组合进行修正以完成目标区伪装。实验表明该算法伪装效果好,与其他迷彩方案相比,伪装目标与背景颜色相似性提高约40%。此外,迷彩设计无需颜色空间转换,计算开销低。该伪装方案可应用于军事目标迷彩伪装设计,有效保护特定军事目标。  相似文献   

6.
伪装效率是衡量涂料的红外伪装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涂料本身的红外发射率、特定的环境背景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在一种典型的南方草地背景下,随着阳光辐射和昼夜环境温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发射率涂料样品的红外伪装效率;并对不同发射率的样品进行组合,研究比较复杂的红外迷彩伪装目标的伪装效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射率对红外迷彩伪装目标的伪装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高科技战争中,随着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发展,作为隐身主要的手段,伪装涂料可以有效地对抗可见光,近红外、微光夜视仪的侦察,本文主要针对红外迷彩伪装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复合隐身材料的研制与发展是红外伪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炭包EPS颗粒作为吸波材料填充迷彩伪装布,通过将迷彩布分格填充的方式研究颗粒分布状态对伪装布在1.7~18 GHz频段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段内各试样吸波效果较差,而在X波段反射损耗可达到-8 dB,吸波性能有所提高;Ku波段反射损耗达-17^-9 dB,吸波性能大幅提高。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入射电磁波与底面反射电磁波发生干涉、增强吸波小球吸收电磁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迷彩图案中斑点的边界平滑分明,不利于与斑点破碎的背景融合。数码迷彩边界模糊、破碎,近距离观察时能够有效分割大斑点,远距离观察时能够形成空间混色,大大增强了迷彩伪装的效果。于是数码迷彩成为当今迷彩设计的一大主流,从背景主色斑点到数码迷彩生成是数码仿造迷彩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根据空间混色原理,提出了一种数码迷彩斑点分布的概率模型,实现了对数码迷彩单元分布的量化,设计了从背景主色斑点到数码迷彩图案的生成方法,综合运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概率分布模型通过编程生成了数码迷彩图案。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边缘破碎具有良好空间混色效果的数码迷彩图案,为数码仿造迷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主色聚类的仿造迷彩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定目标实施仿造迷彩可以有效地降低目标的显著性。在设计仿造迷彩时,斑块的颜色和形状是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文章选取CIE1976L*a*b*匀色空间对背景的可见光图像进行处理。提出了先使用谱系聚类法获得初始类心,然后用k-均值聚类法提取背景的主色的方法。将提取到的背景主色作为仿造迷彩伪装的颜色,并确定各个主色的覆盖范围作为伪装的图案。最后运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消除图案中的小杂斑和边缘的毛刺。仿真结果表明生成迷彩的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色度学和心理颜色视觉的相关理论,结合迷彩涂层的伪装要求,确定了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的选取标准,弥补了传统的迷彩涂层设计只考虑亮度条件,而忽略色品差别的不足,较完善地解决了迷彩斑块颜色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几种图像匹配中应用的相关性算法模型,通过实验方法比较几种算法的灵敏度,并针对迷彩图案的特点进行了算法改进,使之灵敏度大大提高,从中选择出灵敏度最高的平均绝对差相关模型,从而为评价计算机辅助生成的迷彩图案伪装效果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取背景代表色是进行迷彩伪装图案设计的基础,对军用车辆实施迷彩伪装,需使代表色满足国军标规定的军用车辆伪装涂料漆膜标准色要求。文中提出两种基于K-mean聚类算法的车辆伪装涂料漆膜标准色选取算法。利用CEI1976 L*a*b*颜色模型描述图像颜色特征。第一种算法是随机选取标准色作为初始聚类中心,每经过一次K-mean聚类迭代都将聚类中心更新为标准色;第二种算法是将选取的背景颜色空间值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迭代。提出了优化的标准色选取决策,解决了聚类结果易出现标准色重复的问题。结合提取标准色数量不同,共提出4种标准色提取方案,用均方根误差函数作为评价函数进行融合效果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较好地满足迷彩伪装设计要求,从最小均方根误差和收敛速度上比较,第一种算法优于第二种,其提取三种标准色的方案优于五种标准色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变形迷彩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变形迷彩伪装技术出发.结合人类视觉原理.应用现代数学工具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基础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可行的变形迷彩设计方法.避免了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各种误差.  相似文献   

15.
相关跟踪算法是红外成像末制导阶段的一种重要跟踪算法,针对该算法,提出一种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该技术是可控的新型红外伪装手段,它是通过迅速降低目标与背景红外图像帧与帧之间相关度,从而使红外跟踪系统对地面目标的跟踪丢失。在分析红外跟踪系统的相关算法及动态红外伪装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帕尔帖效应的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并研制了一套实现动态红外迷彩伪装的原理样机。最后,对该样机进行了综合测试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样机的相邻两帧红外图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且次高峰与最高峰比较相似,因此该技术可以有效对抗红外系统的相关跟踪。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伪装背景勘察中快速精确地获得客观的三维背景特性的要求,采用了快速获得伪装背景三维点云数据的扫描方法,通过对点云数据预处理(数据拼接、颜色聚类),并对背景三维信息进行基于曲面面积的数据分析得到反映客观的三维数据颜色直方图,据此设计出获得符合背景的迷彩图案,结合某军事伪装试验场进行三维伪装背景颜色特征提取研究,实验证明本研究方案为伪装迷彩图案设计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王会鹏  王明忠  邱康 《红外技术》2014,36(5):404-408
针对单源传感器在迷彩伪装识别特性下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热红外图像协同识别烟幕遮障下的行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可见光图像中识别出烟幕遮障,在热红外图像中识别出行人目标,然后利用协同机制最终可以识别出烟幕遮障下的行人。通过本文中实验数据的分析,本文中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烟幕遮障下的迷彩伪装行人。而且本文中的方法在去除虚警和识别率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有源伪装方法应用较少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人工光照实施伪装,丰富了动态变形伪装方法.首先介绍了伪装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理论分析了光照伪装的可行性.然后分析了实现该方法的条件,确定目标反射率应设置在5%,选择LED灯作为伪装光源;结合迷彩伪装斑点设计原则,以模拟绿色斑点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初步掌握了人工光照伪装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19.
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色度学和心理颜色视觉的相关理论,结合迷彩涂层的伪装要求,确定了迷彩涂层斑块颜色的选取标准,弥补了传统的迷彩涂层设计只考虑亮度条件,而忽略色品差别的不足,较完善地解决了迷彩斑块颜色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率为0.605~0.935的红外迷彩涂层的表观温度和红外图像以及由高、中、低3种发射率涂料组成的三色红外迷彩的辐射对比度随温度变化情况,获得了三色红外迷彩涂料的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对于三色红外迷彩涂料,目标与背景实际温差每升高1 K,辐射对比度|C|增大约0.011,即伪装效能随温差增大而降低;当温差超过±20 K时,三色红外迷彩涂层的平均表观温度与背景表观温度之差大于10 K,即涂层几乎没有红外伪装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